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抗战之传奇炮兵系统

第248章 收服半岛海湾,捡个活宝

  “轰轰轰……”

   炮弹不断地在炮艇四周爆炸,几次差点被碎片将炮艇船身刺穿,18人惊叫连连,最后靠岸时,嗓子都哑了……

   不比烟台的鬼子数量,但是这里也有一个联队的鬼子海军陆战队。

   黎叶跟他们热情招呼。

   “轰轰轰轰轰轰……”

   94式90mm轻迫击炮,它只是步兵轻型支援火炮,装备日军野战师团步兵联队,每个联队4-6门,用来对付机枪阵地与战壕,并配合联队山炮或野炮进行战场压制。

   但现在黎叶手里,它发挥出的实力,3800米的射程范围内,鬼子临时组建的几处炮阵,被它逐一敲掉,45度至80度的仰角炮口,打出的10斤左右的炮弹,227米每秒的初速度并不显眼,但是它的爆炸威力并不弱……

   尤其是黎叶恐怖精准打击下,“轰轰轰……轰”,鬼子的炮阵弹药殉爆,逐次掀翻数百鬼子炮兵……

   14口径的1270mm炮管长度,看起来也不是那种彪悍型的。

   但是王老师几人看着它的眼神,都充满了敬畏。这一回,见识了真正的战斗的火爆程度,他们那种消灭十几个鬼子溃兵还牺牲几十名同学的胜利,真是弱爆了!

   “还愣着干什么?快下船!等着被鬼子包围么?”

   黎叶一声爆喝,一帮菜鸟匆忙地跑下船,连带上船的几把枪都忘记拿了。

   他翻翻白眼,好在不需要这样的菜鸟跟配合,否则会被拖累降低N个等级……

   “轰轰轰轰轰轰……”

   随即,他迅速将炮弹打光后,快速操作炮艇上的两架重机枪……

   “哒哒哒哒哒哒……”

   鬼子一个联队,在炮击、重机枪的快速打击压制下,很快只剩下不足一个半的大队实力,但是上千鬼子乌压压冲来的时候,那种场面还是蛮压抑的。

   王老师怪叫一声:“枪!快回去拿枪……”

   黎叶一脚将他踹飞到前面几米。

   由于用的是柔力,居然踉跄几步站稳了,诧异地看着他……

   “回去还能出来么?送死啊!赶紧往前跑,进入巷战……”

   黎叶一吼,一帮人顿时有了方向,拔腿就跑,很快蹿进前面20米处的拐角巷口……

   “轰轰轰轰轰轰……”

   他自然留下,开启虚拟炮口,第九副炮飞雷炮的开炮,让鬼子瞬间减少3、400人,其余的鬼子眼中都是震撼惊惧……

   因为身后这18个菜鸟,黎叶不退反进,手中的手雷就像变戏法一样,凭空出现,随即扔到鬼子群里,同时虚拟炮口的第三副炮阵,也同时打出91式香瓜手雷……

   “轰轰轰轰轰轰……”

   这种一人单挑几百鬼子的彪悍,后面巷子口探出头的王老师等人,顿时发觉自己腿有些软——这战场真是阔啪!

   黎叶本次并没有收敛,他完全用的是手雷,没有一发子弹!

   鬼子自然是欲仙欲死、四散奔逃……

   “轰!”

   最后一发手雷,将百十米远处的仅剩两三个鬼子炸翻后,战斗结束。

   “真是炮神!”

   一帮菜鸟,这才松口气,确认了本尊,他们齐齐看向老王。

   王老师腼腆一笑:“艾呀玛,假李鬼碰上了真李逵。还真是……呃!”

   一帮人这才发现大部分人的裤子都湿了。

   老王讪讪一笑:“海里的浪,就是大!”

   18人全部轻笑起来……

   随即一个长了几颗显眼位置的青春痘男生,惊道:“炮神在干什么?”

   一帮人又探头看去,顿时面色变得苍白,几个人没忍住,哇哇吐了……

   黎叶自然是在给重伤的鬼子补刀、补枪,随手捡起的三八大盖,打空了子弹后,便将刺刀刺进鬼子身体,再换一支步枪继续……

   这种冷酷血腥的猎杀行为,让一帮没怎么见识过真正血战的菜鸟,怎生受得了?顿时分为两派,一者说杀俘不祥,一者说鬼子都是畜生该死!

   没等他们争论出接过来,黎叶很快便完成,回来了。

   “谁愿意去龙口报信?”

   黎叶的声音才出,一帮菜鸟都惊得差点叫喊出来。

   18人除了两个浑身酸软无力的,都愿意离开这处血腥战场!

   黎叶找了辆侧三轮摩托车,将剩下两个男生拧上车斗:“坐好了,咱们去城里逛逛!”

   两个家伙面若死灰——还去?还要战斗么?够了吧?这辈子都够了……

   尽管对自己的懦弱想法也有些鄙夷,但是两个学生还是记住了黎叶前面交代的“回学校好好读书”的建议,决定以后长大点再出来报效国家吧……

   没几分钟,便到了蓬莱这座小城,城门口的鬼子不多,伪军足足一个营,还有一门41式75mm山炮。

   “嘀!扫描发现中等科技火炮1门,型号:明治41年式75mm山炮,口径:75mm,炮管长:1300mm,重量:540kg,适用配用弹种:爆破弹、杀伤榴弹、铝-热剂纵-火弹、化学弹;(当前)弹丸重量:爆破弹5.71kg,弹丸初速:360m/s,最大射程:6300m……”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