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永不坠落的飞鹰

第二百四十九章 零式问世

永不坠落的飞鹰 忆情忘爱 2133 2024-05-30 14:28

  挂历上写着1939年3月16日。

   作为前世之人,高天翔知道日本零式在今天研制成功,虽然还未量产,但时间不会太久。

   1939年3月16日,三菱名古屋工厂完成了首架12试战斗机。原型机机鼻上层结构中安装了两挺77毫米97式机枪,机翼内安装了两门20毫米99式机炮,新机被运送到位于各务原的陆军训练机场进行飞行测试。

   同年4月1日,原型机由试飞员岛胜藏驾驶首飞成功,在机轮刹车,滑油系统方面发现小问题。

   另外飞行时有轻微振动,在更换了三叶恒速螺旋桨后振动消失。通过进一步的试飞后发现a61在3八00米高度时最大速度490千米。

   高天翔心中想着零式战机问世前的一些数据,眉头一皱,脸上『露』出凝重之『色』。

   “高,高,你在听吗?”陈纳德叫道。

   闻言,高天翔回过神来,道:“哦,不好意思,刚才走神了。”

   “在想什么事?该不会在想"qgren"吧!”陈纳德打趣道。

   这时,高天翔没头没脑的说道:“不能小看日本人,必须提防他们。”

   陈纳德一脸疑『惑』,道:“高,你说什么”

   “没什么,有感而发罢了。”高天翔轻叹一声,道。

   “不错,小日本做事严谨,的确不可小觑。”陈纳德点点头,道。

   “嗯!”高天翔应道,接着又说:“克莱尔,现如今空军已经是空架子了。”

   “唉!”陈纳德轻叹一声,道:“高,日本人已经生产飞机,你们却不能,这是国力的差距,短时间内你们只能被动挨打。”

   “这一点我很清楚,就是不甘心罢了。”高天翔一脸无奈,道。

   随即,二人许一边喝茶,一边聊天。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很快夜幕降临。

   二人已经聊了一下午,丝毫不觉得累,准备彻夜长谈。

   这时,高天翔说:“克莱尔,你们那有飞行员招募吗?”

   闻言,陈纳德回道:“高,光有飞行员没有用,首先要有飞机。”

   其实,高天翔很清楚,但却无能为力。

   但是,总要未雨绸缪,提前储备飞行人才。

   飞机总会有的,飞行员却可遇不可求,尤其是精锐飞行员。

   高天翔知道历史的进程,明白老美迟早会参战,到时还担心战斗机没有吗?

   对了,陈纳德不是在昆明训练飞行学员吗?

   抗战初期,陈纳德接受宋美龄的建议,在昆明市郊组建航校,以美军标准训练中国空军。

   但迫于日本外交压力,陈纳德的活动逐渐转为非公开。

   所以,陈纳德从昆明回到重庆,才能再次碰见高天翔。

   想到这,高天翔似笑非笑的问道:“克莱尔,昆明那边可好?”

   闻言,陈纳德意味深长的笑道:“高,有话直说,别拐弯抹角。”

   “老狐狸!”高天翔心中想道。

   随即,高天翔笑道:“飞行学员啊!”

   “n,高,哪些学员还不能参战。”陈纳德毫不犹豫的拒绝。

   “需要什么标准,才能毕业?”高天翔问道。

   “高,我知道你心急,也知道中国正处于最艰难的时期。”陈纳德直视高天翔,道。

   紧接着,陈纳德又说:“高,几个月时间培养不出精锐飞行员,根本无法形成战斗力。”

   高天翔何尝不明白呢?但是形势所迫,别无他法啊!

   空战伤亡惨重啊!一个接一个飞行员殉国,高天翔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抗战以来,很多知识青年加入空军,有蒋介石的远亲『毛』邦初,有建筑学者、诗人林徽因的弟弟林恒,有俞大维的儿子俞扬和,也有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儿子张锡怙,王光美的哥哥王光复,以及出身合肥巨富人家的金英等等。

   他们在那个国难当头的年代,没有因为自己优越的家境和出身,而忘记奔赴国难,很多人将他们的生命,永远挥洒在了祖国的蓝天沃土和大海之上。

   这些人都是高天翔的同窗好友,试问他们又训练了多长时间呢?

   如今日寇新战机已研制成功,若是飞行学员不在此时参加实战,积累经验。

   届时,这些飞行学员遭遇零式战机,没有一点生还的可能。

   于是,高天翔说道:“克莱尔,我国危在旦夕,不能一直训练下去。而且,最好的训练,就是实战。”

   闻言,陈纳德脸上『露』出无奈之『色』,道:“高,非常抱歉,我不能私自做主。”

   “我理解。”高天翔点点头,道。

   同时,高天翔心里有数了,必须要请求空军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

   二人一直聊到深夜,直到饥饿难耐,才终止聊天。

   于是,二人来到餐厅随意弄了点东西吃下,便各自离去。同时,高天翔吩咐地勤士兵安顿好陈纳德。

   ——————

   日本三菱公司研发基地,南乡茂章奉命前来担任试飞员。

   “南乡君,夜已深,先去休息吧!”研发飞机的工程师对南乡茂章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