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耕耘贞观

第一百五十六章 冬日

耕耘贞观 倚夜听雨 2064 2024-05-30 14:34

  “下雨这么多吗?”袁客师不由抽搐了一下嘴角,心中暗道,难怪这边湿漉漉的。

   “嗯,我们种植下来的一批小麦苗子直接被淹死了,所以这里不适合种植小麦,更适合种植当地的水稻。

   这就导致,我们在这边几乎可以说一切都要重头再来。这很麻烦啊!

   不过这里也有很多新药材,我正在编辑新的草药典籍,顺路寻找新稻种,也算搭把手。”

   “那真是谢谢你啊!”看着刘神威在病恹恹的自己面前晃荡,袁客师也感觉疲惫了!

   不管怎么说,有着刘神威的照顾,袁客师以及农业学府的教师与学生们很快渡过了水土不服,有些体质好的,更主动加入到医疗班开拓耕田。

   说实话,南方土地虽不至于到那种撒一把种植就能种植的地步,但这里因为温度的原因,当地作物倒也很快便能生根发芽。

   而医疗营虽出自农业学府,开垦荒地,耕种稻田什么的,只要跟着做,总归是能做的。

   但真的论到种田,还是要看袁客师带出来的这批几乎纯粹农科出来的学子。

   他们与医疗营的最大区别,倒不是他们的技术优秀到什么地方。

   而是他们基本上都亲手做过豌豆实验,明白应该怎样去优中选优的去培养植株种子。

   以及怎样用理科思维去一点点积累优势,不断优化需要培养的作物。

   至少在没掌握微观世界,甚至明白DNA之类的知识前,这技术几乎是当前最优秀的遗传学技术了。

   即使如此,靠着这种方式去培养种植,也多少有点类似《精灵宝可梦》没有不变石与红线去不断孵蛋,随机性太大了。

   但怎么研究出不变石,怎么弄出红线,从而确保接下来代代的种子都是最优秀的,反正李泰做不到,就靠他们了。

   无论怎么说,李泰派出的这批农业学府的学员与老师的组合,绝对是这个世界上最顶尖的农业研究者,他们的到来自然能给岭南地区带来新的活力。

   更能帮助整个大唐王朝,慢慢解开岭南这片地方的潜力。

   当然,第一年他们肯定要慢慢耕种,第二年他们才会有所收获。

   但到了第三年,李泰相信岭南这一片土地上,只要还是要吃饭的人,就必须要尊重他们。

   这做肯定会危机到冯盎对岭南地区的掌握的,不过现在的农业学府成员一在广州地界待着,二有程知节的照应。

   至于三,说实话这种靠着种田优势,然后慢慢侵蚀的行为,除非冯盎叛乱,否则冯盎想要防止农业学府的渗透几乎是不可能的。

   毕竟,你不能指望冯盎的冯家对于僚人的人身控制有多强。

   这也是李泰支持农业学府的学员去大唐边边角角发展的原因。

   因为中原地区都是好田,世家的掌控力度很强,自己不碰田地还好,但只要对田地有什么轻举妄动,这些农业学府的弟子说不定莫名其妙就没了。

   与之相比,在边境地区,只要在武力上有着绝对保障,那农业学府学员对基层的渗透,至少不是边疆地区的普通世家能抵挡的。

   额……范阳卢家和太原王家坐下,没你们什么事情。

   而这点冯盎自然是不清楚的,相反,他对李泰居然还真把农业学府的人派遣过来,脸上却是不由的露出了欣喜的神色。

   原本他也不是非常惦记蔗糖,但现在整个岭南这般闹了一场,正是需要快速恢复。

   自己把这买卖操持起来,到时岭南发展怎么样他管不了,但他冯家的未来算是看明白了。

   所以,冯盎在知道农业学府的学员教师到来后,倒送了不少本土特产过来。

   甚至自己也开始大力的出资建设起甘蔗园来。

   毕竟李世民既然表示了冯盎的蔗糖能够用做军需,那这东西自然是有多少收多少。

   除非真的到了量产到军队都感觉太多的地步,不然,想要让普通百姓尝一尝,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可以说,在僚人的起义被镇压后,整个岭南地区开始大乱后的大治情景。

   差不多到了十月末,开垦出不少田地的农业学府,开始学着当地人继续插苗了。

   而李泰也进入到最为繁忙时,一个个原本在高陵工厂中打工的百姓,看着秋种日子到来,倒是纷纷向厂子告假,然后回去种田去了。

   一个热闹的高陵,随着这一天的到来,除了马车行算是最热闹的,其余的地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萧条了下来。

   说实话,对这种事情,李泰清楚是理所当然的,而且这些工厂基本上也是自己弄出来的,里面的管事的也只是管事,而不是什么私人企业,所以对于这些厂子的影响有,但不至于造成社会动乱。。

   但对一些当地服务业的百姓来说,他们很多人原本还准备大干一场的,结果这一转眼,原本纷纷攘攘的人就走了干干净净,确实是让他们有几分的傻眼了。

   不过,这又能够怎么办呢?只能自认倒霉吧,也就有十几家人借了高利贷,直接跳河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