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再起

第1304章 正旦之事

大唐再起 飞天缆车 2638 2024-05-30 14:30

  “段素顺?”

   高彦俦点点头,这确实是段思聪的儿子,看来南诏国属于合法合理继承了,而且还平定了叛乱,立了威望,却是没有缝隙可钻。

   他颇有些遗憾。

   但,无奈,只能放弃。

   到了这时,也只能把这群大理使臣送去洛阳了。

   颇有些丧气地回到家,高彦俦连叹了几口气,好不容易乌龟壳般的大理露出缝隙,竟然没能把握,真是太遗憾了。

   “老子要弹劾黄勇这斯,镇守岭西,竟然毫无察觉,真是不知在作甚!”

   大理的叛乱是在东方,也就是临近岭西府所在,那么好的机会都没有把握住,这就非常令人难受了。

   也不怪高彦俦如此的气愤。

   “父亲!”高守业见其如此,不由得说道:“若果真这般想要建功立业,不如把大理使臣宰了?”

   “你小子,胡说什么!”

   高彦俦哭笑不得,这是什么馊主意,真是太差了。

   “嘿嘿!”高守业笑了笑,说道:“除了这个法子,也就没有其他的办法了,父亲你还是待在成都吧!”

   “再者说,西川百姓,也不愿意再遭受战乱了。”

   高彦俦闻言,重重地叹了口气,思虑了很多,望着天空,这才言语道:“这天底下从来没有盼来的和平,只有打出来的。”

   “大理这几十年来,人畜无害,其国多习佛教,但日后呢?其改信又如何?”

   “到时候遭罪的还是百姓呢,还不如趁机剿灭,尤其是趁着大唐初升时国力强大只际。”

   “越拖到后面,越是难解啊!”

   想到这里,高彦俦就放下心中的愁绪,然后就毅然决然地回到书房,准备写下奏疏,然后放入匣子中,私人上书。

   伴随着大理使臣,甚至,还要再快一些,高彦俦的奏疏,就送到了皇帝面前。

   李嘉随意地打开,轻轻地瞄了一眼,然后来了兴致,仔细看了看,直接坐起身,拍着大腿道:

   “真是太遗憾了,换君,叛乱,凑在一起,竟然都没赶上!”

   机会难得,李嘉也不由得颇有些难受了。

   不过,对于高彦俦提议攻伐大理,皇帝还是有些踌躇。

   大理其实与南诏是一样的集权,土地,人口,只是信了佛教,国家就变得谨慎了,但实际上战斗力不容小觑。

   面临灭国的危机,佛教徒依旧奋发。

   无论是蒙元还是明朝,都是耗费了上十万人,数年之功,才勉强平定下来。

   而且,攻下城池还没用,还有无数的土司,让人牙疼。

   如果持续的消耗下去,对于朝廷来说,真是得不偿失。

   况且,没有十万以上的兵马,也无济于事。

   “不过,如今却是不同了!”

   李嘉想了想,局势的确不同了:“从西川而下,再从吐蕃而出,两面夹击,大理定然难逃,恐怕会惊慌而归降吧!”

   至于从西南夷,也就是后世的贵州那里走,在此时困难重重,而且还得必须征服大量的土司,粮食补给困难。

   不过,自己琢磨不算,还是再瞧瞧吧!

   思虑了一番,皇帝就做罢了。

   不过,转眼就是冬至。

   冬至大朝,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与正旦大朝难分伯仲。

   如果说,冬至大朝,如果大唐国内百官们的朝贺,自己人。

   那正旦大朝,则是国内外的大事。

   也就是说,正旦大朝,其实就是大唐的脸面问题,主要意义就是展示大唐的风采,万国来朝的风范。

   如西北地区的于阗国,归义军,甘州回鹘,高昌回鹘,甚至与更西北的喀喇汗国,都派遣使臣过来朝拜。

   而这,一是因为凉州大战,六谷部数万兵马被歼灭,大唐朝廷彻底地介入河西走廊,势力再次介入西域,不言而喻。

   另一个,则是郭守文的功劳。

   吐蕃本部被唐人攻占了。

   这个诡异的不像话的消息,足足传了数个月,终于被西域各国证实。

   吐蕃人的影响不言而喻,安史之乱后,其盘踞西域近百年,各国印象深刻。

   吐蕃虽然崩了,但威名依旧留存。

   其残留的躯壳,让另一个超级大国给征服了,这岂止是一加一等于二?

   这是集吐蕃大唐威望于一身,喀喇汗国都浑身冷汗。

   狼来了!

   大唐这个庞然大物,真的要来了——

   除了这些西北诸国,最大的亮点,还是吐蕃的诸多贵族们。

   口头,书面的宣誓效忠,并不算什么,郭守文直接让他们进京拜见,见识一下大唐的繁荣富强。

   其他的高丽,日本,渤海,真腊,大理,五大属国,则显得游刃有余,显然已经是经历多年的老手了。

   天还未蒙蒙亮,曙光未开之前,朝贺活动就开始了,宰相、六部九卿,大金吾等文武百官身着华服“以桦烛百炬拥马,方布象城”,浩浩荡荡,气势如虹。

   而洛阳城,也因百炬耀街陌,恍若“火城”。

   除了在京的朝官外,各地方官也要携各地方特产作为贡品,远赴京师来行元旦朝贺之礼。

   宣读贺表的乃是朝廷最为尊贵的,威望最高之人,如今朝廷,也只有首相孙钊,才能担当此任。

   他从含元殿廷口,步至殿下,声郎舒缓,一字一句地朗读着贺表,几乎是就是在炫耀大唐的丰功伟绩。

   事毕,群臣山呼祝愿:“万寿无疆——”

   群臣百官跪倒匍匐,气势惊人,令人愉悦。

   而在一众人中,吐蕃贵族则是最显眼的存在,无论是衣裳,辫发,还是口音,李嘉一眼就认出来了。

   礼仪后,皇帝设宴,君臣同乐。

   各国使臣,部落酋长,皆被这浩荡的场面震惊,无论是吃食,还是宫殿,都不再他们的想象之中。

   宴毕,李嘉酒多而独眠。

   翌日,皇帝亲自接见了吐蕃的贵族们,态度亲切,让人如沐春风。

   出手也大方,瓷器,漆器,金银珠宝,丝绸玉器,如流水般。

   这番贵族们颇为欢喜,大方的皇帝哪个不喜欢。

   随即,快要结束时,皇帝出乎意料道:“吐蕃终究太远,朕力有所逮,决定还是分封蕃国,派遣宗室就国,你们正好在洛阳,可以见见未来的国主。”

  喜欢大唐再起请大家收藏:(www.xs4.cc)大唐再起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