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明末一把刀

第六十七章 天启元年了

明末一把刀 三世枕上书 2031 2024-05-30 14:35

  一月一日,元旦,天启元年。

   清晨刚有一丝天光,保和殿内,灯火通明,来来往往的宦官宫女络绎不绝,天启皇帝朱由校顺从的在内殿更衣洗漱,自有上了年纪的宫女伺候,今日可是元旦,老祖宗的规矩可一丝不能丢。

   身穿大红袍的李进忠,此时站在保和殿门口,身旁跟着一个眉宇间很是小心的青衣宦官,看他岁数年纪已到中年,面白无须,很是斯文。

   “二祖宗万安。”“二祖宗,孙儿给您老见礼了。”

   李进忠志得意满的接受着下面这些宦官宫女小意的奉承。

   “大哥真是威风八面。”旁边那青衣宦官适时拍了句马屁。

   “哈哈,永贞你也来取笑大哥不成?”话虽如此说,已经身为司礼监随堂太监的李进忠却是满脸笑意,怎么也止不住,那一脸舒展开的老褶子好像都发着光。

   他拍拍这永贞的肩膀,语气有丝关切:“永贞且莫急切,咱们哥俩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是是,大哥说的极是,小弟一切听大哥的,没有大哥,哪有小弟的今日,怕是早已经化为飞灰……”这永贞说到这里,用手背揉揉眼睛,眼泪好像要掉下来。

   李进忠听的也有点不好受,拿手轻拍他的后背,“永贞啊,过去就让他过去吧,只要有大哥的一碗饭吃,就少不了你的。”

   “祖宗万安。”“小林子见过祖宗。”

   此时,另一身穿大红袍的太监来到大殿门口,来来往往的宦官宫女们见了无不恭敬的奉承着。

   “进忠见过祖宗。”李进忠带着永贞,赶紧上前讨好。

   “唔,进忠你也是司里的人了,不必如此多礼。”如今的内廷第一人,司礼监秉笔王安淡淡的说道。

   “那可不行,礼不可废,祖宗就是祖宗。”李进忠小心的走到王安旁边,略微落后半个身位,同时对刚才跟在王安身旁一个身穿彪纹团领红袍的少监客气的笑了笑,对方同样客气的笑了笑。

   ……过一会,一声尖利的声音响起,“陛下起驾中和殿!”

   王安迈步,李进忠刚要跟上,却听见身前王安轻声淡淡的说道:“进忠,你就不用陪陛下去中和殿了,太和殿也不用去了,陛下午膳的事交给你了。”

   脸上右脸颊一丝肌肉抽了抽,李进忠恭声应道:“是,进忠明白。”

   王安说完,看也不看,当先跟着天启去了,那少监倒是跟上王安的时候,对李进忠露了一丝抱歉的表情。

   ……慢慢的,这保和殿只剩下两个老宦官和李进忠永贞两人。

   “大哥,”永贞小心的看着李进忠面无表情的脸,“咱们回吧?”

   呼…吐出一口长气,李进忠松开刚才一直紧紧握着的双手,“……走吧。”

   “王大伴,进忠怎么没跟来?”

   “回陛下的话,李进忠心系陛下一会午膳赐宴,去监督御膳房那些偷懒的奴才去了。”

   “喔。”

   …………

   过年了,家家贴春联,放鞭炮,马家村村民今年着实能过一个好年,有了杨二郎,大部分村民在杨堡干活,三餐管饱,还有工钱,省了家里多少粮食,今年几乎家家户户都多买了些猪羊肉,杨二郎那养殖场在村里现宰现卖,猪肉一斤才十二文钱,比县城那边低了整整五文钱呐,可不得说二郎仁义,为大家伙着想,周边的李家村王家村等,风闻都来买这得猪羊肉。

   年前几日,杨天提着些米面猪羊肉,给村里个别贫困的几户送了过去,更是惹得村里人人称赞二郎真是大善人。

   县衙三老那边,杨天已经每家送了五百两过去,赌坊也是停业到初七,现在这些家丁们,杨天也让他们轮流回家跟家人过年。

   家丁们更是感激,按说当了家丁,就是杨天的奴仆了,与自家没什么关系了,可杨二郎不光让家丁回家过年,一人更是背了半只成猪回去,加上二两银子的这个年终奖,这些家丁的家人,看着自家原先不听话,整天打架闹事不安分的儿子,一个个变得孝顺懂事很多,还挣大钱了。

   而且还识字了,这可把父母兄弟姐妹都吓一跳,俺们这家可没这才分啊,等儿子得意的说自己还会算法,这,这统筹之学可是大老爷都不一定懂的啊,“儿啊,回去可要跟着那杨二郎老爷好好干,人家对咱好,咱也得对得起人家。”

   杨天几个结拜兄弟年三十中午聚了聚,杨天让他们在家多待几天,陪陪父母,不过他们倒是说年后初二三就回来,也就随他们了。

   年三十晚上,马云魁放马红玉出来,跟杨天一起在他小姨家,四口人热热闹闹吃了顿年夜饭,满心不情愿的马学友修书一封,送了去胶州,蒋家那边本身对蒋文石不经过父母同意就约定娶一土财主女儿做正妻很不满意,既然对方老人有污,正好随了他们的愿,当即表示同意退亲,虽然蒋文石不愿意,可也无可奈何。

   年夜饭,杨天喝了几盅,脸色有点泛红,吃完饭,杨天牵着马红玉的手送她回家,“红玉,要不再去我家坐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