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宋胆

第159章 土豆酿酒,犯王法吗

宋胆 憨皮拉朋丫 2134 2024-05-30 14:32

  赵维一开始以为这老汉偷着拿粮米酿酒,这才过来凑个热闹。

   可是,等老汉把酒碗端到面前才知道,就不是那么回事。

   这不是米酒,也不是麦酒,而是兑了水的伏特加。

   因为伏特加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不像米、麦酿的酒,无论怎么澄清过滤,多多少少都会保留原料原本的味道。

   或米香,或麦香,形成了酒品独有的风味。

   而伏特加则恰恰相反。

   后世喝过的人都知道,喝这玩意就跟喝酒精没啥别,没有任何杂味。

   而眼前这老汉的一坛酒,正是一坛兑了水的酒精,入口比宋酒烈些也有限。

   不由让赵维脱口而出,“小鸟伏特加呗?”

   老汉一怔,“何,何为小鸟什么什么加的?”

   这玩后世玩梗的说法宋人自是不知道的,赵维也不解释,心头骤然一震,想到一种可能。

   猛一拍额头,“怎么把这个茬儿给忘了!?”

   看向老汉、两眼冒光儿,“这是你酿的?”

   此时老汉也已经发现不对,心虚回话,“是老汉儿酿的...犯,犯王法了吗?”

   赵维瞪眼,“用什么酿的?”

   老汉:“土,土豆。”

   “呼......”赵维长长松了口气,“果然啊!”

   冲着老汉邪邪的一笑,“老头儿,你摊上大事儿了,抱着酒坛跟我走吧!”

   老汉吓的脸都白了,“不去。你,你是何人?凭什么跟你走?”

   赵维:“我是何人?一会儿你就知道了,走吧!”

   老汉更不敢动了,赵维大笑,指着左右的兵卒,“要不,我让这几个大兵抬着你走?”

   说完,怕真吓坏这老汉,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我带你去领赏,你立了大功喽!”

   赵维这话说的一点不假,这老汉确实立了一大功。

   帅府后院。

   难得清闲的文天祥等人,聚于院角凉亭之中,正抱着半岁大的小赵鼎,晒着太阳解闷儿。

   见赵维穿着一身便服回来,身后还跟着个老汉,就知道他去民街那边体察民生了。

   现在钓鱼城面临的问题,几位相公也是心知肚明,却比赵维稳得住。

   还没等赵维进亭,王应麟已经开口劝慰了。

   “殿下莫要焦燥,民生之务只是暂时的,随着六城人口越来越多,解决之法自然显现。”

   王老爷子还学赵维平时那般卖了个关子,也不说到底是什么解决之法。

   却不想,赵维大嘴一咧,“不用了,咱找着解决之法了!”

   大伙儿一怔,“找着了?”

   文天祥呆然发问,“什么解决之法?”

   只见赵维一指身后那唯唯诺诺的老汉,“这位老人家,正是解决之法。”

   说着话,赵维把老汉怀里的坛子抢过来,往石桌上一放,“看看,这可是好东西!”

   大伙儿不由围拢而来,不用看,只一闻,“酒!?哪来的!?”

   赵维大笑,“先别管哪来的,就问诸位相公多久没尝过这坛中之物了吧?”

   “咕噜......”

   文天祥、王应麟,还有谢叠山和赵与芮,齐齐咽了咽口水。

   多久?自打入蜀之后,就没尝过酒味儿。

   这个时代,喝酒可不是什么坏毛病,反而人人爱酒。别说百姓士卒,就是几位相公、王爷,也好杯中之物。

   原因很简单,这个年代的酒是不醉人的。度数很低,一般的宋酒的酒精含量只有几度,最高也就十来度。

   和茶一样,平常都当饮料来喝。

   只有像李太白那种一斗一斗的灌,或者如水浒传中武二爷那般连干十八大碗,才有可能酩酊大醉。

   即使号称好烈酒的蒙古人喝的酒,也就只有20来度,比后世日本的清酒烈一点有限。

   现在赵维在这摆了一坛子酒,还问多久没喝酒了,这明显就是馋人嘛?

   王老爷子有些不高兴了,想喝但不能说,脸色一板,“哪来的?城中明令禁酒,殿下当为表率,怎可破例?”

   “鱼儿?”呼唤王瑜的小名儿,“替殿下收了,暂放老夫屋中。”

   王老爷子心说,你小子是飘了啊!年节之时,还赶上大胜仗,所有巴蜀文武汇聚一堂,那也没沾一滴酒水。你这是干啥?还馋老夫?治不了你了!

   “别别别别!!”赵维立时服软,“我就是和小乙、孟禧闹惯了,厚斋先生怎么还当真呢?”

   给正要上前的王瑜递了个谄媚神情,“妹子别拿,去取酒盏来。”

   王瑜果然听话,哦了一声,去取来一摞酒盏。

   赵维亲自给几位老爷子满上,“几位先尝尝,看这酒如何?”

   王应麟则是看着殿下亲自斟酒,目光就没离开过那澄清透亮的酒液。

   心说,我这是尝呢?尝呢?还是尝呢?

   尝吧...违背禁酒令。不尝吧...不给宁王面子啊!

   算了,尝不算喝!况且,宁王的面子事大啊!

   嗯,与王老爷子相同想法的不在少数。

   谢叠山,给徒弟个面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