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周少卿

第362章 张柬之来投

大周少卿 清九玄 2159 2024-05-30 14:33

  酉时已过了一半,天色已经昏黑。

   武承嗣骑在马上,仰首望着朦胧天空,默默沉思着。

   正如武媚当初判断,国库盗窃之事,牵涉的势力绝不仅仅一家。

   从那个神秘的组织——到韦家——再到大慈恩寺——吐蕃人。

   事情越来越复杂。

   还有蔡阳。

   他现在正被那个组织追杀,不仅不老老实实躲着,还三番两次的买凶杀人,被杀者的身份也很奇怪。

   武承嗣实在不明白他想干什么。

   唯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一定藏在大慈恩寺中。

   也许要等到抓到他,一切才能真相大白。

   戌时末分,武承嗣洗完澡,穿好衣服走出浴房时,凤舞忽然迎面走来。

   “殿下,副帅找您。”

   “他在哪?”

   凤舞没有回答,转身朝着一个方向走去,武承嗣迈步跟上。

   不久,二人来到王府一处偏僻所在。

   武承嗣微微吃惊,他之前竟不知道自家府邸还有这样一处所在。

   走廊上布满灰尘,走廊尽头有一排老旧的房子。

   凤舞走到第三间房子前,推门而入,杨铉正在屋中等待。

   屋子很小,只有十几个平方,地面有一层灰尘,角落布满蛛丝。

   武承嗣道:“杨公,你以后如果想找我,直接来书房就行了,不用在这么偏僻的地方见面。”

   杨铉愣了一下,说道:“殿下,别人都不知道我在为您效力,属下以为这是您的一个优势,也更方便属下保护您。”

   武承嗣默默沉吟着。

   杨铉说的不错,世上知道不良人的本来就不多,就算知道,也多以为不良人只为皇家效力。

   有这样一股力量隐在暗处,关键时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他心中对杨铉又多了几分看中,点头道:“杨公考虑极是,那便听你的吧。”

   顿了一下,道:“不知你这么晚找我,有何要事?”

   杨铉道:“今日您离开吐蕃驻京署时,有人在暗中盯着您,那人十分警惕,我刚要靠近便被他发现,他见甩我不开,便自尽了。”

   武承嗣沉声道:“是不是吐蕃人?”

   杨铉道:“不是。”

   武承嗣沉着脸想了好一会,脸上忽然露出一丝冷笑,道:

   “我原本还不确定那个组织是否真与吐蕃人有关系,想不到他们倒主动告诉我了。”

   杨铉没有说话,除了汇报事情和武承嗣问话外,他很少主动开口。

   武承嗣道:“杨公,国库的案子你有没有什么看法?”

   杨铉沉默半晌,道:“属下觉得,这件事很可能与萧家有关。”

   武承嗣眼睛睁大,他喜欢通过别人不同的看问题角度,来印证自己的判断,所以喜欢问旁人意见。

   却不想随口一问,竟问出突破点。

   “哪个萧家?”

   “京兆萧家。”

   “你为何怀疑他们?”

   杨铉道:“蔡阳所在的组织有许多皇商,这些皇商与皇宫的联系是殿中省,殿中高官官是萧家人。”

   武承嗣凝思半晌,这一点他也想过,殿中省确实可疑。

   但殿中省的嫌疑和太府寺、少府监、户部差不多。

   这四个部门都已经被武媚的人调查过,并未发现问题,所以他将这四个部门的优先级放在后面。

   “还有吗?”他问。

   杨铉道:“萧家与韦家是关陇集团最有威望的两家,萧楷和韦玄贞私交极密,两人可能联手做下此事。”

   武承嗣连连点头,杨铉是根据情报来做的分析,虽无证据,却很符合逻辑。

   如果韦家真要与别家联手做下此事,那么最可能选择的盟友便是萧家。

   倘若萧家真的牵扯此事,他们应该是先将钱转移到殿中省,再利用殿中省转移出宫。

   那么他们是如何绕过太府寺和少府监的呢,还是真如太平公主所说,这两个部门也有问题?

   另外,殿中省又是如何躲过调查的呢?

   武承嗣想了一会,说道:“杨公,你派人暗中调查萧家,先盯着,不要轻举妄动。”

   杨铉点头应诺。

   回到寝殿,武承嗣正要安歇,管家文荣来报,中书侍郎娄师德求见。

   娄师德原本是中书舍人,属于朝中的中立派,为人谨慎,从未参与党争。

   沛王一党垮台后,中书侍郎郑远宁被罢免,他得以升为中书侍郎。

   虽不明白他经历过怎样的思考,但他最终选择投靠武承嗣,是投靠武承嗣官员中,官位最高的一人。

   自从他来投后,凡是他觉得比较重要的事情,都会亲自过来禀告武承嗣。

   来的甚至比周兴都勤快,已经有不少人觉得他是武承嗣的头号党羽。

   武承嗣本来不太喜欢这种墙头草,但娄师德好几次报告的消息都颇有用处。

   另外,武承嗣派人调查过他,此人颇有清廉美名,家中连一辆马车都没有。

   于是,对娄师德恶感渐消,还命人将他的一辆备用马车送给了对方。

   为此,娄师德还带着夫人、女儿亲自过来拜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