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第十九章 颂词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壶中洞天 2099 2024-05-30 14:26

  这边,李阳按着一群大臣在丞相府里修改着秦律,自己却坐在主案上翘着个二郎腿,悠哉悠哉的,看上去若无其事,而在丞相府的外面,此时却是举国震动!

   废除五族连坐法,发布《公法》,这两件重大律法变革的消息,就像是一枚原子弹似的,在咸阳城炸响,然后以咸阳城为中心,瞬间向四面八方袭卷开去……

   新法令所至之处,百姓无不欢腾。

   无数人在欣喜若狂的奔走相告,处处欢呼雀乐,亦或喜极而泣,流下感动之泪水。

   手底下有人在修改秦律,李阳倒显得一时无所事事来了。

   寻思着新法令已经在咸阳城公诸于众了,不如去街上看看百姓们的反响如何,于是便换了身常服,准备出门。

   “大人,你要出去?”李由见到穿着常服准备出门的李阳,赶紧问道。

   李阳点点头:“正是,本府打算去外面看看新法令的反响如何。”

   李由连忙道:“那下官这就派卫队护送大人!”

   李阳赶紧打住,道:“本府一个人前往就行了。”

   李由大急:“这怎么可以!大人安危重如社稷,岂能没有人保护?要不,就由下官带几个亲卫随大人一起吧?”

   李阳一想,有人保护也好,毕竟如今自己可是贵为一国之相了,不比往日,指不定一些乱党就拿他开刀呢。

   “行,那就辛苦将军了。”

   “保护大人,是下官的职责,怎敢言苦!”

   李由行了一礼,一副受之不起的样子。

   李由年纪和李阳相差无几,原本他在看来,李阳虽然在麒麟殿对律法的一番剖析,深得皇帝赞赏,封为了丞相。但是,李阳年纪太轻,就算贵为了丞相,开府总领律政,但是也不可能统领得了这底下的一伙律政大臣,势必事事需倚靠蒙毅和冯劫二人。

   可是,今日他算是大开眼界了。

   这个李阳,不仅不用倚靠蒙、冯二人,一上来就雷厉风行,律法变革瞬息间就开展起来,而且还霸气侧漏的把蒙、冯这些大臣治得服服贴贴的,没一个人敢反抗,这真的让李由感到吃惊。

   要知道,这蒙、冯二人,可都是上卿啊,身份地位都大有来头。

   在大秦,谁都知道蒙毅是蒙恬的弟弟,蒙氏兄弟二人一文一武,蒙恬管军事在外统兵,蒙毅掌朝政在内辅佐秦始皇。蒙毅深受秦始皇的亲近,外出陪秦始皇同乘一车,居内侧侍从秦始皇左右,可以说,蒙毅就是皇帝最亲近的近臣。

   而冯劫,就更了不起了,不仅是右相的儿子,而且还官居御史大夫,监察百官,谁敢得罪他?

   可以说,这两个人,就连李由的父亲李斯都不敢去轻易得罪,而李阳这家伙却敢直接强逼着蒙、冯二人老老实实的修改律法,甚至还扬言,谁敢走出丞相府,就杀无赦,我滴个乖乖,这简直不要太狂了。

   李由自问,自己是没有李阳的这般胆色的,所以心中不由对李阳升起了几分敬畏之意。

   这人……太霸气了!

   小爷我佩服!

   心中这般想着,于是赶紧挑了五六个人,跟在李阳身后匆匆出了丞相府……

   来到街上,原本该热闹非常的大街,此时却显得人气凋零,就好像咸阳城一大半人都不见了踪影一般。

   正当李阳心中好奇时,便见到有人在街上奔走相告,说大秦的新法令下来了,叫大家快去看。

   “走,我们也看看去!”

   李阳笑了笑,带着李由也随着人群,朝张贴新法令告示的地方赶去。

   咸阳城有三个地方张贴了新法令的告示,一处是城门口,一处是宫门口,一处是咸阳府衙。

   丞相府离宫门最近,不多久,李阳来到了咸阳宫的门口。

   此时,整个宫门外的广场上挤满了人群,人头涌涌,大家都是赶来看新法令的。

   “苍天开眼了,苍天开眼了啊!我们老百姓有活路了,哈哈哈……”

   一名六旬老者,倚着拐棍站在新法令的公示前,仰天长啸。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太过激动了,浑身颤抖,最后竟是颤颤巍巍的跪在了地上,老泪横流。

   在老者的后面,站满了同样激动的百姓,似乎是受了老者的感染,一个个皆是眼眶通红,眼神炙热。

   “这下好了,这下我们有太平日子了……”

   一位男人,激动的握着妻子的手,眼神当中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当然,这样的对话处处都是,他们等这一天,等得太久了。

   原以为,秦横扫六国,完成了一统之后,战乱的日子就算过去了,天下将迎来太平日子。可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虽然战乱没有了,但却迎来了暴政苛徭带来的无尽苦难。

   如今,秦一统十年有余了,终于是迎来了变革,秦国的这片天,终于是要变了。要变得太平了,变得有希望了。

   当然,给天下百姓带来这一福音的这个人,此时他们也是深深的记在了心里,这个人便是阳侯,李中丞。

   靠近告示的人,全都激动的一塌糊涂,而外围的人却还很懵逼,于是纷纷问道:“新法令到底是怎么改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