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抗战之三生传奇

第四章 两个坏蛋,杀人夺枪

抗战之三生传奇 岁月如声 2103 2024-05-30 14:25

  头发到底是没剪成,婶子想起来听说的事情,只有在抗日根据地的女人才剪短发,鬼子、汉奸就依着这个抓人。

   沈宸听了也心里犯嘀咕,便没再坚持。

   可她也没再编那麻烦的辫子,随便弄了个最简单的,头发一拢在脑后一系,马尾巴的形状让婶子着实又嘟囔了几句。

   呆在这穷家里是沈宸所没有想过的事情,既然穿越、附体、重生与抗日,或者说是杀鬼子汉奸有关,那她就还要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这就是她所琢磨出的脉络,尽管连她也不是十分地确定。

   楚娇、陆双、狗子、曹怡馨等人不知怎样了?沈宸想着他们,可也知道现在不是去找他们的时候。

   为什么附身于大梅身上,为什么还带着那块玉佩,沈宸还没想清楚。

   可既然身处目前的境地,初步的目标已经确定,便是搞到枪和子弹,拥有自保之力而不是坐着枯等。

   已经有过类似的经历,再结合现在的身体条件,沈宸认为用长枪进行远程狙击是最合适的。

   毕竟那样比较安全,要是近身格斗的话,显然不应该是一个女孩子的长项。

   长枪的话,沈宸希望是一枝三八大盖。

   三八大盖射程远,弹道平直,虽然有子弹杀伤效果小的缺点,但枪的后座力小,易于控制和掌握。

   而且,三八大盖在射击时几乎没有烟雾和余焰,在白天和夜晚射击时,都不容易被发现所在的射击位置。

   “大梅呀,到东山里的大路、小路都有日本人的炮楼,挖菜、砍柴都不让去,你以后也千万不要再去了。”婶子还在絮絮地唠叨。

   “我知道了,以后不去了。”沈宸敷衍着向外走。

   小花娘本来还是要出去要饭,但沈宸不愿意留在家里照顾叔叔。

   因为她也不太会侍候人,便说要出去走走,顺便添置点东西,好去所谓的镇上大户人家去当伴读丫环。

   看着沈宸的背影,小花娘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

   一来是觉得对不起大梅,二来她不知怎的,觉得大梅变了,变得令人有些感到害怕。

   沈宸出了院子,便向村北走去。想要搞枪,最好还要三八大盖,那就得到有鬼子的地方去看看。

   矿里是驻着些鬼子,可又是电网,又是狼狗的,不太好下手。

   况且要是在矿上动手,恐怕要牵连到村庄上的人。现在是什么时候,日本鬼子可不管什么证据不证据的,出了事还不是乱抓一气。

   刚走到丁字街口,便看见一群人围着在吵吵嚷嚷。沈宸不明所以,便在外面张望倾听。

   原来是何家的狗腿子“麻杆”和“肥头”,在村口截住了两个来买煤的外庄农民。非要说人家是给八路送煤,不仅煤要没收,连驮煤的驴子也要牵走。

   两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向着两个狗腿子诉说着情由,不时伸手去夺缰绳,而正要去上工的矿工们围拢着,拥拥挤挤、七嘴八舌。

   “冬天来了,俺们就是从亲戚家装了点炭,好取暖烧锅,可这两个弟兄硬说是给八路送的,真是冤枉死了。”

   两个农民见围上了人,便抓住缰绳,向着旁人诉苦,显然是希望有人能出来给说和几句,解了这个困。

   两个狗腿子毫不理会,抢过缰绳就要牵走,见人群围得密实,不禁发起火来。

   “闪开!”肥头晃着大脑袋叫道:“谁不闪开,就有八路嫌疑。”

   “别拿这个吓人,驮点炭烧犯什么罪?”

   “谁家不烧炭,都有八路嫌疑?”

   两个狗腿子本来就没什么权势、威严,矿工们人多势众,倒也不怕,吵嚷着并不让路。

   “中国人出的炭,中国人怎么就不能烧?”一个大汉向前走了一步,瞪着两个狗腿子。

   “对,中国人就烧不得炭?”

   “亏你还是中国人呢,丢你祖宗的脸。”

   “中国人没有这号的,洋奴。”

   有了带头的,那大汉也颇有些威信,矿工们便把平常受的欺压一古脑地发泄出来。

   两个狗腿子你看我,我看你,走不成,留下也难看,是左右为难。

   “这矿区从来没听说八路来运炭,要拉到皇军那里,少不得说你俩是迷惑人心,制造混乱。”略一停顿,那大汉又接着说道:“要真不放,这炭我买下烧了,我可不是八路吧?”

   两个狗腿子本来就是想诈些钱,捞些外财,见有了台阶,又听见个“买”字,赶紧就坡下驴,“你不是,你不是,咱矿区哪来的八路?”

   “俺得跟着看卸了垛子才行。”麻杆眨着小眼睛说道。

   “那最好了。”大汉说完,就领着两个狗腿子走了。

   其实还没到地方,两个狗腿子就急着要大汉付钱,足足敲诈了一半,就什么也不管地溜走了。

   大汉领着狗腿子一走,人群就慢慢地散了,谁也没注意,沈宸在悄悄地跟着。

   不是长枪,但却是抢夺长枪的一个好条件。

   沈宸看中的是肥头和麻杆身上挎的盒子枪,这两个家伙,特别是麻杆,武力值看来超低,要是暗中下手,成功率更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