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天,一早就暴晒的日头,明明人还没动弹几下,这汗已经哗啦啦往下趟。
树上的知了有气无力的昂昂叫着,吃过早饭,腰间挂刀,右手持着二尺长包头木棍,天虽热,上半身还是穿了一件牛皮做的里子,外面套上短袖短裤,青布短袖背面绣着一个大大的巡字。
“媳妇,我走了。”
“哎,上班注意安全。”
“啰嗦,就凭老子这刀法,除了杨家军,谁还能胜过我怎得,走了。”
不耐烦的说了一句,石三就出了家门,他家是在东城区,迈步沿着东街往西走,一大早,一路上已经有不少出来忙碌自家生计的人们,不少人见了石三,大都乐呵呵的搭上句话。
“石捕头,上班呢?”
“石捕头,吃了没?没吃进来吃点。”
“啧啧,石捕头这一身就是威风凛凛……”
在一片有些讨好的奉承声中,石三沉稳的走在上班路上,他知道这些人奉承他,是因为身上这身红花制服。
“驾~驾~”
沿着西街到了南北大道上,路上的行人又多了不少,蓦地一股臭味飘来,一辆拉着十个大木桶的四轮马车从石三不远处经过,拿手掩着鼻子,等马车过去了,忽扇两下,大口呼吸两下新鲜的空气,等鼻子通畅了,他才上了南北大街,向正北走去。
他知道刚才过去的马车是红花商会新成立的杂役厅的粪车,每天一早,十辆粪车分片拉满,出了城在新成立的农业厅几个农业研究员的指挥下,这个地出多少粪土,那个地留多少粪土,很是讲究。
不一会,石三到了原寿光县衙,衙门大门口立着的不再是皂班衙役,而是两名轮值的杨家军,卯时还没过,门口进进出出已有不少人,石三熟门熟路的上前排队,很快到了他,从怀里掏出块铁牌子递给左边那守卫,守卫冲石三友善的点点头,明显认识他,却还是低头一丝不苟的验完铁牌‘正面中间巡字,下面两个小字捕房,背面是石三的姓名籍贯体貌特征’,验明正身,递还给石三,这才放行。
进了衙门,大堂抬头门匾上写着律法厅,石三没有进律法厅,而是拐到大堂西面,原典史房跟刑兵工三房,如今上面一个写着税务房,隶属在二堂的商业厅,另外一排房子前,立着一个牌子,巡捕房。
石三径直到了巡捕房门口,在点卯册上签到,房里已经有七八名捕快在里面聚堆闲聊。
有人看见石三,抬手招呼了声:“三子,来了。”
“啊,来了。”石三微笑着应了声,脸上笑容有些感概,这些同伴跟他原先都是县衙捕快手下的白手跟杂手,实务脏活累活都交给他们做,却是上不得台面的市井小人之流,如今在二郎神底下,可也是正儿八经的在编捕快了。
巡捕房,有班头一名,由原红花商业区保安处大队长马土担任,民间统一称捕头,实际上是巡捕房的捕快目前有二百人,其中分一级二级三级之分,一级捕快月钱二两,可统领五名二级捕快,十名三级捕快,但需要你考文化课,识字跟基础算数达到一定标准,加上你的资历跟能力,才有机会升为一级捕快,目前,寿光县巡捕房一级捕快人数为零。
二级也为零,二级也要考识字,你让这些原先是大老粗的白手杂手做实务还行,可真要说识字,没几人认得,二级月钱一两五钱,可统领两名三级捕快,不过人天生有竞争性,既然有了目标,包括石三在内,这些月钱一两的三级捕快憋了劲的要往上钻。
“咳。”班头马土一瘸一拐的走了进来,已经到齐的二百捕快已经列队站好,马土走到队列前面,开始分派今天的任务。
“今天是六月初十,是第一次去收税的日子,十一队到二十队上午先去商业区维护秩序,一队到十队跟着税务房的税吏去收税,记住了,一定要好好配合税吏把这税收上来,谁要是把开门红变成开门黑,那我这个做班头的可就得给他记个大过了,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
“好,出发。”
一刻钟后,一队小队长石三带着队里九名捕快,陪着两名年轻人到了东城区北半区,这里客栈酒楼茶馆林立,都是名单上的上税大户。
上午辰时,石三一行十二人来到名单上的第一家,天闻香酒楼。
“张掌柜,交税吧,天闻香酒楼年营利在两千两以上,需交十税一的税银。”进了酒楼来到柜台前,一名年轻税吏拿着本册子,一板一眼的读着。
此时大门口外,有不少人在那探头探脑,这天闻香酒楼可是上代出过进士的张家的产业,开了有三十年,从没有任何人胆敢上门要钱或者要这什么税银,那二郎神自从造反后,就通知各商家要交税银,言明交了税银后,他二郎神依法保证商家的合法权益,不会再有其他人上门收什么乱七八糟的费用。
年营利在四十两这个税银起征点到二百两的商家,一年需交三十税一的税,三百两到五百两二十税一,五百两到两千两是十五税一,两千两以上,十税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