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回到明朝当朱标

第8章 明末那些事儿

  中秋佳节,收拾停当,朱标带着三宝走出王府大门。

   朱樉和朱棡,还有朱棣三人跟着马氏和李氏去城东头转悠去了。

   朱标买了两块月饼,饼面上绘月宫蟾免,给三宝一块,边走边吃,不多时来到城中心。

   明天和老朱还有朱棣一起去大营看看徐达还有蓝玉和常遇春他们。

   今儿出来,朱标打算去买些东西给将士们作为明天的礼物。

   不管是哪个时代,都少不了一些人情往来,给将士们买些东西也好。

   “月饼,刚出炉的月饼!”

   “猜灯谜,猜中有大礼。”

   “死鬼,又偷看女人。”

   朱标转头,看到一幅嫦娥画像前,妇人揪着男子耳朵,骂骂咧咧离开。

   街道上,楼阁鳞次栉比,街道两旁摆满月饼,吆喝声此起彼伏,人头涌动,好不热闹。

   中秋习俗,拜月用的瓜果点心和祭月用的果饼和香烛随处可见。

   不少店家门口,挂着月宫符象,符纸上兔子和人一样站立上面,双爪抱拳。

   朱标转到一家铺子外,停下脚步。

   “戴春林?”

   崇祯年间,戴春林就在扬州埂子街开了香粉店。

   独创焖地藏法、酒源水浸炼木蒸提浓等把天然药草植物和矿物提炼加工,香粉深受那些妃子喜欢,自己没少受粉气熏陶。

   这香粉店往后还是大明的宫粉,里面站着几个文人书生模样的男子站在里面挑选着什么,生意火到让人害怕。

   日后大明商业空前发达,这商税税率却极低,并不是大明朝税收的主流。

   朱标低叹。

   农税的量比商税多得多,税收主要是田赋,明末时除了每亩九厘银子,又有辽饷、剿饷、练饷。

   辽饷:嘉靖二十九年开始征收,开始为应对鞑靼犯边。万历四十四年后金崛起,努尔哈赤公布“七大恨”讨伐。

   辽响数量不断加大,最终定额每年520万两。

   剿饷:崇祯为了镇压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加的税,从崇祯十年收到崇祯十三年,每年280万两。

   练饷:则是为扩军练兵所需要的军饷而加征,崇祯十二年征收了730万两。

   这三样在都属于正常税负之外的加税,确实加重了明末民众的负担。

   而官僚士绅、皇亲国戚等特权阶层不用纳税。

   很多农户为了逃税向不纳税的缴纳低于税收的钱,使自家产业挂在这些人名下。

   这些做生意的商人,更有头脑。

   资助才华出众的读书人考科举、做官,最后大明的官商勾结逃避纳税。后来,竟干脆推动朱标的大明朝减免商税。

   当时,东林党、浙党还有其他朋党中的很多文官就是这些大商人利益的代言人。

   自己为了想办法还去加收商税,结果举朝大半的文官大批自己“与民争利”。

   原本后世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也非常发达。

   与南宋相比,领土面积和人口远远多于当年的南宋。可每年的财政收入却是远低于南宋。

   说明税收出了问题!

   税收体系出现问题,使得国家财政困难,难以应对危及国家稳定的天灾、战事。

   活不下去的农民纷纷加入了起义军的队伍,上辈子的原身为了镇压义军继续加税,陷入恶性循环。

   但这也只是部分原因。

   万历年间,征税系统就快完了。派太监收税,被抗税。不仅抗税,还抗税成功了。

   朱标知道,明初时主要用的大明宝钞。

   明朝前期银子有,囤积了将近世界三分之二的银子,但是不会花银子。

   有钱,能养兵,能用来支持航海,做更多的事。

   上辈子才知道,那个原身崇祯实际上控制的军队还没有吴三桂的家丁多。

   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实际控制军队的皇帝只有正德。

   可正德结局是落水而死。

   厂卫作为最后一把刀,派出的太监被地方势力打死,只能杀个别文官。

   面对那些大利益集团,根本毫无威慑力。

   而当时财政危机,是明朝和平民没钱。商人、官员、士绅等都是非常富裕的。皇帝为了每年数百万两银子愁的白头。

   可李自成进北*京后直接一顿严刑考打,轻松就从官员身上搜刮出七千万两白银。

   对比之下,触目惊心。

   上辈子穿越当崇祯,那群东林党搬出了各种和自己对抗,什么以死明志,撞柱子石狮的没少做,个个咬牙切齿。

   看到戴春林,这些明末问题又历历在目,想到自己当时费的力气,朱标心里就来气。

   想要改变明末现状,就得从现在一点一滴开始,要不定个小目标,把大明培养下……

   店里胭脂水粉琳琅满目,散发出淡淡的草药香气,胭脂水粉盒子上都挂着纸条,是中秋节的猜灯谜。

   老板翘着胡子,从怀里摸出些散碎银钱,递给店里那个小跑堂的,慢条斯理地道:

   “你,去替老爷我买上一只城南的五香蒸鹅过来,让厨子把肉切细些,再来一只骨肉酥散的醉烧鸡,要热乎刚出锅的,凉了就不脆了。至于这酒嘛……要他家的陈年老酒便好了,今儿生意好。”

   “好嘞!老爷稍等,小子马上就回来。”跑堂的掂了掂手里的银钱跑了出去。

   朱标眼睛扫过柜台,都是胭脂水粉,看了眼里面的人后朱标走了出来。

   戴春林是典型的火爆的商业店,没想到现在明初就有开这店的。

   慰问犒劳将士,总不可能去买些脂粉给他们,这也太不合适了。

   朱标和郑三宝两人买了些不错的刀鞘,还有男子用的一些必需品。

   又买了些活血化瘀的中药包好,将士们整天都是在训练和对战,经常会出现这些伤病,买些药材磨成粉作为储备。

   长期作战的将士的生活是很艰苦的,十月多他们就要北上讨伐胡元。

   考虑到北地的气候和环境的问题,朱标让三宝去买了坛酒回来。

   这个是老朱特意吩咐自己的事情,说中秋节,他明天要陪自己的兄弟喝上一杯。

   两人整整花了几个时辰,太阳落山时才向王府走去。

   马氏和李氏回去的早,因为要给徐达他们做点月饼。

   朱标回府后让三宝和锦儿玉儿她们过来帮忙,自己跑去研究马车去了。

  喜欢回到明朝当朱标请大家收藏:(www.xs4.cc)回到明朝当朱标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