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世子的崛起

第740章 折家军

世子的崛起 我的长枪依在 2052 2024-05-30 14:27

  白天说了一天,各抒己见,李星洲都挑重要的记下来,晚上又自己口述,让阿娇写下来。

   烛火摇曳,窗外夜风呼啸,小屋里阿娇偏着小脑袋认真动着手腕,用娟秀字迹记录。

   外屋,诗语正对账,何芊才嫁过来,为了给众人留个好印象,耐着性子帮诗语对账,不过一张小脸皱得都快可以挂水壶了。

   诗语好笑的支她去泡茶,她才如蒙大赦,她那性子怎么可能对账呢。

   嫁到王府后没多久,就喜欢跟着秋儿跑,去后山见识那些新鲜事物,不过她老是碍手碍脚的,还被秋儿嫌弃,跑来找自己诉苦,李星洲好笑,就让她去当监工,反正她也闲不住,但又嘱咐她不准乱插手。

   “根据耶律大石所言,金国辽东来州,辰州都适合登陆,来州北上二百里左右是大定府,辰州北上百里左右就是辽阳府,金国东京!当初金太祖就是攻此地起家。

   不过来州辰州很可能守卫严密,难以登陆,因为金国也明白其重要,特别是辰州。

   再往南百余里是苏州(后改为金州),容易登陆,是偏远之地,但离辽阳太远......”

   李星洲不断说着这些信息,阿娇一一记录。

   东路军越海作战,最好的情况是突袭打下辽阳城,辽阳是金国东京,也是金太祖起家之地,如果海军能攻下辽东,而西面也开始进攻,两路夹击,胜算会大很多。

   当然,登陆战不比陆地作战,有很多事情需要在这两年提前准备,比如了解来州、辰州、苏州的潮汐情况,那一段海岸地质适合登陆。

   如今可没两栖战车,气垫船,直升机之类的东西,士兵登陆必须从大船放下小船,然后靠近岸边,还要趟水缓慢走一段,容易被岸上敌人以逸待劳,轻易杀伤,难度很大。

   好在海军换装新炮之后,可以在几里之外的海上,全面支援登陆,在步兵靠岸之前打击对方岸上部队,为士兵开路,登陆可能会容易许多。

   对于三地地质情况,潮汐周期等,直接问商人就行,景国有大量商人从渤海北上辽东,朝鲜半岛做生意,这些人对当地海况必然了解。

   ......

   想到这,他不由皱眉,阿娇见他不说了,也放下笔。

   李星洲把她拉起来,自己坐下,然后把她放在腿上,开始想起大军的部署。

   景国北方有三支边军,也是整个景国最能打的军队,因为他们常年与辽国,夏国作战。

   其中两只李星洲都有接触,东面真定府,河间府之间的关北军,太原府一带的杨家军。

   这两支军队和辽国交手多年,常年处在战备状态,绝对比京城禁军能打。

   但还有一支他没有打过交道,那就是西北折家军。

   其实若说战功,折家军更加威名赫赫,禁军,关北军,杨家军以前在和辽国和夏国交手中可以说你来我往,互有胜负,总体来说禁军拉低了杨家军和关北军的整体战绩。

   但折家军不同,折家军非常特殊。

   一是地理位置,折家军地处西北,常年居住河边五镇之一的府州,西面就是夏国,北面辽国,所以他们不像太原,河间等地,只面对辽国的压力,而是两面受敌。

   二是折家祖上是党项人,与夏国王室同族,是从前朝历经几百年的传世大族,一路打过来的,比景国国祚还长。

   却因太祖皇帝知遇之恩,加其先祖为永安军节度使,准世代传承,于是为景国戍守西北,世世代代如此。

   没有禁军拖后腿,没有朝廷掣肘,加上西北民风彪悍,折家军打起仗来可谓西北无敌铁军。

   向西多次挫败夏国,向北连败辽国。

   甚至在先皇时期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景国中央大军北伐大败,被辽军追着打,折家军在西面得知消息直接北上,越过国境攻击辽国境内要地。

   折家军连战连捷,消息传到东面战场,迫使辽军主力匆忙回撤西调,东面景军主力才得以解围。

   夹在夏、辽之间的西北之地能够如此安稳,很大一部分都是折家军的功劳。

   三是折家军彪悍门风,折家二百多年历史,出过武将八十多人,其中女将占有半数左右,不只是男人能打,而是男男女女都能打。

   之所以如此还是民风所致,西北之地可比不富庶中原,大家闺秀是不可能的,当地风俗哪个男人想娶妻子,要过的第一关就是必须一路不歇把女方背回家,以表明自己身体健壮。

   两家挨得近还好,要是隔十里八乡那可不是开玩笑的,身体弱一点媳妇都娶不到。

   正是这样的民风,导致折家军能征善战。

   如果历史的车轮没有改变,在一个重文抑武的王朝,折家军的下场也会很惨。

   历史上折家军在金国南下包围北宋首都开封时不远几千里,组织能战之兵东进勤王。

   当时各方勤王军都在路上,开封久攻不下,重师道说金人不知兵,不该孤军深入,建议死守开封,等各路勤王军到后将六万金军困在河北两镇之间,围而歼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