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回到明朝当朱标

第216章 有人藏生丝

  马车很快出了宫城,良驹被三宝赶着,主仆两人向沈家而去。

   两人很快抵达沈家,三宝把马车交给沈家守门小厮,随朱标大步进去。

   院子里是几树花,随后几个丫环从正门进来,一个提着小巧精致的茶壶,又拿起茶案上纹路讲究的珐琅茶盅,送了上好的茶叶。

   这一连串的动作十分熟稔,并没有发出任何响声,朱标专用的茶盅被送到手前。

   “殿下请用茶。”丫环轻声细语的捧茶过来,并没有施粉黛,身上穿着干净的布衣裙。

   等朱标用了茶,那丫环才细声慢语道:“小姐和小莲姐去铺子查账了,已经派人去请。”

   三宝提起小壶给朱标又添了些水,道:“爷,要不我去瞧瞧。”

   “不用,在这里等就是。”朱标说完看着那丫环道:“沈老爷可在家?”

   “回禀殿下,老爷去了山东后很久未回来了,府里都是小莲姐帮着打理。”

   “嗯,退下吧。”

   这些丫环被沈知否调教的很有分寸,对朱标的身份,她们以前便知道了,并没有多惊讶。

   半炷香后小莲走了进来,看到朱标后行了礼道:“殿下,小姐说她梳洗下很快过来。”

   朱标拿起茶盅,点点头。

   小莲看了眼朱标,又低下头去揪着手指,过了会儿又抬起头,随后拿了水果道:“殿下您吃果子。”

   “嗯。”

   片刻后,她又拿来三碟小点心说道:“殿下你吃点心。”

   “嗯。”

   ……

   如此反复几次,朱标旁边的桌子快要堆满,三宝看到朱标有些疑惑,立刻伸手制止:“小莲姑娘,殿下不吃点心,不吃水果,也不吃蜜饯这些。”

   朱标放下茶盅:“沐英没有写信给你?他也未曾给孤写信。”

   想来想去,也就只有她想问问沐英的事情。

   “殿下,云南……”

   “小莲,怎可私自打听朝廷军机要事。”沈知否从门外进来,衣服虽然松些,但依然能看到紧致流畅的曲线。

   “小姐。”小莲无奈的点点头。

   “云南之战,他们已经攻克了曲靖,傅友德拿下曲靖再次分兵,命沐英他们继续率军西进。孤知道的就这些了,难得你有心记挂。”

   随后三宝和小莲离开。

   看着朱标,她倒是想如普通女子一般,去问问他可有想她,发发小脾气,撒撒娇什么的。

   但她克制极好,沈家铺子家业太多,她学着打理生意开始就一直告诉自己要做事多考虑,多成熟一些。

   作为女子要有怎样的仪态,作为人妻,要有怎样的举止,对她而言,这些都可以做到合理。

   但到底是开心的,这点她不能否认。

   “科考之事听说出了差错。”沈知否道:“我听过客栈那些考生高谈阔论,要设恩科北场?”

   “父皇很生气,奉天殿上训斥了恩科总监,恩科主考,那些考生还需要在客栈住些日子。”朱标叹了口气道。

   “住便住了,如此小事你还要大老远跑来与我说么?”

   “也是,这人都是孤的,这事直接办就好了。”朱标笑了起来。

   “文家之事,我爹心里倒想开了很多,他去了山东,江南一带也都是我和十几个掌柜的管事。”

   “这次得中者为南方士子,也是正常,自宋以来,南方文气高了许多,北方如今还需些时日,陛下能设恩科北场,也是聪明之举。

   陛下虽然严厉些,确实个好君王,京城百姓无不夸赞。对殿下你也是很疼爱。”

   朱标点头:“浙江和福建一带的茶商,听杭州知府说是茶叶因雨水问题,”

   “对茶,我只略懂一点,只听茶商多往返于苏州地界,那太湖洞庭山的碧螺春,唐时被列为贡品。

   据说需要数万个芽头才能炒制出一斤干茶。而杭州,福建,安徽等,也有茶商往返。而茶的价格又因为颜色和茶香,茶味,外形等区分。”

   朱标抬头,看到她眼角有些浅色淤青,心里一惊,站起来端详着她的脸道:“怎么回事?”

   “我多擦了脂粉,没想到还是被殿下看出来了。”沈知否笑着抚上脸道:“生丝的事情,不过我已经在查了。”

   “生丝?”朱标第一反应是织造局的事情,便道:“与孤说说。”

   “这些日子,总是发现少了些生丝,量虽少,但许多织工都是缺少一些,我留了心眼,发现是有些织工藏在身上,偷卖给散商。

   前日与织工对质时,被磕到了下。”沈知否如实说道。

   “是不是北元的女子?”朱标看着她道。

   “是,不过已经抓起来,正在查问。”

   朱标自然知道,那些江南的织工不会这样,北元的常年在草原上奔波,比较狂野些。

   “疼不疼。”朱标伸手抚上她的脸颊道:“国士院有种养颜消肿的膏药,倒时孤让三宝给你送些。”

   对于生丝,若是普通人偷带出去买了,许是家境贫寒,但这些几个草原女子集体偷生丝卖,有些可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