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回到明朝当朱标

第183章 老朱:最好的时机

  老朱起身,惬意的活动着自己的身体。

   今天太子回朝心情原本就是不错,那些宫女太监都被他打发到前殿去了,连于一也没在。

   “妹子,你这是干什么?”

   老朱走到马皇后的身边,看着她双手抱膝坐在床榻上,两边纱帐晃来晃去。

   “今晚我……上面。”

   “别忘了咱是上位。”

   板凳咯吱了一声,老朱走过去说道:“跟你换,只这一次。”

   “这还差不多。”

   老朱拍拍后脑勺,坐在马皇后的身边,咧嘴笑道:“那徐家姑娘是不是小了些。”

   “人孩子跟秧苗似的,一夜之间就可以长很高,我今儿跟徐达和常遇春说话时,她与棣儿同岁,却还比棣儿高半个脑袋呢。”

   “徐家大姑娘比朱棣长两岁,咱看就很好。”

   老朱说完,忽地想起来还有几个人,就走到窗户边拍了拍窗棱试着叫喊道:“毛骧?”

   “陛下。”毛骧从对面的屋梁的柱子上溜下来,出现在老朱站的窗户边。

   “陛下,请吩咐。”毛骧站在那里。

   “咱没事,你继续待在那边的房梁上,没事不许过来。”老朱一本正经的吩咐。

   “是,陛下,”毛骧点头,立刻回到房梁上。

   熄灭了灯,老朱借着外面的宫灯光亮走到床边坐下。

   “咱当初把常家姑娘配给标儿时的心思,你还不清楚。”

   马皇后点点头。

   “咱中年得子,将近而立之年才有了标儿,人家孩子十几岁便可以娶妻生子。

   可咱连埋葬父母兄弟的能力都没有,娶妻这事从来不敢想,想着能有地种,就是最好的事儿,你说咱能不疼儿子吗。”

   马皇后笑咪咪的道:“还是攻打集庆那年生的标儿,记得当时可把你高兴坏了。”

   “能不高兴吗,他可是你给咱生的儿子,当年投靠义父时,还是个穷小子,跟乞丐没区别。大家看不起咱,嫌弃咱。

   是妹子你的出现,才让咱有了一个家,给咱藏饼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咱,甚至帮咱出谋划策。

   那日子虽然艰苦,但是对咱来说无疑是最幸福快乐,老话说,贫贱之妻不可欺。”

   老朱向来重情义,马皇后当年跟他走过的风风雨雨,他每晚在其他寝宫歇息时,总是在眼前闪现。

   当年朱标的出生,对他来说绝对是最大的好消息。他老朱家有了接班人。

   他这个当老子的得给亲儿子置办家业,得给他可以传承的东西。

   为了培养他,即使是行军打仗时也一直将其带在身边,十分的重视喜爱。

   夫妻两人坐在床榻旁,忆苦思甜。

   “标儿刚刚出生的时候,咱给他找最好的老师,让宋濂给朱标传授经学,接受儒家思想。

   谁想到实行士绅一体纳粮,他们倒第一个跳出来叫骂反对。”

   “重八,那你觉得一体纳粮好不好。”马皇后问他。

   “当然好,咱这点不如标儿,咱以前是特别痛恨地主官绅和商人。”

   “现在呢?”马皇后笑道。

   “是刘家给了地安葬父母,又是沈家把布庄酒坊迁置扬州,就像标儿说的,每一行中,人都有好人和坏人,重要的是如何区分。

   咱对他孔家,宋濂那么好,他竟然公然带那群文人抵制,不和百姓一起纳粮,什么有辱体面。

   可别忘了,咱祖辈也是种地的穷苦人,他们蔑视谁呢。”

   马皇后看他生气,赶紧和稀泥着,说道:“行了啊,那晚不是答应我宋濂他们这事过去了,你怎么睡一晚起来就变卦。

   再说朝中缺少得力官员,这事还得解决。”

   “不急,标儿回来了,咱往后有的时间跟他商量。”

   “你还没说这次同意徐家姑娘的事情呢。”

   “对,咱觉得这次就是最好的时机。开国时立马就立他为太子,咱当时离朝时让他监国。

   标儿熟读儒家经典,性格太仁慈,跟咱的治国理念相差甚远。

   不过咱没放弃,最差就是想他经过历练也会是守成之君。将来咱们走了,大明在他手上也一样能富强。

   到时分封咱的儿子,让老朱家自己的子孙驻守在北部边疆和各大战略要地。在外地当王爷,为大明戍边。

   咱就希望,皇位由标儿这一脉继承,选常家也是为了最好的帮助标儿啊。”

   他白手起家开国立明,背后都是功臣的出谋划策与征战沙场。

   虽然按功行赏,对有功之臣的努力作出封赏。

   但臣子虽然有功,江山毕竟是他老朱家的,不能分。

   “之前标儿缺少杀伐果断,仁慈虽博得文臣推崇,但不够。咱怕标儿受欺负,又怕外戚会专权,选定了常家。

   如今标儿有仁慈和收复北元的魄力和勇武,是好事。”

   “前些日子,陛下收到云南的捷报,说蓝玉必有大将风范,往后也是一把好手。”马皇后说道。

   “他?大将之才有,却是骄横狂傲,开国封赏时,他多有不服。这个咱考虑到了。”

   马皇后听他说到这里,突然明白了意思:“重八,你痛快的答应标儿和徐家的亲事就是为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