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开局错把永乐皇帝当亲爹

第299章 杨士奇的下场

  曾经的陆林,无惧无畏,毕竟对于他这么一个穿越者而言,这里的一草一木跟他都毫无关系。

   但从他第一次错把皇帝认作爹开始,似乎就开始搅入这残忍的皇权斗争当中。

   之后他喜欢上了嘉兴,并跟她许下白首不相离的誓言,自此以后,他的命运就注定了要跟朱家紧密相连。

   哪怕他无心仕途,哪怕他并不在乎这些荣华富贵。

   他都无法从皇权斗争这潭浑水里解脱出去。

   如今有一个机会摆在他面前,那就是迁都。

   只要他坚持留下来,那就能永远摆脱皇权斗争,远离这场纷争。

   所以不管谁劝他,都没用。

   “如果我说,我知道你们每一个人的结局,你信吗?”

   陆林看着杨士奇,十分认真的道。

   杨士奇显然不太相信,笑着问他。

   “那你说说看,老夫会是个什么结局?”

   世人结局,无外乎一个死字,不过是死法不一样而已。

   但凡聪明些的人,都能自圆其说。

   陆林知道他不信,所以也懒得说。

   只是拍拍他的肩膀:“有时间,好好教导你儿子,什么事,都没有孩子重要。”

   杨士奇愣了一下,这不是问他自己的结果吗,怎么说到儿子上去了?

   难道?

   他杨士奇的死,还能跟自己儿子有关系?

   可那不过是个小孩子,能做什么?

   杨士奇不以为然,只觉得陆林是编不下去,胡乱用话来堵他。

   所以笑了笑,没当一回事。

   陆林见状,也懒得解释。

   多说无益,这种事情,说出来确实很难让人相信。

   杨士奇,堂堂明朝的名臣,辅助多朝君主,抵御外寇,见证朝代更迭,是个难得一见的大贤明。

   他不仅是这场党争的胜利者,更辅佐几朝皇帝,得心应手。

   最后却是被气死的。

   而气死的他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好儿子,杨稷。

   他就像很多父母一样,过度溺爱自己的儿子,一心想把他培养成下一个自己。

   但是却没料到他儿子品行恶劣,仗着杨士奇内阁首辅的名号,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光是死在他本人手里的,就有几十人之多,杨士奇一直为他善后。

   并且悉心教导他,希望他能够改邪归正。

   可惜,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最后因为罪名太大,终于被朝廷问罪。

   那个时候杨士奇已经老了,根本承受不起这样的事实,气得一病不起,并且惭愧辞官。

   辞官后一年多就忧愤而死。

   他斗赢了汉王赵王,与于谦并肩作战,打败了也先,打退了瓦刺大军。

   这么多阴谋诡计,凶险境地,他都能绝处逢生,坚挺了下来。

   最后却死在自己儿子手里。

   不能不说,命运弄人。

   陆林除了感慨,什么都做不了。

   但愿他到时候想起来,能明白陆林此刻的意思吧。

   于是微微点头,就离开了。

   回去之后,嘉兴已经把饭备好了。

   笑嘻嘻的问他一大早干嘛去了?

   “我去送了送老和尚。”

   嘉兴一听,脸上露出一丝伤感。

   “今年真是悲伤的一年。”

   太多的生离死别,叫人连准备的时间都没有。

   陆林把她拉进怀里,摸摸她的头。

   “马上就要迁都了,你想过去嘛?”

   嘉兴抬头看着他:“你这么问,是不想过去吗?”

   陆林点头,很直白的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她。

   “我想留在南京,咱们就做点小生意,和和美美的过日子。”

   “可是我爹跟弟弟……”

   她放心不下。

   迎驾事件,他爹差点被爷爷给废了。

   虽然现在她二叔三叔去了封地,但毕竟离得不远。

   而且她不相信她二叔三叔会就此死心,他们肯定还会卷土重来,只要她爹一日不坐上那个位置,他们一日不会安分。

   她实在是没办法放心留在南京,不管她爹跟弟弟的死活。

   陆林见她不说话,知道她是舍不下。

   也对,对嘉兴来说,太子、太孙都是她最亲的亲人,如何能说割舍就割舍。

   “你想去咱们就去。”

   命运这种事,谁都没有办法改变,既然躲不掉,那就勇敢面对。

   “真的吗?”

   嘉兴很高兴,但马上又垮下脸:“那你会不会不开心?”

   “怎么会,你开心我就开心了。”

   嘉兴听完,这才露出绚丽的笑容,窝在他的脖子里笑。

   那边杨士奇回禀了陆林的想法,一股巨大的孤寂感瞬间涌上心头。

   所有人都要走了吗?

   朱棣这一生,皇位夺下来了,首都马上要迁过去,永乐大典也修完了,南洋逛遍,安南平定,瓦剌鞑靼也彻底没戏唱了。

   就在昨夜,他最后的老朋友也走了。

   这场戏唱到现在,也差不多了,当年起兵造反,他才三十一岁。

   这之后,他又开始了自己的统治,创造了属于他的时代。

   在这漫长而短暂的几十年中,该做的事情他做了,不该做的事情他也做了。

   毫不夸张的说,他也算是一位历史上少有的雄才大略的皇帝。

   迁都、修典、平定安南、击溃蒙古、下南洋,任何一条都很难做到,更难做好,但他却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全部完成了。

   做皇帝做到他这个份上,也算是称职了。

   他自认为,如果是建文,是做不到的。

   他不会迁都,因为他看不到北方蒙古的野心勃勃、虎视眈眈。

   对于这样的狼子野心,迁都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把国家的中心压过去,军队、武器全部堆到他们家门口,他们敢动,那大明就敢打。

   建文更加不会修典,因为他名正言顺,不需要这些功绩来显示他的雄才伟略。

   当然,也不会平定安南,不会击溃蒙古,因为他连削藩都没削明白。

   大明有如今的强盛,都是朱棣一刀一枪打回来的。

   百年之后,黄泉路上,建文应该没有理由记恨他,朱家祖宗,也不能骂他颠覆国家。

   毕竟是他,把国家推到一个繁华的高点。

   只是这些成绩,却再也无人陪他一块欣赏,在继续一路走下去了。

   “他既然执意不走,就随他去吧。”

   朱棣终于释怀了。

   他也老了,早晚会走,他不想将来的陆林,要像自己送别老和尚跟皇后一样,送别自己。

   这很难受。

  喜欢大明:开局错把永乐皇帝当亲爹请大家收藏:(www.xs4.cc)大明:开局错把永乐皇帝当亲爹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