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回到明朝当朱标

第416章 万里北商

  说话间,朱标点了灯,屋子被温润的色调照满。桌上放着几道菜和汤。

   沈知否靠在榻边,一手按着着自己领口,看着朱标道:“哪个敢让太子暖床,我可受不起。”

   看着她捂着领口,秀发散乱的散在脖子前。

   朱标以为他已经看习惯了,或者说适应了她的美,不会出现身不由己的情况,没想到……半个月不见她,似乎又多了几分魅力。

   他自陕西处理白莲教回来,一直都是睡素的。但还是想要捉弄捉弄她。

   在榻边坐下,扒了几下她的衣服,顿时露出玉肩,然后停下来笑着道:“那桌上的饭菜?是给谁准备的?”

   沈知否咬着唇,赌气道:“喂野猫的。”

   凭自己对她的了解,饭菜又是自己常吃的,肯定是给自己准备的了。

   十几天不见,以她的性子,肯定不会承认。

   桌子是国士院做的,中间留着装碳火的凹槽,上面盖铁盖,把饭菜放在上面,一直都是热的。

   侍女进来收拾碗筷时,朱标指着饭菜道:“今晚为何备膳?谁告诉你孤要来。”

   这侍女是承乾宫跟来的,便笑了笑道:“回殿下,没人告诉。其实每晚都有备饭菜,恰巧殿下今晚过来了。”

   朱标用过饭,顺其自然的躺到里面,闭着眼睛道:

   “西安府和北平府的国子监和国士院,修建花费了不少银两。

   这山西明商分局送的账,他们做的一塌糊涂。等洪武六年,再看看起色。”

   “喔,北方的商税账簿我已经查过了,没有问题。”沈知否声音别扭道。

   自从徐达平倭回来,朱标跟徐妙薇,去老朱哪里,陪着徐达一起用饭的次数也多。

   本来处理完奏疏就很久了,再去和常氏商量给在辽东的常遇春多送些军需。

   也就只能不来明商局了。

   “卧槽,那么多你都做了。”

   两人沉默下来,朱标翻了个身睡觉,想了想,说道:“此事也不能怪我,在文华殿处理完事情,两个太子妃都要去看看,就只能委屈你了。”

   听到这话,沈知否这边更加安静。

   朱标都快要睡着时,感觉后背被轻敲了几下,他很奇怪:“你这是干嘛?”

   “打你。”

   “打?你这跟猫挠一样。”

   “酒坊已经扩充到六十七家,各地的果子收购,都是总掌事的去做的,你总要让人把今年各铺的银钱运回来吧。”

   沈知否说了一半,看到朱标没有回应,翻了个身,却感觉发丝被压住,吃痛道:“头发。”

   “那找明商局去运。”

   “嗯。”

   说话声音渐渐小去。

   奕日。

   魏守征顶着两个黑眼圈,神色疲惫的起身,整理好这次沿海海商的垄断之事,站在院子。

   正巧碰到一起出来的朱标,连忙躬身问好:“殿下。”

   “有事与你说。”

   魏守征跟上,禀告了海商垄断海货的事,经过也细细的告诉了朱标。

   沿海百姓只需要稍微引导,便可以不会饿着,只要朝廷的政策合理惠民。

   洪武二年置的广东,海北盐课提举司,管理粤东,西的盐务。

   粤东管辖十四个盐场,每年办盐,四百多万余引。

   海北管理十五个盐场,每年办盐二百多万余引,每引盐给盐工米一石。

   售往江西以南,湖南以南,云南等。

   扬州盐务局,管理南直隶的盐局,以及山西各地,盐池盐湖,盐井,盐矿,每年有三千万多余引。

   售往大明东西南北各府外,其余的售卖给大明周边,以安南,高丽和交趾等地最多。

   浙江,福建的茶叶,除了运往京城以外,其余的已经售卖,和大明周边签了供货契约。

   江西的瓷器,京城织造局,南直隶织造分局,布匹瓷器,除了供应本土,其余的售往周边。

   “魏守征,你去把南直隶有头有脸的商家集合到明商局,孤要跟他们说一说工厂的事。”

   “是,臣这就去办。”

   大明瓷器丝绸既然如此受人欢迎,何不稍微加工下,包装成奢侈品。

   明商局的后面是商会堂,上百把梨花木椅子,摆在两侧。最中间有一把椅子,上面雕着飞龙。

   侍从打扫的一尘不染。

   进来的商户被外面的锦衣卫搜了身,进来先参拜朱标,行礼问安后,才规矩的坐上自己的位置。

   明商局局使坐在两侧,手里捧着北方商道的名单。

   看着黑压压的人头,朱标放下茶盏,声音醇厚:“今日,孤叫你们来,是为了今年十月,不少去北方做生意的商户。

   眼看就要到年尾,之前明商局告诉你们,去北方做生意,并且扎根十年以上者,朝廷免除你们前两年的商税,此事属实。”

   真的免除两年的商税!

   一部分没有去北方的商人,听到这话有些后悔。

   对于他们来说,朝廷的商税都是按照他们的盈收来抽税,每次交税都疼的发颤。

   有一部分,把自己在江南的生意转移到陕西,甘肃,北平,山东各地的,十分高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