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面首开局

第一百三十一章 盖棺定论

大唐面首开局 隐剑迟 2072 2024-05-30 14:32

  末多布病死,吐蕃内乱,末氏灭亡都是在之后才发生的,陈子墨目前还不知道,他只知道末多布必死,仇肯定能报。

   另一头,离查清上元节事件的时间还剩下两天时间。

   大理寺这边已经基本将凌统的情况摸清楚了。

   天宝元年,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向石堡城发起进攻,唐军被重创,凌统也就是在此战负重伤。

   据知情的退役老兵讲诉,当时负伤的凌统几乎必死,是皇甫惟明命亲卫讲他救回。从此凌统对节度使大人死心塌地。

   之后凌统被调回长安,也是皇甫惟明出力的。

   另一方面,之前抓获的绣衣楼匪首艾瑞儿曾经确实是大食国败亡王族的公主,因权力斗争逃到了陇右,也是得了皇甫惟明的协助才安全入了长安。那一年是天宝三年。

   而那些被砸死的刺客身份也查清了,都是从陇右退下来的战场老兵。

   听了姚启望的述说,很多事情都能够说的通,连贯起来了。

   听完陈述,大理寺卿薛朗道:“这么说,凌统和艾瑞儿等一批人,其实因为受皇甫惟明的恩,对于陛下有怨恨,所以策划此事为皇甫惟明复仇了。”

   姚启望点了点头,“从目前掌握的线索来看,确实如此。”

   薛朗沉吟片刻,“好,那就这样定案吧,你拟份卷宗,明日朝会本官就禀明圣上。陈大人,你觉得呢?”

   目前掌握的线索是真实说的通,可以算是个完整的案件,薛朗不打算再查下去了,避免节外生枝。

   “薛大人做主即可,下官没有意见。”

   陈子墨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他也担心万一再查下去,真涉及到了太子李亨就更加麻烦了,还是早早结案吧。

   翌日早朝。

   薛朗奏道:“启奏陛下,上元节事件,大理寺已经查明。”

   “哦?速速道来。”李隆基催促道。

   “回陛下,有卷宗在此。”薛朗呈上卷宗,“此案由大理寺司直姚启望主办,臣请他来详细禀告。”

   李隆基从高力士手中接过卷宗,同意道:“准。”

   在队伍后端的姚启望出列,开始讲述案情查明的经过,如何将有效的线索一一收集,其中也不免提到了陈子墨的帮助。

   “左金吾校尉凌统和艾瑞儿等人,正是因为对朝廷处置皇甫惟明怀恨在心,于是便策划了这起刺杀事件。”

   事情牵涉到皇甫惟明,朝堂的气氛变的微妙起来,谁都知道当年的事情可是牵涉到了太子殿下。

   太子李亨站在前排,脸色抑郁,终于还是查到了皇甫惟明身上。

   皇甫惟明与凌统的关系他是知道的,此前皇甫惟明还曾向他推荐过凌统。之前太子殿下撒谎也正是因为这层关系,容易牵扯到自身,因此不愿多说。

   李隆基边审阅卷宗,边听完姚启望的话后说道:“这么说,这起事件其实就是凌统他们策划的了。”

   “正是,陛下,这便是我们大理寺的结论。”薛朗高声确认。

   不少官员听了姚启望的分析,纷纷点头,觉得说的确实很有道理,没有什么毛病。

   高力士瞧了眼薛朗,眼中隐隐露出些赞许的目光。

   龙椅上的李隆基转向其他人,“王鉷、汤固,你们那边查的如何了,也是这个结果么。”

   问这话的李隆基并没有什么异样的表情,口吻也挺正常。可在听在一小部分有心人的耳中却有些不一样了。

   所谓圣心难测,陛下是不是不太满意这个结果。

   刑部尚书汤固先回道:“陛下,刑部这边有查到些线索,不过和大理寺查到的差不多,完整性还差些。不过大理寺所作的推断,刑部这边是赞同的。”

   汤固卖个了巧,实际上刑部查到的线索不多,这会正好借着大理寺已经讲述了案情的机会,顺手一推,算是交差。

   李隆基未做评价,转而道:“王鉷,你们京兆尹也和大理寺查的差不多么?”

   王鉷沉声道:“回陛下,臣有罪,京兆府这边尚未查明。但是臣并不赞同大理寺给出的结论。”

   有人出来唱反调了,李隆基倒是来了兴趣。

   “说说吧。”

   “对于大理寺查到的线索臣是没有异议的,只是对最后的结论不赞同。依据京兆府掌握的信息来看,凌统并不是主谋,之后应当还有其他人。”

   “凌统只是区区一个校尉,他不见得有这种谋略。而且艾瑞儿十一月被抓,显然早于那时候他们就知道上元节要举行活动。以凌统的身份根本不可能那么早得知此事。”

   “再者,事发当夜有人买通了狱卒用毒杀死艾瑞儿和可丽真后,又杀死了狱卒,而这个人却迟迟没有找出来,逍遥法外中。”

   “因此,臣推断背后主谋另有其人,一定是位身份非常高贵的人。”

   显然,王鉷最后的话意有所指。

   不少官员觉得王鉷说的话其实是有道理的,甚至将目光看向了太子李亨。

   大理寺掌握的情况,虽然不能证明太子是主谋,可也并不能排除太子的嫌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