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大秦熊孩子,八岁监国

第205章 楼兰

  打造蒸汽机是一个慢活。

   赢长生并不急于一时。

   此刻。

   与此同时,当赢长生,离开少府。

   告别了公输上造的时候。

   此刻位于大秦的边关,上郡一带。

   大秦帝国的将领蒙恬此刻正威风凛凛地骑着一匹神骏的战马。

   这批战马曾经是冒顿的马匹。

   如今冒顿,早已经死去。

   而他的马则被大秦士兵给缴获。

   此刻也成了蒙恬的坐骑。

   眼下骑着这匹神骏的战马,蒙恬身后还跟随着整整一万的骑兵。

   当然与其说是骑兵,不如说是骑马步兵。

   原因很简单。

   一支军队光靠骑兵是打不赢仗的,是需要各个兵种之间配合起来才能够打赢每一种战争,否则骑兵这玩意儿一旦遇上坚固的工事,那就得抓瞎。

   当下这支军队之所以全部都骑着马。

   也是因为自从匈奴被征服了之后,大秦帝国就再也不缺战马了。

   不缺战马的情况下。

   自然是有多少就用多少。

   尤其是当下这一万士兵,可是要出征西域的。

   出征西域,路途遥远至极。

   在这样的情况下,骑着马匹总比步行要强的多吧。

   而且除了骑着一匹马之外,所有的士兵身旁还有另外一匹备用的马匹。

   除了备用的马匹之外,所有的士兵。

   还都牵着一匹骆驼。

   好吧。

   对于西域的恶劣环境,蒙恬已经有所了解,这些都是他通过那些一直之来往于西域的商队那里调查得知的。

   当地气候恶劣。

   马儿很有可能会承受不了,露出的艰苦很有可能会病死,累死在路途之中。

   而骆驼就不同了。

   这玩意儿极其吃苦耐劳。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还耐旱。

   哪怕是没有水分也能够生活很久。

   而且他的肚子里面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分。

   一旦秦军找不到水源。

   也可以杀死骆驼,将骆驼胃里面的水给取出来喝。

   这样,也是大秦士兵们的备用水源了。

   当然,除此之外骆驼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吃苦耐劳能够负重很多的物资。

   这也是蒙恬会给每一个士兵准备一头骆驼的原因。

   除了这些士兵之外,此时的秦军当中还携带了,大秦帝国最为先进的武器。

   那就是大炮。

   由于人数太少,而且长路漫漫,不太容易走,所以士兵们并没有携带,太过于多的大炮。

   只有区区,十门大炮而已。

   这大炮每一门都由十几匹战马来拉动。

   而且即便如此,携带的这这种笨重的大炮,速度也快不到哪儿去。

   但即便如此,蒙恬还是决定带上这些大炮。

   原因很简单,西域的三十六国。

   据调查得知,他们都修筑有城墙。

   而秦军士兵。

   虽然骁勇,虽然善战。

   几乎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是这并不代表秦军士兵愿意承担伤亡率极高的攻城战。

   与其去攻打一个个坚固的,重兵把守的城市。

   为什么不直接的用大炮轰呢?

   这么一来,既能够打压敌人的士气。

   嗯,在当下这个时代。

   大炮这种威力无穷而且含有巨大声响的武器,简直是再好不过的宣传工具。

   有些没见过世面的敌人,或许在听到大炮响声的那一刹那,就直接跪地的投降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大炮比没大炮强的不知道多少呀。

   长度漫漫,黄沙漫卷。

   沿着商人们开辟出来的商道,这支军队正在慢慢的行军。

   他们并不敢走得太快。

   因为黄沙之中几乎所有的路途都是一模一样的。

   蒙恬只能够跟着向导。

   然后拿着指南针不时的看一眼地图,找一找参照物。

   毕竟这里是塞外,这里是大秦帝国从未涉足过的地方。

   一旦走丢了,一旦迷路了。

   那么后果只有一个。

   就是死。

   在这样的情况下。

   蒙恬显得是小心谨慎。

   西域三十六国。

   如果说距离大气最近的那一个是谁的话。

   那么当之无愧,就是一个名叫,名叫楼兰的小国了,穿过大月氏的故地。

   也就是后世的甘肃一带汉朝时的敦煌,玉门关,还有阳去酒泉都在这里。

   不过这些地方蒙恬并不知道。

   此刻他正进入到一个名叫楼兰的小国之中。

   这个地方距离大秦实际上并不远。

   可以说是非常非常的近。

   这也是距离大秦最好到达的一个小国了。

   此刻当秦军士兵到达楼兰的城外之后。

   一时间楼兰古城之内。

   楼兰王一脸诧异,听到了手下的禀报。

   在得知一只巨大的军队正在靠近之后,他当即就觉得这可能是匈奴人的军队。

   嗯。

   西域三十六国,听起来牛逼轰轰。

   但实际上这三十六个小国却一直。

   都是被欺负的存在。

   匈奴人强盛的时候,他们被匈奴人欺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