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唐朝第一散官

第108章 我还能继续

唐朝第一散官 海的后面 2615 2024-05-30 14:28

  丛鸿飞没有办法,只好看向老学究。

   “这位老哥,场间就你话多,你到底说说,我这诗改得怎么样?”

   老学究张想要硬撑,想要彻底昧着良心,坚决否定丛鸿飞。

   可是他张了张口,话才刚刚到舌尖,便没有了力量,化作一口长叹,“唉”的一声,什么话都没有说出来。

   这诗改得太好了,真的是一绝。

   特别是“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一句,千古绝唱,绝对是绝唱啊!

   谁敢说他不好,便等同于在承认自己不懂诗!

   谁能说它不好,便几乎是在说,自己连最基本的诗作常识都没有!

   这种事情,谁做得出呢?

   就连王勃这样的当事人,也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一时支支吾吾,没有办法表达对丛鸿飞的不满。因为这诗实在改得太好了,简直将他刚刚这首诗的意境拔高了不少,几乎达到完美。

   王勃自知自己根本没有办法做出这样的诗作,他与丛鸿飞在这首诗之中高低立现。

   这时,丛鸿飞看向了王勃。

   “怎么样?太史府的牌匾,你还有没有想把他摘下来?”

   王勃瞪大了眼睛,没有说话,现场也几乎没有一个人敢吭声。

   史公子这个时候才终于知道,丛鸿飞是真心帮助他的,并不是什么人留在他们太史府的暗子,顿时便欢喜了。

   他一把从人群里挤了进来,一个疯狂的拥抱,已经一把将丛鸿飞抱住。

   “史安,我错怪你了,你真的是好样的,太好样了!我们太史府真的离不开你啊!”

   丛鸿飞微微笑着,从史公子的怀抱里挣扎出来,然后用目光扫了扫现场所有人的脸色,又看了看王勃。

   “王勃,那这拜师礼,你是不是应该开始了?”

   王勃听到这里,脸上的神色一会儿红,一会儿绿,到了最后变成白。

   “就凭你这首诗,还不足以让我为你屈服,我堂堂朝散郎……”

   丛鸿飞见王勃居然想反悔,顿时摇了摇头。

   “王勃,亏你一世英名,是众人的榜样,竟然也说话不算数,还想反悔?”

   老学究见状,马上在一旁帮腔。

   “就这么一首诗,你就想凌驾在王大人上面,这未免也太小看我们王大人了。想让我们王大人拜你为师,那也要看我们这些人同不同意!”

   史公子闻言,也有些不乐意了。

   “你们说话不算数,这哪里还是位居高官者的做派……”

   史公子的话还没有说完,丛鸿飞却马上把他的话给打断了。

   “既然不服,我肯定要让你们都心服口服,为止!”

   说着,丛鸿飞背着手,摆出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继续说道:“古有曹子建七步成诗,我现在就让你们看看,我七步诗成四首,首首都是精品,让你们知道,什么才是诗才,什么配得上你王勃为我斟茶拜师!”

   “七步成诗四首?”老学究愣了一下,非常不屑地说道,“你以为自己是诗仙呀!”

   王勃更是努着鼻子。

   “你这是膨胀,绝对的是在膨胀!好,如果你真的可以七步四首诗,而且每一首都可以折服我,我马上拜你为师?如其不然……”

   王勃说到这里,犹豫了,竟然不知道要什么!

   老学究却在一旁机灵起来,立刻说道:“如其不然,我们还是要拆牌匾!”

   “对,拆牌匾!”

   “把牌匾给拆了!”

   其他人闻言,也是顿时跟着叫嚣起来。

   史公子听到这里,立刻又懵了,心想,怎么说着说着,又要拆牌匾了?不是已经过去了吗?

   这一次,史公子虽然没有之前那么心浮气躁,但是对于丛鸿飞又把事情绕回来,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不安。

   这可是七步成四诗啊!怎么可能呢?

   就算是当今最着名的诗作大家陈子昂来了,都没有这种能耐,更何况是丛鸿飞这个小小的下人。

   没有想到,丛鸿飞还是一本正经地说道:“好!”

   一时之间,史公子的心被丛鸿飞提到喉咙口来了。

   众人见丛鸿飞真的还答应了,纷纷都向丛鸿飞投来异样的目光,仿佛在说,这可是你自找的,就怨不得我们了。

   王勃也再次摆正了身姿,等着丛鸿飞出口,心中虽有忐忑,但也有希冀。

   就在这个时候,丛鸿飞摆着手,轻轻踱着脚步,连续走出了三步。

   众人见丛鸿飞三步走完却连屁股都不撅一下,有人已经在等着看丛鸿飞怎么死了,心想如果换成他们,肯定见好就收,绝对不会有后面的显摆。

   可是丛鸿飞第四步还没有抬起,口中的诗句已经来了。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题目就叫《登鹳雀楼》吧!”丛鸿飞摇头晃脑,类似自言自语地说道。

   众人听着丛鸿飞的诗句,心里顿时复杂。

   好诗,这绝对是好诗!

   可是碍于刚刚的经验,这次真的没有人敢再吭声了。

   而王勃已经一脸苍白,心里连声安慰自己:还有三首,还有三首,绝对不会都这么脍炙人口的,那有那么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被同一个人作出来!

   这时,丛鸿飞另外一只脚抬起,又落地,高声说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还没有等其他人反应,丛鸿飞的第三首诗已经来了。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两首诗,丛鸿飞就是专门挑思乡的诗作念出来。这一念,马上便在众人心中产生共鸣了。

   有人念叨着丛鸿飞的诗作,目中的眼泪已经来了。

   这诗,是好诗,绝对是好诗!

   现场所有人还没有来得及想要否定丛鸿飞,便已经沉浸在这三首诗的语境之中了。

   就连王勃,这个时候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他心里不断地警告自己,呆会一定要把丛鸿飞的诗作说成狗屁不通,说成分文不值。

   但是他也知道,这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了。

   因为丛鸿飞的第四首诗,已经来了。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喜欢唐朝第一散官请大家收藏:(www.xs4.cc)唐朝第一散官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