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第141章 年中盘点收获

  马谡有个偏将张休擅长飞石,在魏军中已是人尽皆知。

   所以,再次策马去追击蜀军的时候,王双特意看了眼随身携带的圆盾,信心十足。

   高超的武力,麾下千名堪与大戟士相媲美的精锐步卒,更兼在大魏腹地作战。

   三大优势在手。

   稳操胜券有没有?!

   只要追上蜀兵,

   或许魏军一个冲锋就能生擒马谡,全歼蜀军!

   基于着这个判断,半个时辰后,王双一路快马加鞭,如愿以偿的追上了马谡及一千蜀兵。正待仰天长啸,大吼两句“你踏马怎么不跑了”、“你倒是接着跑呀”。

   忽然莫名心下一凛。

   敏锐地察觉到一丝不对劲。

   先一步赶到的魏兵此刻全部喘着粗气,僵在原地;两名偏将握剑的手在微微打颤,

   任凭一颗颗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滚落,

   却顾不上擦拭。

   见他近前,

   二人错开身位,艰难地说道:“将,将,将军,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

   王双策马排众而出,抬眼望去,然后血压瞬间飙升到脑门。

   三十步外,一千蜀兵分为数排,错落有序地立在高地缓坡上,弓拉满,箭在弦,齐齐瞄向他一个人。

   咻咻咻――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只来得及冒出这个念头,漫天箭雨便兜头而来。

   与此同时,一个碗口大的黑团隐藏在箭雨中,在视野中迅速放大。

   卧槽!

   王双大惊,

   连忙举盾挡下飞石,同时挥动长刀格挡箭支,

   试图翻身滚落马下,寻找掩体。

   但是晚了。

   尽管他挡下了飞石和九成九的冷箭,但因为距离太近,射过来的箭又太多,还是有十多支箭强硬地、无情地刺入了他的身体。

   嗤嗤嗤嗤嗤嗤――

   王双身躯晃了晃,坠马落地,蠕动了几下,没能再爬起来。

   在蜀兵震天喊杀声中,视线逐渐模糊。

   在临死前一瞬,他忽然领悟了“穷寇莫追”的终极含义,并深深地体会到昔日猛虎孙坚与小霸王孙策临死前的无奈。

   一个猛将最大的敌人,永远不是另一个猛将,而是防不胜防的暗箭。

   一个英雄最大的敌人,永远不是另一个英雄,而是隐藏在暗处的算计。

   可惜领悟的有些晚了。

   ……

   陈仓城上,郝昭久久伫立,目视东方。

   却没盼到想要的捷报。

   黄昏时分,东面平地上突然传来一阵密骤的脚步声,

   紧接着一道尘烟如铁浪卷地,由远及近快速蔓延过来。

   少顷,一支千余人的蜀兵来到陈仓城下,减缓速度,朝陈仓道口行去。

   马谡扶正头盔,从张休背上仰起头,遥望城头,与郝昭对上视线后,咧开嘴微微一笑。

   把食指和中指并列点在额头一侧,再向前挥出。

   而后扬长而去。

   郝昭被这个帅气的、奇怪的、意有所指的手势搞得心下乱跳,不由地冒出两个念头。

   第一个念头是:此人必是马谡!

   他虽不曾见过马谡,但后者那种怂中带傲、格外欠揍的神态,在这个时代也算是独一份了,极易辨认。

   第二念头是:王双死了,追击而去的魏兵全军覆没。

   也就是说,一场大战后,魏兵全死,而蜀兵竟然毫发无伤!

   这,这怎么可能?

   天兵天将吗?

   目送一千蜀兵消失在陈仓道口。郝昭心中的怀疑越来越强烈,抬手唤来几名斥候,吩咐他们骑快马往东查看。

   一个多时辰后,一名斥候风尘仆仆赶回来禀道:“报!五丈原下,王双将军身中十余箭,与一千士兵全部阵亡。”

   果然!

   郝昭挥手屏退斥候,眉头深锁,心头刮起螺旋风暴。

   一千对一千,一方全军覆没了,而另一方却毫发无伤。

   这仗到底是怎么打的?

   站着不动,任人家乱杀吗?

   ……

   王双及千余魏兵覆没的消息,在魏国朝堂刮起了一阵风暴。

   结束对吴战争,防备蜀国,成了魏国朝堂议论的焦点。

   三月底的时候,曹叡盘衡再三,最终在百官一片反对声中,宣布结束魏吴之战,传令三路魏军统帅,徐徐而退,防备吴国有可能到来的追击。

   这场轰轰烈烈持续了五个多月的战争,就此落下帷幕。

   魏吴双方都狠狠松了口气,开始盘点起战损,处理战后善后事宜。

   微县,雍州刺史府,大堂。

   马谡也在盘点战(收)损(获),大巫师双手拄着下巴,乖巧的陪伴在侧。

   五丈原之战后,为防被魏军去抄后路,将蜀兵堵在陈仓道中,马谡当夜就领着一千人麻溜地撤了回来。

   刚撤到微县,就听到一连串系统语音轰炸过来。

   【恭喜:“修桥铺路”第一阶段任务完成,当前修建大动脉里程:5000里。你获得奖励点。注:每5000里为一个奖励阶段。】

   【你当前欠款已还清。】

   【你剩余点数:6079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