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祖孙三代都是皇帝

第四十六章 坠楼

祖孙三代都是皇帝 胖八斤 2122 2024-05-30 14:26

  杨柳胡同中一夜无话,略过不表。

   第二日,李晓起了一个大早,先是去了封嫣房中,却没想到封嫣起得更早,待李晓前来之时已经在做空门功课了。

   经过昨夜的亲密,李晓和封嫣的关系此时已是处于心照不宣但还未明确的地步。

   封嫣见李晓这么早就来见自己,心中更是欢喜。

   两人一起用过简单早膳之后,李晓又是仔细嘱咐了封嫣几句安全问题之后便就告辞离开了。

   待李晓走到另一间房时,顾英红也是已经收拾好走到了房门口。

   李晓看着顾英红一时无语凝噎,也不知开口说些什么,语塞了许久之后终于讪讪开口道:

   “顾小姐早啊,吃了么?这是打算回侯府了么?”

   顾英红摇了摇头认真看着李晓问道:

   “兄台这是早起做功课么?英红原是想寻兄台一道做功课的。”

   习武之人大多都是有早起做晨练功课的习惯。

   李晓自然不是真的练武之人,当即摆了摆手,转移话题道:

   “小生俗事缠身,不便在此久留,这边是来问小姐可有安排?”

   “英红昨夜与兄台有言,愿追随兄台学得高艺,此时自当不离兄台左右。”

   李晓扯了扯嘴角,一时间对这个问题少女竟有些束手无策。

   “小姐...还是先回侯府报个平安才是!”

   “若是再没有消息,宁远侯府怕是要....”

   顾英红赶忙摆手阻断:“唉唉唉!别说了,兄台可让你的手下手持我的信物和密信回报侯府,此事可了。”

   李晓怀疑问道:“这能行么?”

   顾英红骄傲地扬起小脑袋:

   “我宁远侯府家学渊源,这封密封乃是用阴阳语写成,等闲不可识得,但是只要是侯府家人见了,定知真假。”

   得,没办法了,甩不掉这个问题少女了。

   无奈之下,李晓只能接过顾英红的密信和信物走到前院转交给了二虎。

   为了不使封嫣和顾英红撞上,在草草地吩咐了二虎几句之后,李晓便火急火燎地带着顾英红出了杨柳胡同。

   李晓赶在路上,一边想着关于京城中的局面,一边仔细清算着手中的棋子。

   虽然严樊此时在全城缉拿李晓,但是因为米价造成的动乱,京城中的大批人手只能用于在各处勉力维稳。

   至于那失真的画像,除非直接怼在李晓脸上,否则怕是很少有人能看得出来。

   而皇帝维持权势最重要的三个来源无非就是:正统或者说声望、军队、内侍。

   正统或者说声望,代表着臣民对皇帝的认可,这些具体则体现在儒家的礼法之中,只有获得正统认同的皇帝才能让臣民信服他的政令;

   军队,代表着最重要的暴力机构支持,枪杆子里出政权。

   内侍,作为最贴近皇帝的人,同时也是皇帝手边最方便的刀刃,内侍在大多数情况下更是直接代表着天家意志。

   一个优秀的皇帝一定需要对三者绝对的掌控力以维持对国家的统治,并且还需要三者相互掣肘,不致一方做大。

   一旦一个皇帝失去了其中一项力量,那么他注定会陷入某些困顿的局面,而如果失去了两项力量,则就代表社稷动荡,统治基础动摇。

   至于三者都不支持的,那么肯定连皇帝也不是,就算是,也只是个傀儡。

   仔细算来,天启帝先是让东林党控制了内侍,现在自己手中又抓住了顾敬这个代表军队的棋子。

   天启帝手中只剩严松维持正统的地位了!

   其实政治中理应还有个勋戚势力的,但是大齐太宗皇帝定下的祖训却是直接将勋戚给阉割了,同时也和军队捆绑。

   太宗祖训天家娶亲只能选择没有背景的良家子。

   一边想着局势问题,李晓不自觉地已经走到了皇门之外,只见皇门外此时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地聚集了一大批人。

   问题少女也没和李晓打招呼,便就自顾自地往人群中挤了进去。

   李晓无奈之下只能跟着顾英红的脚步也往人群中挤去。

   顾英红一脸热络地对身边一个路人甲问道:

   “兄台,兄台,这里发生了什么事?为何大家都挤在这儿?”

   路人甲虽然讨厌这一上来的自来熟,但是一见顾英红这开朗活泼的男装少女,心中的抵触立马放下了许多。

   “嗨,这不是前些日子城南出了个证券行么,有个老实人在里面亏光了钱,想不开,想要敲登闻鼓。”

   “可不是嘛,我也在那儿输了几十两银子,现如今证券行被烧了,银子也讨不回来了。”

   “我看啊,这事儿且有的闹了。”

   “据说小阁老和朝中各家权贵都在里面亏了银子,这事儿肯定还有下文。”

   顾英红闻言大致也听懂了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大致是一个老实人在一个叫作证券行的赌场里输光了积蓄,想不开所以想要来告御状。

   顾英红挥舞着拳头,不忿道:

   “这证券行真不是东西,定是个罪大恶极之地,若是让我早先知道了,我定是要砸了那破店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