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再起

第1240章

大唐再起 飞天缆车 2600 2024-05-30 14:30

  冬至后,就是数九寒冬的开始,整个洛阳银装素裹,一片白色的世界。

   尴尬在于,洛水,以及黄河,都结冰了。

   于是,大量的货物,不得不走陆路运输,当然,也幸亏秋税在十月底已经全部到库,不然其中的损耗难以计量。

   不过,有得必有失。

   洛水冰封后,粮食自然有库存,秋税夏税,几千万石的粮食,有的吃,但,洛阳几十万人口,仿佛是一个巨大的黑洞,每天都要吞吐大量的物资,才能保证它的运行。

   一些奢侈品,以及其他的布料,盐,茶,瓷器,等日常用品,日常的耗费是非常大的,为了利润,商家不得补雇佣大量的民夫运送,或者纤夫拉拽船只,一时间反而促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农闲时期的百姓们,对于这种赚外快的工作,万分满意,当然,价格自然有洛阳人买单。

   “所以,坏事不一定坏,好事不一定好!”

   皇帝屹立在城墙上,望着洛水边劳作的百姓,不由得说道。

   而这时,站立在他身边的,乃是五军都督府都督,漕运督办,张维卿,他这两年,因为治理黄河,真的是衰老极快。

   整个黄河流域泥沙的治理,也是在他的工作之中,责任重大。

   如今是冬日,他也能休息一段时间的。

   “陛下所言甚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阴阳转换,自有其中的奥义!”

   张维卿这几年到底是读了几本书的,不由得感慨道:“微臣数年来,不断地来回奔走,从而发觉,这黄河,过陕州后,就失了约束,泥沙俱下,一年多似一年,治理起来颇为艰难。”

   “哦?目前你是何等举措?”

   李嘉问道。

   “沙船掏沙,治标不治本!”

   张维卿认真道:“现在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加固千里河堤,防止它一溃千里。”

   李嘉动了动嘴,想说一下植树造林的好处,从上游把控,但陕西府的符彦卿已经在做了,中下游植树造林并没有多大用处,加固河堤,只是唯一的方法罢了。

   “哎,除此外,对于河岸附近的富家水硙,都得拆除,避免水流稀薄。”

   皇帝叹了口气,说道。

   “是!”张维卿应下。

   所谓的水硙,其实就是水磨,古人早就意识到了水磨的好处,碾压稻谷脱壳,是极为方便的,自用罢了,还能进行商用,收取大量的费用。

   在前唐的时候,当时的勋贵家族,公主皇子,都拥有大量的水磨,以至于公主的陪嫁,不再想要土地,而是更想要水磨,堪比后世的印钞机,旱涝保收。

   所以大量的水磨,截断关中地区的支流,从而与百姓之间进行争水,造就了大量的官司。

   也正是因为如此,造就了大量的水土流失,关中的破坏,有他们一份功劳。

   后来战乱频繁,水磨自然也就没了,再加上人口的流失,土地的荒芜,关中坏境得到恢复。

   黄河本来就是缺水的,泥沙那么多,如果支流再被拦截,那就成了珍惜的沙河了,到时候山东地区,可得大规模缺水。

   后世明清时期,山东贫瘠,逃荒众多,就是缺水而粮食少。

   当然,这是得罪人的活计,张维卿也不怕。

   “山东府如何了?”

   皇帝问道。

   “你治理黄河,必然去过山东,那里如何,可曾在兵荒中缓过来?”

   “过去两三载,山东府在萧俨,萧知府的治理下,已经是百姓安乐,路不拾遗。”

   说到这里,张维卿不由的感叹道:“如今山东府田多地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田地,又兼有渔盐之利,百姓殷富,豪奢者极多,其已经不下于江南了。”

   “那便好!”

   李嘉笑了笑,说道:“那里之前数十万乱兵,搅得天翻地覆,甚至连孔府,都不得安宁,如今安定下来,竟然能贡献大量的财赋。”

   “朝廷,总不可能一直依赖于江南吧?”

   “毕竟这是天下人的朝廷,而不是南方的朝廷。”

   又是老生常谈的南北问题。

   南北平衡,才是皇帝所期望的,即使他是南方人。

   所以这些年来,无论是治理陕西,还是山西三年免税,山东减免税赋,都是为了平衡再平衡。

   而黄河的治理,更是北方经济再起的基础。

   毕竟,农业社会,农业是基础,而农业要好,水则至关重要。

   除此之外,在稻谷种植上,李嘉一直也在努力。

   比如,南方占城稻不断的在推广,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高,自然而然商业跟手工业,也在不断的发展。

   北方,一直是种植粟米,不可否认,这种是谷物,味道确实比稻谷好吃,比小麦好吃,但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比较娇贵,产量还比较低。

   所以,李嘉准备让小麦,提前几百年在北方普及。

   小麦的优点很大,耐寒,耐旱,产量还比较大,直到后世也是主流的农作物。

   而其实,小麦的流行,除了他可以进行冬小麦的种植外,归根结底,还是石磨的发展。

   在明朝的时候,石磨在北方大规模的普及,由此,解决了小麦最后一个缺点——难吃。

   碾压之后的小麦,口感已经不下于粟米了,自然而然就成了北方百姓的主食。

   跟占城稻一样,李嘉还是准备慢慢的普及,用十年的时间来替代粟米。

   “既然山东府那么好,那小麦的普及,就从山东府开始吧!”

   李嘉轻声说道:“有萧俨在,某还是放心的!”

   这就是名臣的信用了。

   “走,咱们出城一趟!”

   就在张维卿愣神之际,突然,皇帝出声道。

   “是!”张维卿反应过来,连忙应下。

   出了城,走了没几步,皇帝突然对其说道:“你回去吧,朕要自己走走,你不用陪我了!”

   “这……”张维卿愣了,他完全反应过来,自己成了工具人了。

   皇帝有什么事?难道是与什么美人汇合?

   这倒是符合皇帝一贯的做法。

   张维卿点点头,骑着马,问都没问就直接走了。

   李嘉很满意,他径直而走,怀孕的女人,可是多需要人来陪的。

  喜欢大唐再起请大家收藏:(www.xs4.cc)大唐再起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