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隐龙惊唐

第九百九十一章 战备

隐龙惊唐 八无和尚 2181 2024-05-30 14:25

  PS:感谢书友“等我回家”、“夜、独醉巅”、“逍遥匕”投的月票,书友们的支持是我码字的动力。

   商人们以购买金陵城住宅、进行高额固定资产投资,来换取大唐海军复航。

   经过三天激烈地讨价还价。

   各国商人和大唐商人以每人在金陵城购买一亩以上住宅的条件,换取了朝廷提早四个月的复航。

   金陵城的房产价格再次直线上升。

   直至突破八万贯,方才稳定下来。

   十万的价格也成了历史记录,直到十年之后,再次被突破。

   可那时,物价已经飞升。

   李沐没有想到的是,因为他的一次无良操作,使得各国商人与大唐商人之间产生了一个“世界商贸协会”组织。

   而这个组织,在解决了这次危机之后,竟被保留了下来。

   渐渐地这个组织变得严密,甚至有了专人的职务。

   直至有一天,这个组织被更名为“世界贸易组织”时,李沐才惊愕地发现,古人真得不缺乏智慧和恶搞的能力。

   户籍改革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金陵城的民宅几乎消失不见,整个金陵城都在改建造房。

   这可以理解,花了数万贯,谁也不愿意住破屋不是?

   这是又一波的额外收入,至少对金陵城百姓如此,对各个工坊也是如此。

   接下来的改建重造,再次使得金陵城一夫难求。

   百姓的薪酬几乎在数日之内,到达了一个恐怖的数字。

   一天三百文,依旧雇不到人。

   有人潮的地方有钱潮,这句话反过来,也成立,有钱潮的地方有人潮。

   周边的人口急剧往金陵涌来,这是虹吸效应。

   金陵城顿时人满为患。

   这个时候,朝臣们才发现,当今天子无于伦比的前瞻性。

   迁都前,兴建金陵城时,做为大唐首都,原本是必须要建造巨大城墙的。

   可李沐当时坚决不同意。

   除了皇城、宫城,金陵城没有一寸城墙,城内和城外,其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分界。

   不过就是按通往金陵城的四条道路上设置隘口,来区分城内和城外。

   当然,李沐不是预料到了今日的困局,而是李沐知道,战争进入火器时代,城墙的意义已经不大。

   花费巨额的人力、物力去修建城墙,收益与得利相差太过悬殊。

   可现在,被朝臣们误以为天子在数年前就预料到今日之事。

   一时,皇帝的伟岸彰显得前无古人。

   到这个时候,朝廷其实并没有得到多少实质性的收益。

   因为各国商人们购买的大部分是金陵城内的民宅。

   投资司购买囤积的大量土地皆是城外闲散土地。

   只能说,藏富于民。

   相反,朝廷还面临着一个困局。

   那就是数十万贪图富贵,卖了房子的百姓,没了居住之所。

   金陵城的客栈几乎是一天一个价格。

   原本以为卖了房子可以住客栈的人傻眼了。

   于是,一场请愿再次上演。

   “我们要房子!”

   李沐等得就是这一刻,一道旨意,金陵城兼并周边。同时在投资司所囤积的土地上,迅速盖起了一幢幢漂亮的三层小楼。

   这种小楼,占地同样是一亩,但它的建筑占地,却只有三分之一亩,因为有三层,所以总的建筑面积也是一亩,剩下的土地是院子。

   非常适合百姓居住。

   但它的售价也不低,四万贯。

   且只对京城失去房子的百姓售卖。

   要知道,当时投资司收购之时,城内的一亩民宅才五、六百贯,何况是城外?

   这是一场财富转移,也可以说是掠夺。

   朝廷借百姓之手,从各国商人处以劫掠的方式,得到了巨额财富。

   然后再由百姓,名正言顺地回到朝廷国库中。

   百姓以更高的价格卖掉了他们的住房,接受这四万贯的房子,手中还有不少的盈余。

   所以,百姓愿意接受。

   因为他们不用再离开京城,去往偏远的各州安家。

   对于一个唐人来说,能生活在天子脚下,无疑是幸运的。

   京城与其余数百州相比,至少更安全,生活更好些。

   李沐没有狠心剥夺光百姓手中的结余。

   让百姓手中保留结余,是对他们从城中迁往城外的补偿。

   金陵城百姓一般都集中在当时价格在六万以上抛售的,所以,将城外房子卖四万贯,也是另一种变相的藏富于民。

   可李沐没料到的是,他的这番对百姓善意的举动,引起了另一波请愿。

   “我们也要房子!”

   无数城内没有卖掉房子的民众,认为自己吃亏了。

   他们觉得,自家在城内的房子能卖八万贯,如果卖了,去城外买一幢三层小楼,还可以有四万贯的盈余。

   四万贯啊,一家人几辈子都赚不到的财富。

   加上两地不过相差四、五十里,如果驾上马车,也就半个时辰的路程。

   所以,群体诉求,也要购买城外小楼,请求朝廷一视同仁对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