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大秦熊孩子,八岁监国

第427章 规则

  赢长生要跟政哥说的。

   不是别的事情。

   那就是。

   他如今,想要建议政哥。

   改变一下,当下大秦的书写规则。

   华夏传统的文化里面,书写之时,都是从右至左的进行书写,从长至下的进行书写。

   这种书写方式,扪心自问,实际上是一种极为的落后的书写方式。

   原因很简单。

   这种书写方式,只是华夏文明在早期,受限于文字书写的工具,受限于文字载体之时,不得以的一种妥协罢了。

   华夏文明早期,用来书写的载体是竹简。

   而竹简这玩意,他是一条竖的,也就是说,在竹简上面进行书写的话,就只好采用,从上至下的方式,进行书写了。

   再加上,古人们形成了以右为尊的概念。

   于是乎。

   百姓们就纷纷的,采取了从右至左的书写规则。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奠定了华夏的这个规则。

   至于为什么,之后一直没有发生改变嘛?

   在纸被发明之后,仍然采取这种书写规则嘛?

   原因也很简单。

   那就是因为。

   时间到达了纸被发明之前的汉朝之时。

   汉武帝做出一个重要的举措,那就是,独尊儒术。

   众所周知,儒家是一个极为的崇尚复古的学派啊。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而然,整个社会,自上至下,都不会写着,改变当下的书写规则了。

   于是乎,时至后世,在新文化运动之前,仍然采取着这么一种落后的书写方式。

   而在这样情况下。

   赢长生自然,也要给政哥,提出来自己的建议了。

   只见到,赢长生朝政哥张口说道。

   “父皇,儿臣有一番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哦?说来听听?”

   一时间,听到了赢长生的问话后,政哥略微的有些诧异,但还是,耐心的询问着道。

   “儿臣的这番话,不是别的,那就是,如今我大秦,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下,书写的规则?”

   “这个是不是没有必要了?”

   赢政有些皱眉。

   他已经习惯了当下的书写方式,所以,难免的政哥,有些皱眉。

   有些抗拒这种改变。

   这是正常的。

   对于自己熟悉的事情,绝大多数人类,都会本能的,产生一种抗拒的心理。

   此时,见到政哥如此。

   赢长生也只好,耐心的跟赢政,解释了起来。

   只听见他张口说道。

   “父皇,您想一想,从右至左进行书写,是不是比从左至右进行书写,要麻烦许多?”

   “这个……”

   一时间,听到这里。

   政哥不由的微微皱眉。

   仔细想想,事情确实如此啊!

   从左至右的话,用来书写的右手,只需要不停的,进行后退就可以了。

   而从右至左进行书写的话,那可就麻烦的多了。

   右手需要在书写完成之后,向左靠近。

   这可就有些麻烦了。

   因为,道理很简单。

   书写过后的墨迹,在左边的话,极限规避,可是在右边的话,那就很容易,沾得一手的墨水。

   而且,除此之外,这种书写方式,也很不方便。

   见到政哥皱眉,赢长生也不含糊,他继续的趁热打铁,朝赢政说道。

   “除此之外,这里面还有别的道理!”

   “父皇,您想一想,从上至下,进行书写,这样方便吗?”

   “这个……”

   听到这里。

   赢政不由的皱眉,而赢长生,却是给政哥,进行了一番尝试。

   他说道。

   “您看,从左至右,然后进行书写,而且,采用横排书写的话,是不是,的移动频率,就不会那么高了,不必来回的上下移动,可以省许多力气!”

   “这个,倒是如此啊!”

   闻言,政哥不由的颔首连连。

   确实,正如同,赢长生所说的那般。

   这么进行看书,进行书写,确实要容易的多了。

   而这时,赢长生也来含糊,他继续的说道。

   “除此之外,父皇,您看一看,这种横排书写的内容,看起来,是不是也要迅速的多了?”

   “这个……”

   闻言,政哥微微一愣。

   很快,政哥就反应了过来。

   确实。

   横排时。

   政哥看书时,迅速往往要快速的多的多了。

   此时,听到了赢长生所说的这些之后。

   一时间,赢政不由的颔首连连。

   与此同时,赢长生也不含糊。

   他直接的朝政哥劝说道。

   “正因为如此,儿臣才想,劝说父皇您老人家,改变我大秦当下的书写规则,从左至右,改用横排书写!”

   一时间,当赢长生的一番话说完之后。

   政哥不由的颔首连连。

   表示认同。

   正如赢长生所说的那般。

   这里面的道理,很浅显啊。

   政哥此时,就意识到了这里面的道理。

   可是,他还是忍不住的皱眉,看向了一旁的赢长生,张口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