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宋胆

第347章 共主天下

宋胆 憨皮拉朋丫 2165 2024-05-30 14:32

  战报上说,十月末、十一月初,宋军不宣而战,同时进攻成都府、重庆府、广元路、汉中、凤翔、长安和开城。

   安西府军鏖战一昼夜,非死即降,七城尽失。

   阿难答造着船,哼着歌儿,一不留神,家没了!

   你让他能不晕吗?

   再醒之时,阿难答好像换了一个人,已是无根浮萍,恍如隔世。

   呆愣良久,大骂一声,“赵维,无信小儿!我日你祖宗!”

   当初在罗汉寺不是说好的吗?不是说好要做彼此的天使吗?

   这才几年?情份就没了?不是小甜甜改叫牛夫人了?

   这也是人干的事儿?

   但是,失落归失落,惊吓归惊吓,阿难答毕竟也是一代枭雄,并没有就此颓废。

   相反,他要报复,他要复仇!

   他也要学赵维,到宋廷腹地,搅他个天翻地覆。

   下令三军,收拢剩余军备,登船远航,向着扶桑....挺进!

   对,老子也去偷你的家!

   然而,阿难答注定悲情。

   他想学赵维,殊不知,他是和窝阔台的海都一个命。

   历尽千辛,跋涉万里,终见一片大陆孤悬海外。

   阿难答以为到了,自是大喜过望。

   踩上岸,甚至过了二年都不知道,那是澳洲大陆。

   正好他和海都都是绿教信徒,一起还能作个伴儿,挺好的。

   可问题是,大宋呢?来啊!?跟我打呀!?

   哪儿呢?

   .....

   ——————

   其实,赵维这边,根本就没有追击阿难答的意思,更没想过要斩草除根。

   要不,从二月开始决定奇袭川陕七城,为啥要等到年末才打?浪费大半年时间干什么?

   就是等阿难答不在川陕的时候才动手的,不然能让阿里海牙蹦跶到入秋?

   原因很简单,别看海都那二百五走错了路,一个人跑到澳洲玩单机去了。

   但是,澳洲那么大个地方,有铁又有油,还有煤和用不尽的木材资源。

   他海都一家独大不要太舒服啊!

   可他舒服了,老爷子和大宋就不舒服了。

   所以,得给他找个对手,两家抢着玩去呗!

   等忽必烈或者赵维空出手来再去收拾残局,岂不正好?

   再说回川陕,大宋将此二地收入囊中,其实已经宣告中原唾手可得了。就是随时想拿,就拿得回来的那种。

   就算现在忽必烈反悔,不要赵维了,他也无力回天了。

   原因也很简单,后世常说,华夏地形乃是西高东低,三级式结构。

   最高处是青藏高原,第二级便是黄土高原以及四川盆地。

   说这里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是有其中道理的。

   站住这两地,便等于站住了华夏第二级地势。

   自太行山脉、秦岭、大巴山脉,俯视天下,能看到什么呢?

   能看到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一马平川,无险可依。

   后世的抗日战争,国共两党放弃了东北重工业,也放弃了天下粮仓和富庶江南。最后,我党在黄土高原打游击,蒋则固守四川,两党皆是寸土不让,也是这个道理。

   这是大势,进退可依。

   至此,中原也好,扶桑也罢,宋元互有默契,各自盘踞。两朝皆进入一个平静期,只等一个契机。

   ...

   大宋祥兴十二年夏,万众期待的扶桑大运河五级船闸终于落成。

   启用之日,代表大元访问宋廷的伯颜和阿术参加了通航大典。

   好吧,两人也不是特意来的,就大宋这破地方,让他们来都不来。

   可没办法啊,一时冲动上了相爷的贼当,兄弟俩是来嫁女儿的。

   忽必烈也不知道怎么想的,让他们亲自来送亲,顺便参加运河的通航大典。

   毕竟这条运河大元朝用的可能比大宋还要多,他们的大军要借这条河进大西洋的。

   伯颜、阿术不想来也得来,也是先看看运河到底啥样子,看完就回去。

   可是,老子二月份就把亲送到了,你们八月份才通航,让哥俩在新崖山足足溜达了半年。

   心里憋着的那点对大宋的恨,对两国再战的志向,全给磨没了。

   更要命的是,赵昺这个女婿或者孙女婿,也太招人稀罕了吧?

   就半年,把两个老丈人哄的哟,服服帖帖。

   二人嘴上硬气,可是心里早就没了心气儿。

   祥兴十三年春,忽必烈点兵四十万,御驾亲征,剑指大西洋,开始了他征服大蒙古帝国,征服欧罗巴的最后旅程。

   途径新崖山,再见昔日仰望之城,却是已经认不出来了。

   离他上次作别,却是只过了不到三年,变化如此之快,让忽必烈不禁感叹老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

   祥兴十三年夏,元军在北扶桑西岸击溃钦察、察合台汗联军,使之彻底放弃扶桑,退守北欧。

   同年夏,大宋亦出水军十万,横渡大西洋,抢占了直布罗陀海峡。

   这让忽必烈很是不满,说好的欧罗巴交给我,你们大宋凑什么热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