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蜀臣

第24章 辟命

蜀臣 茶渐浓 2086 2024-05-30 14:29

  同辈论交,骤然行大礼。

   亦让兀自负手昂首、故作激昂姿态的郑璞,顿时一阵失措。

   “使不得!使不得!”

   连忙趋步向前,扶起柳隐,郑璞苦笑连连,“休然兄真折煞我也!”

   “子瑾有教于我,有何当不起邪!”

   性情朴质的柳隐,依旧豪情迸发,反问了一句。

   喔!

   若是你知,此乃我搪塞之言,或许会取刀斫我首而去...........

   郑璞心中自忖,又从窗帷处探出脑袋,见那家仆依旧于阁楼恭候着,便出声使唤道,“郑乙,且去取些机子酒来。”

   待那家仆领命,他又侧头顾看柳隐而笑,解释道:“此时若是无酒助兴,乃憾事也!”

   顿时,柳隐开怀大笑,“知我者,郑子瑾也!”

   少顷,酒取来,两人再席地而坐,邀杯换盏。

   或是藏于冰凉井水中的酒水,将胸腹中的火热激昂平息了关系,柳隐将身子斜靠在塌檐,只手捋须,星目半阖,缓缓谓之,“子瑾,依你之见,我若出仕,当应募州郡吏为上,抑或是北上汉中投军更佳?”

   “北上汉中郡?”

   闻言,郑璞不由挑眉。

   “对!汉中郡。”

   柳隐颔首,捋须之手都快了些,顾盼间亦颇为自得,“忘了知会子瑾,我那匹良驹,便是游历汉中时夺来的!”

   原来,柳隐和今镇远将军马岱还有些交集。

   当年汉中之战时,马超曾领军入武都郡,马岱随军而战,因而留在汉中郡与关城一带任职。后先主刘备称帝,马超病故前,上疏以扶风马氏血脉殆尽,唯剩马岱支撑门楣,请先主顾看之,因而受重用。迁职为广石督,驻守阳安口(阳平关),兼戍守褒斜谷一带兵事,为汉中太守魏延的副职【注1】。今天子即位后,马岱亦升迁为镇远将军,广石督以丞相府参军廖化(廖淳)继任。

   丞相诸葛亮主政,以曹魏遏制西凉商路导致蜀中战马匮乏,及马岱父兄在西凉羌氐部落中素有威望,便令他督廖化及其余将士,常出关隘联络陇右一带的羌氐部落,或诱其来降、或利使阴驱战马来贸易、或纵兵夺马等,为朝廷组建骑兵。

   柳隐去岁游历至汉中郡,恰逢其会。

   亦机缘巧合下,以朝廷僚属之家的良家子身份,布衣随军中小校出关隘。

   途中遇阴平氐王强端外围游离部落的探马,当即奋发豪勇逆战,独自格杀十余人,让敌胆寒而退,乃夺取良马牛羊数十而归。

   是故,猛士之名,在军中传誉一时。

   马岱得闻,乃大赞之,折节盛请柳隐出任军职。

   被柳隐婉拒后,亦不勉强,改从军出夺回的辎重中,取良驹一匹、羊数头赐之,以壮其声势。

   柳隐乃受,留良驹为己用,将羊分同行军卒食,备受赞赏。

   因而,他今提及北上投军,便是想去投入马岱麾下,以图建功业。

   郑璞听罢过往,先赞了好几声壮哉,然后沉吟片刻,才试声而问,“休然兄不提南中之叛,乃是觉得应募了州郡吏,亦因履历太浅而无法随征?”

   “然也!”

   柳隐颔首,扼腕而叹,“我若当年便与从兄或杜文然一同出仕,征南中之叛倒能主动请缨,但今布衣,难逢其会矣。且听子瑾壮言,心亦有只争朝夕之念,是故便想另辟蹊径,转去汉中郡谋军功。”

   “嗯........”

   微微一鼻音,郑璞耷眼沉思。

   他对柳隐的印象十分不错,已以友朋视之,亦有心为其参详一番。尤其是柳隐乃勇猛之士,且胸有韬略,已有将才之姿。

   而柳隐见状,也不催促,兀自抱着长喙陶瓠慢饮,静候其思定。

   寂静半晌。

   郑璞才昂头睁目,语气缓缓,“正如休然兄所言,若想只争朝夕,北上汉中郡乃上策。不过,若是休然兄信我,不如静候一两月之期,待你我归成都后,看有无转机,再做决策。”

   嗯?

   归成都后?

   难道,子瑾是想在被丞相府辟命后,举荐我随征南中?

   柳隐闻言,瞬息间心念百辗,亦冁然而笑,“子瑾之智,我安能不信邪?莫说一两月,静候半年又何足道哉!”说罢,又加了一句,“况且,子瑾尊先君注释的《六韬》,资质愚钝如我,一两月之期安能悟透?”

   “哈,休然兄自谦矣!”

   “实言耳,何来自谦!哈哈哈.......”

   ........

   诸事聊定,两人又谈笑一阵,郑璞便以夜深罢席离去。

   就是出了阁楼后,被那皎洁的月光,往心中塞入了些忐忑。

   方才劝柳隐暂候时日,看有无机会随军南征平叛,他并无十分把握。

   当时在张表府上与马谡坐论,故意不言“推恩”之策,便是想有机会面见丞相诸葛亮。既是为了自证他是愿意与蜀汉休戚与共的益州士人,亦是为了尝试将心中之谋畅所欲言,以“推恩”的方式让利于益州豪族,进而将之绑上蜀汉的战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