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章献明肃皇太后

第375章 立储(11)

章献明肃皇太后 十里木樨林 2042 2024-05-30 14:29

  宋太宗坐在四乘小轿中,观看卫王府这座他再熟悉不过的阔落大院;心中洋溢着难以抑制的激情。

   卫王府就是曾经的晋王府,宋太宗为成为皇上之前是晋王;成为皇上后原来的晋王府便就赠与大儿子赵德崇。

   赵德崇做了晋王府的主人,被封为卫王后晋王府便就成为卫王府。

   极具讽刺意义的是,卫王府后来又成为关押赵德崇“囚牢”。

   宋太宗寻思着大儿子沦落到如此地步,不禁天南海北地回忆起自己登基以来的“艰辛故事来”。

   赵光义原来叫赵匡义,后又改叫赵炅;一改三改并没有改掉他那一身的晦气,而就是在卫王府这所院子里;他和王继恩、蓝采和、程德玄密谋了毒杀兄长赵匡胤的计划。

   随着“烛光斧影”变成事实,皇上宝座终于归赵光义所有;但接踵而至的危机却一个一个轮番上阵。

   皇上不好做!这是赵光义从心底发出疾苦的呐喊,但既然谋求来了就不能白白放弃。

   对于兄长、兄弟、侄子赵光义可以不择手段,可是到后来对自己的儿子也不得不采取同样的手段。

   汉武帝为了巩固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惜杀死自己已经被立为太子的长子刘据;赵光义竟然步了汉武帝刘彻的后尘,将太子赵元佐废立后囚禁起来……

   赵光义在心中无厘头的念叨着寻思:汉武帝雄才大略,但在选择接班人这个关乎国家兴亡的大事情上屡屡犯错,赵光义制定出来的平戎万阵图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能把汉武帝甩下好几条街,最终也走上汉武帝的老路。

   赵光义废立了赵元佐的太子之位,汉武帝则是诛杀了戾太子刘据;还株连了刘据的母亲皇后卫子夫,杀了刘据的儿子和儿婿;几个月大的皇曾孙刘病已连记忆也没有便被关进牢房。

   从这个层面讲,赵光义毕竟比不上汉武帝;但他的作为跟汉武帝是异工同曲……

   赵光义想着这些窝心事,心中便像打翻五味瓶,苦、甜、酸、辣、涩各样滋味都有。

   四乘小轿来到囚禁赵元佐的三进校园“紫荆苑”跟前了,王继恩退到小轿跟前喊了一声:“陛下,紫荆苑到啦!”

   “紫荆苑”这个名儿是赵光义给改的,荆同禁,本来这地儿叫“子禁园”;赵光义觉得不美气就叫了“紫荆苑”。

   紫荆属豆科落叶乔木或灌木,喜欢光照有一定的耐寒性;排水良好不耐淹,萌蘖性强耐修剪。

   宋太宗子所以将“子禁园”改为“紫荆苑”,完全是根据紫荆树的特性即兴发挥取吉祥之意。

   宋太宗将“子禁园”改名为“紫荆苑”那就说明他并没有放弃对大儿子的期望。

   尤其是第二个儿子赵元佑自己把自己送进天国后,赵光义对赵元佐的思念之情日益浓重。

   在赵光义的心目中,赵元佐就是当年的自己,高大伟岸、能文能武;尤其是从小练就的骑射本领,倘若能上前线;一定就是杨延昭那样的骁将。

   杨延昭是老将杨业的儿子,而杨业是宋太宗征讨北汉时招降的大将。

   宋太宗灭亡北汉的整个战绩还不如归降一个杨业让他感到振奋。

   杨业是北地麟州的将门之子人称杨家将,和府州的折家军,清涧的种家军是北宋王朝的三根顶梁柱。

   杨业归降后宋太宗立即任命他为代州刺史雁门关主将,而他的儿子杨延昭一直跟随父亲在边关抗击辽军。

   雁门关一战,杨业父子和驸马卢成玉、温同孝率领的800天祥军打得辽国景宗皇帝耶律贤满地找牙。

   耶律贤见自己难能取胜雁门关,便让驸马萧咄李率领大军围困;但杨业父子和卢成玉鼎立合作斩杀萧咄李,活捉统军李忠海、萧挞爱,取得对辽作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杨业的儿子杨延昭在雁门关战斗中身先士卒,杀敌无数是宋军将领中的标杆型人物。

   赵元佐有杨延昭之勇,也有杨延昭之谋——因此宋太宗才给囚禁赵元佐的“子禁园”改名“紫荆苑”。

   紫荆苑的主题无疑是紫荆树,紫荆树高大、挺拔耐寒性好,萌蘖性强;这是对赵元佐的暗示,多才多艺的宋太宗才有了“紫荆苑”这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尊贵名称。

   而今日,宋太宗在接见天祥军报捷官杨合一之前突然兴趣迸发,要来紫荆苑探望自己的儿子赵元佐;似乎还有别样的心仪。

   毋容置疑,宋太宗是个难以费解的皇帝,深藏芒峰,心机缜密,一连斗垮过兄长赵匡胤、兄弟赵廷美,赵匡胤的几个后裔一个个被他挑了地儿菜;才赢得眼下的稳定局面。

   王继恩一声“紫荆苑到了”的提示打断赵光义的思绪,他从亢奋中醒过神来;在王继恩和段立的掺扶走下四乘小轿。

   宋太宗走下四乘小轿后站在地上抬头去看,只见阔落落的紫荆苑门前站立着赵元佐的四个婢女:凤儿、晴儿、银儿、韵儿。

   凤儿、晴儿、银儿、韵儿四人双手垂掉,脑袋低垂道胸前;十分恭维地侍立地上恭迎宋太宗到来,里面却没有赵元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