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的明朝之旅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两军之间

我的明朝之旅 一个大伊万 2103 2024-05-30 14:29

  朱棣骑着马,走在最前面,紧跟着他的是神机营。

   “来人啊,去通知山上的将士们,将迫击炮搬回之前的驻扎地,留下一小队人马清扫战场,剩下的人,沿着峡谷出发。”

   朱慕辰将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扬起马鞭,搭在火箭的背上,火箭叫了一声,紧跟着大军的步伐。

   一边前进一边休整,行军速度并不是很快,即便是火箭这样的小矮马,也很快追上了朱棣的战马。

   朱棣见朱慕辰走近,便勒了勒缰绳,将速度放的更缓了,“哒哒”的马蹄声,如胜利的战鼓乐一般,置身此情此景中,朱慕辰也心中激动。

   火把照亮,皓月当空,微风阵阵,朱慕辰抬头看着空旷的天空,高悬的天空坠满了繁星,一如大明盛世。

   此时朱慕辰的脑海里,忽然划过了马哈木临死前说的话:“你真以为大明能千秋万世吗?”

   大明,这个被后世津津乐道的朝代;朱棣,这位征战四方开疆扩土的帝王。连朱慕辰都不禁想着,要是大明朝真的能够千秋万世,那该是怎样一副场景。

   “楚王,你有心事。”朱棣开口,不是询问,是肯定。

   朱慕辰点头应下:“臣确实有心事。”

   “楚王在想什么?不妨说来听听。”朱棣饶有兴趣的说着,末了还不吝啬的夸赞着朱慕辰,“楚王你颇有未卜先知的本领啊,要不是你早就命令将迫击炮搬运到山上,断了马哈木的后路,让瓦剌大军没有还手的余地,只怕是这一战,我们也要损失不少的兵力。”

   “皇上过誉了。”朱慕辰微微颔首,“是皇上英明神武,有先见之明,臣不过是循着皇上的脚步,起些善后的作用罢了。”

   朱棣闻言,哈哈大笑了两声,意味深长的目光看向朱慕辰。

   和他对视,朱慕辰眼中带着崇拜,脸上也有笑意。

   “楚王对阿鲁台了解的多吗?”朱棣开口问。

   阿鲁台这个人,最擅长猥琐发育,想的尽是坐收渔翁之利,只怕是现在他想的,全是大明和瓦剌两败俱伤,他好等着把两方都收拾了,长驱直入杀进南京城。

   先前以瓦剌的士兵作为诱饵,诱朱瞻基到他的伏击地,多半的原因是想用朱瞻基来威胁朱棣,这样好做到进退有度。

   至少朱慕辰理解中的阿鲁台,是这样苟活到最后的人。

   而朱棣此时不慌不忙,可见他也深知阿鲁台是怎样的人,现在瓦剌主力军队已经被灭了,传信的人跑不出去。

   就算阿鲁台的探子来了,看到也是大明朝返程的那部分军队。

   只要对方掉以轻心,在围困皇太孙朱瞻基的这件事上下足了功夫,待到汉王赵王赶去支援,他们再堵住鞑靼后退的路,那么阿鲁台,也就成了笼中之鸟。

   朱慕辰心里一清二楚,却装糊涂的不开口。

   朱棣继续说:“阿鲁台这个人,喜欢得了便宜还卖乖,不让他误以为我大明朝的军队被瓦剌拖住,损失惨重,他讨到一点儿好处扭头就会跑。”

   朱棣说完,摇了摇头,“这可不是朕想要的结果。”

   朱棣是要把阿鲁台逼成困兽。

   这才叫杀人诛心。

   月光映照在朱棣身上,他威猛雄英,天选之子的雄姿,让此时周遭的一切光亮都黯然失色。

   ……

   明朝大军整整行了一夜,在东方晨曦升起的时候,到达了目的地。

   “神机营,你们就待在此处,但凡有鞑靼的士兵退出来,投降者不杀,顽固不灵者,杀。”朱慕辰手指着唯一的一条退路,命令着神机营。

   此时大明朝军队士气高涨,在听到朱慕辰的命令后,异口同声道:“是,楚王,我等誓死不退。”

   “五军营听令,战鼓一响,你们率先冲锋,势必要拦住鞑靼大军。”朱慕辰继续命令。

   在他的身后,是一阵阵掷地有声的回应。

   “三千营。”

   “在。”

   骑兵三千营,在朱慕辰出声之后,更是声势浩大的应着,他们左手牵着战马的缰绳,右手握着弯刀的手柄。

   “这里,曾是你们的故乡,是你们生长的地方,却因为好战之人的一己私利,让这里生灵涂炭,今天就是结束这一切的时候。

   今天这一战之后,北地草原,会一片祥和,你们的子孙后代,会无忧无虑的生活在这里,再也不会有战乱,不会有枉死的百姓,不会血流成河。”

   “你们已然是大明朝的一部分,今天皇上带你们来,就是要让你们,在你们的这片故土上,亲手打造一个太平盛世。”

   朱慕辰的声音,铿锵有力,或许在这之前,三千营的战士还会对踏过自己的故乡心有芥蒂,但从此刻起,他们的心中只剩下荣耀。

   “这一次,你们将肩负起整场战争最关键的作用,你们将孤身进入鞑靼后方,营救皇太孙,你们能做到吗?”

   “定不辱使命!”

   眼看气氛烘托的差不多,朱慕辰也就不多废话,直接大手一挥。

   “出发!”

   再往前,就是鞑靼的大本营,瓦剌马哈木已死,草原上的霸主,就只剩下阿鲁台一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