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聚宝盆中的大明

第305章 太原生乱

聚宝盆中的大明 呓梦痴人 2111 2024-05-30 14:35

  崇祯七年十一月中旬,天气转为极寒,鹅毛般的大雪连飘几日,整个天地间白茫茫一片。

   按理说,明代欠缺好的御寒衣物,百姓都应该窝在家里猫冬,官吏也该少有出衙办事。

   然而,太原府却反其道行之,城里城外,雪地里田野中,一眼望去到处是人。

   太原就像一口装满水的大锅,锅下不停有各色人等在为其添柴加火,已渐渐有了沸腾之势。

   在这股添火的风潮中,主力位置吴甡当仁不让。

   与此关联的还有平阳府。就是吴甡的一道命令,将平阳府各县小吏从温暖的被窝中拎出来调至太原,一边怨声载道一边进行丈田清地。

   吴甡为了避免这些小吏偷奸耍滑,出工不出力,不但撒出抚标监视,还创造性的设计了KPI考核制度。

   他规定一人至少要清田千亩,少了你回不去,多了给予奖励。

   不得不说,KPI真是把万能钥匙,古今皆同。当清田小吏们被挂上笼头后,主观能动性大增,好像变了一个人。

   因为国人视年尾年初为阖家团聚之时,要是因为自己耽误回不了家过不了年,家人埋怨不说,兆头也非常不好。

   而提前完成给的奖励……

   大多数吏员表示看不上,几两银子而已,不过是县里工作时歪歪笔歪歪嘴的事。但也有小部分吏员非常看重这个。

   他们有的是刚进入休制的小吏,有的是破落的书生,有的更是成天围在县衙周边的闲汉。当然,吴甡也不是什么闲汉都要,光能写会算一个条件便刷下了至少九成。

   二三两银子就能让这三类人过个肥年了。

   说完抚衙这边,那地主老财特别是王府的反应如何呢?

   起初他们慑于总督坐阵,暂时先消及以待,准备拖着拖着就把此事给拖黄了。

   但是,他们小瞧了吴甡!

   吴甡并不是叶宰想像中两年由七品混到三品的幸进之人,其人是有真本事而且资历不浅!他是万历末年的进士,做过福建、山东两任知县,然后于天启年入京为御史。

   因反对魏忠贤被免官,贬为庶民。

   崇祯上台初,有一段时间就是大平反,凡被魏忠整过的基本都能起复。

   吴甡便乘此东风再次出仕,以七品官阶连续出任河南、陕西巡按。因其刚正不阿,每每有切中事弊之议为朱由检赏识,加之温体仁稍微推了一把,方才一跃龙门升为山西巡抚。

   所以,吴甡不缺办事的能力。他一得到叶宰许可,当即雷厉风行往下推行。仅用十天便集合全人马,然后派出清田小队散往太原四面八方。

   有敢于阻挠的,他能处理就处理,不能处理的硬骨头,比如说王庄,则仍给叶宰,然后命令清田队毫不耽误赶往下一处地点。

   虽然这样有坑叶宰的嫌疑,但叶宰并不在意,心甘情愿帮吴甡揽了麻烦。

   关于晋王及其下面的七个郡王,叶宰采取先礼后兵的策略。

   遣人带他的名贴上门拜谒,并附上书信一封,奉劝各位王爷想想自己身上的血脉传承,要以国为家,要深切体会如今大明时事多艰。恳请诸王顺天应时,支持吴巡抚的工作。

   否则,咱们就公事公办!本督相信,若是地下的太祖爷知道他后世的子孙巧取豪夺、欺行霸市,匿隐户逃民转稼税役,他老人家定然会从孝陵中爬出来踢你们的屁股。

   莫谓言之不预!

   那王爷们听了吗?

   没有。因为涉及到利益,岂是一个总督几句话就能恫吓的了的?这是你死我活的争斗!

   于是,各王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弹章如雪片一样飞向京城,比之去年河南的多了好几倍。叶宰吓了一跳,不得不佩服晋藩手段老辣。

   此人不仅能把他那支的郡王、将军笼络好,而且以“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服了代王、沈王一起上书。

   不过,这海量弹章也就让叶宰惊一下,想打败他根本不可能,皇帝可是“自己人”。

   除此弹章,真正让叶宰头疼的是各王府煽动一大波破落的辅国、奉国中尉以及庄内的隐民逃民起来闹事。

   他们阻挠清田队进入王庄范围,甚至仗着龙子凤孙的身份喝打清田人员。

   好几支清田队都被打得头破血流抱头鼠窜,毕竟人家是来工作的,又不是来送命的。

   眼看着清田这边的士气就要崩溃,而一旦崩溃便将影响到其它方面,清田事业极有可能前功尽废,以后也绝无可能再组织一次了。

   吴甡为此直闯官驿。

   “叶部堂……”

   叶宰正在提笔练字,闻声后摆手打断:“吴部院,本督并非尚书,部堂这个称谓还是免了。你是前辈,叫我良臣即可。”

   呃!你竟有闲心讨论称呼?

   吴甡噎了下,连忙道:“叶制台,各王府指使下人闹起来了,您知道吗?”

   “知道。”叶宰道。

   吴甡追问:“如何处理?”

   叶宰神秘一笑,“山人自有妙计!”

   呈甡见叶宰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同时限于下官身份,便不好再过逼问,只得满头雾水告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