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正德大帝

第247章 臣有罪和下官只是一时糊涂

正德大帝 一夕秋月 2105 2024-05-30 14:27

  都察院。

   此时,已人满为患。

   “鄙人户部河南清吏司员外郎寇祥,特来自首!”

   “鄙人也是来自首的,礼部太仆寺……”

   “还有鄙人……”

   ……

   御史范准看着一个个官员都争相恐后地来自首,心情被搞得越来越烦躁,忙大声吆喝道:“都去后面排好队,要自首的,都排好队!”

   这时候,一穿皂色绸衣的中年男子排了过来:“我是替我家大人来自首的,我家大人是刑部左侍郎孙燧!这是不义之财一万两千两,特地上交朝廷!”

   “孙侍郎也收了宁王好处啊!”

   人群中,有官员不由得轰动起来。

   不过,待这些官员还在惊讶中时,又一名排队的人走了过来:“我也是替我家大人来自首的,我家大人是通政司左通政……”

   于是,同样来自首的官员们又轰动了起来:“想不到通政司的封通政也……”

   但这些官员还没惊讶完,内阁大学士康海的门人康九也出现在了都察院内。

   其他官员见到是阁老家的门人出现,皆纷纷避让。

   康九也拱手来到了御史范准面前。

   御史范准也堆起一张笑脸:“康兄,阁老这是有何赐教,何必让您亲自跑一趟都察院,有什么吩咐让下官等亲自去贵府听训不就行了嘛!”

   这康九也不敢因为自己是宰相(明朝内阁大学士被时人视为宰相)门人,就敢在都察院托大,只拱手行礼道:

   “不敢相瞒大人,小民是奉我家大人之命来自首的,这是我家大人收了宁王的不义之财,还请大人清点!”

   御史范准差点没回过神来,呆滞了一会儿后才尴尬地笑道:“素来听闻阁老是治学之臣,德高望重,怎么也收了宁王的好处,还是五千两?”

   康九只苦涩地笑了笑,没有解释说正因为自己家大人相对清贫一时才只凑足了五千两,不然也不会只拿出五千两凑数。

   ……

   这时候,正便服站在都察院前厅的朱厚照看见这一幕一时不由得摇了摇头。

   东厂督察司的晏京此时不由得问着朱厚照:“陛下,是否让东厂把他们带来督察司进行组织问话?”

   “不必了,他们不是对不起组织,他们是对不起孔圣人教给他们的圣人之道,一群逐利之徒,清名一时竟也如此不值价!”

   朱厚照说了一句,就又问着跟来的徐经:“你估算一下,就此刻,能有多少两银子?”

   “回陛下,不下三千万两了”。

   徐经素来心算惊人,朱厚照一问,就立即回答了出来。

   朱厚照点了点头,心想当年李自成抄了整个北京城几乎所有文武官员的家,总共抄出了七千多万两,如今这些文武官员来自首上交的不义之财也不少,看来大明的官员们的确不是穷的。

   “银子是绰绰有余了,按照朕给你的旨意,你现在开始把皇家银行的业务和皇家税务总局的业务交接给他人,由你亲自来负责组建一家投资银行,这家银行就叫世界投资银行吧,大明未来要在全世界投资搞基建,明白吗?”

   朱厚照对徐经说道。

   “世界投资银行?”

   徐经情不自禁地念了出来。

   “对,就是世界投资银行,以现今整个世界各地的黄金白银储备,不一定满足得了我大明基建局的利益需求;

   所以,这是个长期赚钱的过程,成立世界投资银行,就是要贷款给那些付不起钱的外番,到时候他们要么偿还欠我大明的高利贷,要么就把海港、矿产抵押给我大明!”

   朱厚照只说了一个目的,还有一个目的他没说,就是国内地方官员要完成好的政绩,肯定也要搞基建,而搞基建也只能向自己中央朝廷控制的银行贷款,到时候地方会向中央朝廷负债,甚至可能导致地方负债率因为基建程度增加而持续增加,那样就可以便于中央朝廷在经济上控制地方。

   毕竟大明未来的疆域肯定会越来越广,利用经济手段控制地方无疑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方式。

   虽然朱厚照没说,徐经也猜到了这一点好处,忙拱手道:“请陛下放心,臣一定经营好大明的第二家银行!”

   朱厚照点了点头也没再说什么。

   ……

   此时,依旧还有许多文武官员来都察院自首交钱。

   比较正直的左佥都御史程材见此就不由得摇头叹气道:“天啊,宁王何时收买了这么多官员,他一个藩王就算富甲天下,怎么可能有如此多财富,就算他收买了这么多官员,他造反怎么会失败?”

   宁王造反失败的事已传进京中,所以程材才有此问,而他身边的左副都御史郭东山见此则不由得笑道:

   “这哪里是宁王收买了这么多官员,是陛下收买了这么多官员!可恨我士林中人,多为道貌岸然的君子也,一旦遇见利己之事,就都露出了原形,可叹,可叹啊!”

   程材也不得不附和道:“正是这样呢,这样下去,这些官员自愿辱没自己名声,到时候也就显得陛下英明,满朝文武皆行为不堪,那样满朝文武皆只能以陛下马首是瞻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