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公子当锦衣

第364章 泽国宗庙

公子当锦衣 云墨小生 2640 2024-05-30 14:32

  十五日后,风云十七州的官吏选拔考核正式开始。

   当众考生拿到考卷时,心坠谷底,因为此次考核的根本不是经史内容。

   他们习惯于从引经据典写诗文了,如今的考核却不是老生常谈了,他们还有何把握中试?

   只见,考卷上的内容,有关刑律断案的,也有管理治安及发展地方等内容。

   可以说,成为官吏后会遇到的问题,考卷中都有提及了。

   如此考核方式,熟悉科举的文人士子大呼失策。

   他们所学,除了熟背经史,就是学习如何写科举策论。

   不过,可不要误会,所谓科举策论,绝不是议论政治问题,或是向朝廷献策的文章,而是通篇歌功颂德的“伪策论”。

   这主要是因为,各国皆有规定,非朝廷命官不得议政,否则以诽谤朝廷罪论处。

   如此措施之下,参加科举的考生除了歌功颂德,还能干什么?

   当官应了解的刑律,视而不见;如何治理一方,只会引经据典,知道的仅是书本上记载的;对于劝课农桑,更是一窍不通。

   这也就是为什么,科举录取的士子都必须到翰林院任职数年方能下放地方的原因了。

   可是,若是如此,我直接培养不好了吗,要什么科举?

   正是基于这种想法,文若荣定下的出题方向全是偏向实用性的,意在录取实用人才。

   ……

   虽然选拔考核仅需考一科,但其题量与各国科举并无太大差别。

   这一场考核,就是要考两天半了。

   还好,每日早中晚均有人给他们送饭,不需他们自带食物,这点倒是与各国不同。

   不过,各国考生众多,若是由朝廷负责承担食物的话,恐怕又是一笔大支出,朝廷自然是能省就省了,哪像风云十七州这般财大气粗!

   作为主办负责人,文若荣自然是要巡查各城考场的了。

   虽说他的身份是学院书生,但是他如今是主要负责人,且巡查时身后跟着一大群人,诸多考生自然而然的将他当成了大人物看待。

   考生们特地将文若荣的面貌记了下来,想着若有机会遇着,也不会错过攀附的机会。

   当然,此时的文若荣是不知道考生们心里想的是什么,只是单纯觉得众多目光投在了自己身上了而已。

   不过,他想,自己巡考也算是引人注目的行为,关注多点是正常的。

   ……

   齐国,京都。

   自从高培方从琅琊郡回来,且被齐皇关了半天宗正寺后,朝中某些大臣自以为他失宠了,总是有意无意地打压他。

   然而,这些打压却是屡试不爽,让得高培方的境地越发艰难了起来。

   其实,他都知道,弹劾他的官吏全是太子一党的。

   这意味着,太子要打压他。

   当然,太子与他不对付是早有之事了,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问题是,每一次成功打压他的背后,皆是因为齐皇的默许或赞同。

   如此,朝臣都会有一种想法:他失宠已是实打实的了。

   雪中送炭的少有,锦上添花的常有,而落井下石的大有人在。

   所以,高培方的处境,要说有多艰难,那就有多艰难了。

   这一切,他都看透了。

   齐皇无非是想通过打压他,让他向太子服软,以便太子日后登基之后,他能尽心辅佐。

   可是,他从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要服软。

   要说其他人也罢了,但要说太子,高培方是再清楚不过了。

   太子可不会因为他服软了就会放过他,甚至登基会重用他。

   要说太子登基后不难为他,他就偷着乐了!

   ……

   面对眼前不公的一切,高培方未尝没想过要反抗。

   前一段时间,他就作出过反抗。

   可是,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他被关在宗正寺大半天的。

   由此,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胳膊拧不过大腿。

   在那个身穿龙袍的男子面前,他一个毫无势力的小人物,根本无足轻重。

   所以,面对打压,他是放任由之,不管不顾的态度。

   反正,他是知道的,在齐皇心中,打压是有一个度的,后者不会让太子超过了这一个度。

   可是,每一次打压后,高培方都抗下来了,或许齐皇也不知道度在哪里了……

   刚从早朝回到方王府,高培方就听到福伯禀报的一件事。

   “殿下,早上有人给府里送来了一封信,只是说是给王爷的,也没说是谁送来的,老奴也不知道如何处理。”福伯说道。

   听后,高培方心中一动,说道:“信呢,在哪里?”

   闻言,福伯连忙从袖口中拿出一信封,并递给了高培方。

   同时,他边递边说道:“殿下,我检查过了,没有问题。”

   像高培方这种皇室子弟,遭人暗算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所以以福伯事先已经检查过信封了,是见没有问题才敢递给高培方的。

   见福伯如此,高培方心中有些感动,又有些哭笑不得。

   他撕开信封,打开里面的信看了起来。

   “培方兄弟亲启:吾于邺城听闻你近期遭遇诸多打压,今恐处境艰难,且你我多日不见,甚为想念,特请你到风云十七州一聚。墨易亲笔。”

   看完,高培方嘴角微微一笑,说道:“也罢,京都待着不开心,去风云十三州散散心也好。”

   ……

   与此同时,泽国京都。

   高子誉,本是由刘鸿巧招入了隐门,并与墨易一行人到邺城站稳了脚跟的。

   但是,自从风云十七州成立后,他就自请离开了隐门。

   因为他觉得,风云十七州已成一国,他作为泽国太子,于情于理都不再适合留在邺城了,所以他回到了泽国。

   当然,他也不是两手空空的回到泽国的,起码是习得了不少的隐门藏有的高深武学,且在传世学院中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然而,当他将传世学院中学到的东西告知泽皇时,泽皇做出了一个令他意想不到的举动。

   泽皇高谌领着太子高子誉往宗庙而去,神情十分严肃。

   宗庙,那是敬奉历代先帝灵位的地方,非国君不可入内,就是太子也不成。

   但是,此刻,泽皇却是破例了……

  喜欢公子当锦衣请大家收藏:(www.xs4.cc)公子当锦衣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