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宋之重铸山河

第四〇一章 神火飞鸦

大宋之重铸山河 放羊的樵夫 2642 2024-05-30 14:34

  第四〇一章神火飞鸦

   不止是完颜希尹,巡逻的的金军兵卒也看到了,天空有异样光亮闪过。

   由远及近,仿佛是一只鸟从天空飞过,但鸟尾处拖着一团光亮。

   火光!

   当鸟飞到近处时,终于看清楚,一只宛如飞鸦的鸟,拖着火尾而来,一头扎进了金军营地。

   落地之时,火光飞溅,更有仿若雷霆的声响传出。

   完颜宗辅与银术可闻声而惊,仓皇赶出来查看,但见天空有成群的“飞鸦”拖着火尾,从远处不断飞来。

   落入金营时,发出雷霆之声,近处的兵卒直接死伤,或面无全非,或四肢不全。

   火尾触及营帐、粮草等可燃物,顿时燃起火苗,在西北风的吹拂下,迅速蔓延。

   金军震惊不已,飞鸟衔火而来,见鬼了不成?

   还是完颜希尹率先反应过来,匆匆跑来,大声疾呼道:“三太子,是火器,有宋军来袭。”

   作为读书汉家典籍,对南朝最为了解的女真人,完颜希尹对火器也有了解。

   最初看到火光时,他也很震惊,不明所以。但看到爆炸和引火之后,完颜希尹便立即联想到在典籍看到过的记载。

   火器!

   完颜希尹很确信,却也处在深深的震惊,能像鸟一样飞行的火器,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武经总要》等书籍所载,宋军火器主要是燃烧,释放毒烟等。

   而今“火鸦”落地之后不仅会燃烧,还会炸裂,宛如惊雷,开山裂石一般,直接将人畜掀翻在地,骤然间人事不省,尸骨不全。

   宋军的火器已经厉害到这个地步?这便是徐还倚仗的神器?

   完颜希尹很震惊,但万幸有他在场,至少清楚是怎么回事。

   否则完颜宗辅与银术可多半是一头雾水,饶是如此,他们依旧震惊无。

   “营地之外,定有宋军出没,还请三太子立即派兵绞杀。”

   希尹瞧的清楚,天空的火鸦似都是从营地之外不远处腾空而起,必定是宋军人为发『射』。

   “折合!”

   完颜宗辅吩咐一声,折合便立即带着亲兵,朝黑暗疾驰而去。

   虽说发现还算及时,从源头去绞杀装神弄鬼的宋军,但需求时间。

   在这个过程里,有不少火鸦坠落在金营之,春日天干物燥,皮革帐篷、粮秣干草等物本易燃,见到火苗后顿时有熊熊之火燃起。

   兀术立即命令兵马浇水灭火,营地在渭河边,打水十分方便。

   可是哪怕近水,也仍旧扑救不急。

   野外火起,最怕的便是风助火势。

   春季秦陇之地经常刮西北风,后世关春天常出现扬沙天气是这个缘故。

   风从西北的塬而来,沿着渭水谷地向东,大风涌入峡谷,因为狭管效应之故,风速加快。

   当金营起火之后,大风立即刮着火苗一路向东蹿,蔓延的很快。

   哪怕周遭有大量的水,但没有现代的喷洒消防技术,灭火设备,光靠桶盆泼洒,压根是杯水车薪。

   眼见火势越发蔓延,完颜希尹喊道:“拆营帐,隔离火源。”

   森林草原起火,最有效的方式不是灭火,而是砍伐树木,制造隔离带,防止火势继续蔓延。

   当此之时,唯有如此。

   可宋军似乎早料到了这一点,火鸦是分段发『射』,绵延超过十里的金营,起火之处众多,星星点点。

   在风助之下迅速蔓延,哪里是轻易能隔离的,瞬间便成燎原之势。

   刚刚拆除一座帐篷,身后的营帐又有火鸦落下,一切都显得徒劳。

   不多一会,火势便蔓延到无法控制的地步,沿着渭水的金军营地便宛如一条火龙。

   从天空,或者远处的山顶观看,定巍然壮观。

   大火焚烧营帐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金军兵卒心理的打击与震慑。

   寻常百姓不似完颜希尹那般见多识广,哪知道这天出现的火尾飞鸦是宋军火器。

   有不少人甚至将其视为从天而降的神火,天降神火焚营,难不成是神罚?

   还有落地之后的声响,宛如惊雷,只是一股气浪过来,便能将人掀翻在地,直接取了『性』命。

   这些诡异现象,已经远远超出寻常金兵将士的认知范围。

   在封建蒙昧时代,很容易联想到神仙鬼怪,自然也容易惊而生恐。

   当营地化为火海之后,有不少金兵或烧死在其,听到袍泽的惨叫声,余下兵将的第一反应自然是逃生。

   至于命令和组织,好似已经不复存在。

   金军营地是一字长蛇,平时传令命令,只需快马来回倒是方便。

   但此时,混『乱』不堪,兵将们根本不知道三太子和银术可将军身在何处。

   兵不知将,讯息不畅,听命行事,有组织的防御撤退完全是空话。

   十里连营火焰冲天,一边是山地台塬,陡峭难攀,另一边则是渭水。

   故而金军将士的下意识的反应便前往渭滨,水畔之地,至少不担心火焚。

   当然了,最好还是通过浮桥渡过渭水,对岸是安全之地。

   然而等他们赶到渭河畔的时候,却惊讶地发现,浮桥舟船竟然也起火了,三道浮桥有两道化为火桥。

   于是乎,金兵一路向东,匆匆向下游而去。

   渭滨河滩,尽是撤退逃亡的金兵,前后拥堵不堪。

   更要命的是空气,营地起火之后,滚滚浓烟顺着风势,沿着渭水谷地一路向东飘散。

   众所周知,火灾之时,应当往风处避难。但金军为了通过那唯一的浮桥,大部分人处在下风位置。

   吸入的浓烟粉尘可想而知,有不少人因此倒在途。

   有些受不了的,径直跳入了渭水之,虽说春季水浅,但金军大多是北方人,不懂水『性』者众多。

   黑灯瞎火,在冰冷的河水能否活命,能否成功逃奔到对岸,不得而知了。

   腿脚快些的则赶到了浮桥处,奈何浮桥狭窄,而人数众多,且都着急逃命,谈不秩序可言。

   拥堵踩踏难以避免,不时听到有被踩踏的兵卒发出惨痛的哀嚎,也有不少人在推搡跌落渭水。

   更严重的问题是,浮桥的坚固程度有限,当超量人员快速涌桥面时,下面的舟船支撑不住了……

   百度搜索品.书,网的小说站!

  喜欢大宋之重铸山河请大家收藏:(www.xs4.cc)大宋之重铸山河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