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诸王纪元

第81章 编撰册录

诸王纪元 申不晚 2133 2024-05-30 14:28

  回到家,已经很晚了。

   天气越来越冷,内室的暖炉多放了几个。

   走进外卧,裴谨还未睡,正在看书。

   “夫郎回来了,妾身去砌一壶参茶,这外面冷,怯怯寒气。”说着便起身。

   “有劳娘子了。”

   这种感觉真好,有家有你有爱。走过去妻子刚坐的地方,沈林甫坐了起来。椅子上垫着绣墩,有些软软的,颇为舒适。

   把桌上妻子看的书拿起来一瞧,居然是诗经。看不懂…便又放了下去。

   往后一躺,整个人放松了下来,居然看到房梁上还吊着几个香囊。这成亲前是没有的,果然女人啊!

   没多久,裴谨就踩着小碎步走了进来。

   “夫郎,刚将参片放进去,还需等一会儿!”将彩釉青瓷杯装着的参茶放在桌上,便要将桌面收拾一下。

   看着这张白玉脸,沈林甫伸手将妻子揽过来坐在腿上,问道:

   “琴儿呢?”

   “琴儿不知怎地,染了风寒,我让她早早睡了。”裴谨也显得乖巧,就势依偎在丈夫怀里。

   “好大的酒味?”

   “这不犒军吗!没酒味才不正常。”

   “哦!”

   沈林甫笑着捏了捏妻子的鼻子,说道:“不然你以为哪来的酒味?”

   “夫郎羞人家。”

   “对了,你替为夫这几个字。”

   “夫郎要写什么?”

   “乡营初创,很多规矩条例还没有,我想先写下来。可你也知道,我甚少动笔。”

   “夫郎要写多少呢?”

   “几百字吧。”

   “这个够吗?”说着裴谨就从书案上一堆文卷里拿出一道空白折子。

   这是由专门的匠作工坊制作而成,专供需要的文人骚客以及官府书记之用。

   “差不多吧。”

   然后沈林甫挪了一下妻子,示意她坐着好好写,而自己则起身立在旁边。

   “巴陵乡营册录。”

   听完丈夫说说,裴谨手持一支狼毫小笔,托着纤细白皙的手腕,写下一行娟秀小楷。

   “洞庭久和,然湖深不测,宵小不绝。其由来已久,据水而乱,退扰渔舟,进犯黎庶。

   岳州防御,无兵可试,临事有无可用之忧。遂自荐乡勇,结成社伍,谓为乡营。以步射自卫,拒贼攘兄,靖安乡邻。”

   岳州防御,无兵可试。意思是岳州是防御州,境内没有驻兵。

   “今制乡营册录,以规勇士德行,不染百姓。以范社伍风貌,不忧衙府。

   凡册录四项三十八条,乡营上下将卒悉数效之,违者处之,重则斩之,轻则训之,酌情异同。

   项一,敬重官长,不可忤逆。

   项二,上有令出,下必行之。下有难之,上必体之。

   项三,不犯民生,不利民市,不以众一缕。

   项四,战之物利,缴之公库。

   ……”

   整个册录,沈林甫全面地阐述了乡营的存在,以及各方面的纪律遵守。

   一是确保在巴陵县内,不被老百姓仇视。二是确保乡营内令行禁止。三是确保乡营的战斗力能提升到自己期待的层次。

   “夫郎,这乡营大小,都被这些条条框框所束缚,如果都能做到,一定对老百姓秋毫无犯,还能路不拾遗。”

   “希望如此,不然知州大人必定拿我入狱。”

   夫妻俩又聊了一会儿,已经快到夜半了,便宽衣入睡。等天亮之后,连裴谨都起的有些迟,更遑论某人了。

   在洞庭深处的那几座小岛上,本来已经做好了禁军下湖围剿的准备,但是却得知禁军已经撤走,岛上一片欢腾。

   此次一万多人出征,只回来三千多人,洞庭水庄可谓损失惨重。

   窦家三兄弟折了老三窦建德,十八寨寨主余下的十五位,除了陈家兄弟与朱大郎,剩下的十二位全部没能回来。

   “光明之子,上师派我来,一是帮助尔等重振军心,二是询问使徒许敬尧之事。”

   在窦建文的书房内,窦建文正与一个黑斗篷男子交谈。说话之间,窦建文显得有些畏惧。

   “还请上使转告上师大人,许使徒因为鏖战之时,看护不周,致使被赤足们重伤,回来路上,加上大雨,遂不治而亡。某悲痛欲绝,已经在大厅设灵堂以供吊唁,以表拳拳追思之情。”

   黑斗篷男子直直地看着窦建文,眼眸如深渊。

   “光明之子何必隐瞒,上师大人在明尊的指引下,已经得知真相。窦建武忤逆行事,弑杀使徒,罪无可恕。”

   “上使容我细说。”

   “光明之子不必狡辩,不过本使此行不是为了缉拿凶徒。前面已经说了,一是帮助尔等重振军心,二是询问许敬尧之死。

   真相不重要,答案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光明之子的内心,是否依旧存着光明。”

   “你放心,上师虽然知道了一切,可是也不是不近人情。只要光明之子心存光明,窦建武自然能够得到光明的宽恕。”

   窦建文显得犹豫不决,也不知他在想些什么。

   “敢问上使,上师欲叫某如何行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