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帝临天下

第104章 焚烧洛阳,西迁长安

三国之帝临天下 苍山泪 2112 2024-05-30 14:29

  至此,刘平的失踪的消息迅速开始传开,没有人知道刘平去了何处,就连那些本领高强之人也无法算的刘平的去向。

   似乎刘平自董卓死了的当日,也消失在了这个世上。

   刘平虽然不见了,但是历史的车轮依旧再转。

   李榷郭汜率兵前来与吕布会和一同为勤王而来,其内心想的什么,天下人都心知肚明。

   在他二人得知了十八镇诸侯起兵洛阳的时候,二人听取李儒的意见,强行迁都长安,冒天下之大不为,焚烧大汉二百年的都城——洛阳。

   百姓们纷纷流离失所,大部分的达官显贵,还没死绝的商贾之人,与一些青壮年子,与青年女子都被李儒用计劝解李榷郭汜二人全部拉往长安。

   留下一些老弱病孺在城中等死。

   当时李儒说道:“十八镇诸侯打着勤王救驾的名号来,到此处,见到只有老弱病孺,必定会施粥救之。”

   李榷郭汜二人立即便采取了李儒的计策,留下老弱病孺,带走青壮男女。

   顿时之间,洛阳城中哭声哀天,怨声载道。

   后有史书评论:李榷郭汜李儒吕布西迁长安,数百年的洛阳被焚烧殆尽。

   豪绅富户籍没入官,宗庙帝陵盗掘殆尽。

   李榷郭汜与吕布李儒四人各自率领着并州兵马与西凉兵马一同往长安开去。

   与此同时,诸侯军先锋孙坚营帐内,孙坚看了一封竹简之后,朝着桌子上一拍,冷出了一口气。

   旋即,有人来报:“曹将军觐见主公。”

   这时候有一将领说道:“哎呀……你们总算来了。”

   两边的将领纷纷站了起来,孙坚见曹操来了,连忙走下主位,双手抱拳道:“孟德兄。”

   曹操也是抱拳道:“文台兄。”

   孙坚一脸焦急地说道:“在下盼你们真是望眼欲穿呐。”

   “袁绍何在?大军何在?各路诸侯何在?”

   曹操眨了眨眼睛,低沉着声音说道:“他们……他们在百里外喝酒呢。”

   孙坚有点不可置信:“什么?李榷郭汜李儒吕布劫驾西逃!洛阳城一片大火!董卓已死!刘平反目!西凉军正在败退!”

   孙坚右手抖了抖,气得死咬牙切齿:“袁绍为何不乘胜追杀啊!!!”

   曹操淡淡地说:“先开始,袁绍是下令追杀的,但因后来担心李榷郭汜李儒吕布暗藏伏兵,各路诸侯也是你望我,我望你,谁都不肯率先出兵;为了一点兵马,粮草,城池,都快打起来,只有我率本部万余精骑兵,星夜驰骋于你。”

   “唉咦……”孙坚把手中的竹简往左手一打,气呼呼地道:“咱们盟主真是错失良机呐!”

   曹操双手背于身后,道:“文台兄呐,你真是太抬举袁绍了,他连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看都没看出来,谈何错失?”

   此话犹如星夜中的灯火,让孙坚心头一暖,说道:“孟德兄有何高见。”

   “文台兄,眼下有一个天大的功劳,摆在你我二人面前。”曹操微笑道:“会盟之初,各路诸侯约定,谁先攻入京城,就启奏圣上封谁为骠骑大将军。”

   “眼下,洛阳空虚,董贼已死,刘平反目,李榷郭汜李儒吕布四人败逃,你我何不兵分两路。一路集中所有的步兵开进洛阳,另一路集中所有的骑兵,星夜追杀李榷郭汜李儒吕布四人,孙将军你愿意去哪一路?”

   孙坚眯了眯眼睛,沉思了一会儿,随后道:“我部江东子弟大多是步军,骑兵还不到三千……”

   这时候,曹操说道:“而我所率部的全都是精骑,孙将军,可否把你的那三千骑兵,全部交给我,我会亲自率领他们,星夜追杀李榷郭汜李儒吕布四人,你率步兵开进洛阳。”

   如此好的事情那曹操居然会交给自己来做?孙坚心中疑惑道。

   “当真?”孙坚随意一问。

   而曹操则是一脸真切地回答道:“千真万确!”

   这时候,旁边的将领纷纷用眼光盯向孙坚。

   孙坚沉吟了一下,一脸真挚地抱拳道:“如此,那真就有劳孟德兄了。”

   曹操诚恳地抱拳道:“为国除贼,何分彼此。文台兄你我何不即可分头行动。”

   孙坚真切道:“好!”

   随后喊叫道:“程普!”

   “在!”

   “把所有骑兵交予曹操。”

   程普略微惊讶了一下,随后说道:“诺!”

   曹操微笑道:“保重!”

   …………

   战场之上,兵马狂啸。

   曹操率领着骑兵直直追赶西凉兵。

   曹仁在一旁一边牵着马缰,一边问道:“大哥,为何将洛阳让于孙坚,自己却追杀西凉兵?”

   曹操骑于马上,微笑道:“汝言一片废墟于一个天子相比,孰重孰轻?”

   曹仁道:“那定是天子重要。”

   “洛阳已是一片废墟,无用之物,天子才是宝中之宝,如若吾等能够劫回圣驾,绝对是汉庭头功,从此之后,各路诸侯,都要对吾等刮目相看,朝廷至少也得敕封我为西凉刺史或者是冀州太守,由此吾等就可以奠定大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