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

第454章 夹击诸葛

  陇右铁堂峡的山道间,两千益州楚军沿着山道快速行进。

   身穿札甲的诸葛亮坐于马上,裨将军吴班率领一千兵卒护卫其周,偏将军王平则带着一千板楯蛮跟随在后。

   在楚军身后十余里处,凉州牧韦端和监军赵俨督领八千秦军尾随。

   因为山道蜿蜒,吴班不得不随时回头观望秦军的位置,看看对方是否想要追上来决战。

   与谨慎的吴班不同,正值壮年的诸葛亮表现十分淡定,只专注于前方道路。

   秦楚两军就这样保持着诡异的态势,一路向南。

   楚军在前领头,约莫走出三十余里山路,而后穿过铁堂峡,一直走到漾水边。

   到了漾水,楚军还没有停下,反而加快速度,沿着漾水向西南方的下游走去。

   后面的秦军见状也跟着提速,紧紧咬住楚军的尾巴。

   楚军队列中,吴班担忧地对诸葛亮说道:

   “将军,敌人万一真追上来怎么办?”

   诸葛亮笑道:“无妨,此前数战我军都是轻易获胜,可知秦军不堪战。若韦端真敢追上来决战,吾正好一举击溃他!”

   从诸葛亮的话中可以看出,他麾下的楚军和韦端手下的秦军其实已经交手过很多次了。

   除开祁山堡之战,在包围卤城的过程中,韦端其实也曾发兵救援困守卤城的郭淮。

   但韦端派出的援兵却同样被楚军击败,这也是诸葛亮敢直接越过卤城,进而围攻上邽的原因。

   而在上邽城外,楚军还和上邽守军打过一仗。

   那一战中,秦军的指挥官正是凉州牧韦端。

   至于结果嘛,看看韦端缩在上邽,被诸葛亮堵在家门口不敢出来,大家也就明白了。

   这三战的结果过于丢人,以至于韦端都没好意思跟驰援陇右的赵俨等人提……

   陇右局势的糜烂,几乎全“仰赖”韦氏父子二人糟糕的军事水平。

   如果陇右战局的真相为曹公所知,他们韦氏在曹公心中的地位怕是要大跌。

   因此也不怪韦端为何对此讳莫如深。

   而正如诸葛亮所言,韦端和赵俨等人一路追击楚军至漾水。

   期间赵俨多次想要一鼓作气追上楚军,但却都被韦端制止。

   赵俨虽是监军,但韦端更是州牧,赵俨不好闹得太僵,只能按捺住急切的心情。

   秦军跟着楚军又跑了快有四十里山路,众人都能看到河对岸的卤城了,楚军这才停下。

   此时此刻,太阳已经快要落山,秦军这是足足追了一个白天,跑了快七十里山路,累得够呛。

   这下别说上前和楚军一战了,没累死都算幸运的。

   好些士卒不仅脚磨起泡,嘴里还跟着火似的,口渴得都快冒烟了。

   走在前面的楚军停下后,诸葛亮回头观察了一下秦军的状况,见秦军已无战力,终于放下心让大军安营扎寨。

   不仅如此,诸葛亮还让有些余力的王平部,列阵向着秦军逼近。

   王平手下的板楯蛮不愧为神兵,山路对他们来说跟平地没区别,急行一整天都还能跑能跳的。

   后面的韦端、赵俨等人看着楚军如此嚣张,心里恨得牙痒痒。

   但恨又如何,秦军士卒早累傻了,韦端和赵俨见板楯蛮兵向着己方逼近,赶紧招呼将士们往后撤。

   又让匈奴刘豹带着骑卒们掩护,刘豹忌惮于楚军的元戎弩,再加上此地乃是河谷,不利于骑兵展开,所以匈奴骑兵们也畏手畏脚的。

   于是漾水便有了滑稽的一幕,楚军一千板楯蛮兵赶着八千秦军不断后退。

   然而王平也不敢真攻上去,板楯蛮再善于山地行军也是人,不是真正的神。

   板楯蛮们确实还能走走跳跳,但再要他们经过一个白昼的急行军后再跟秦军打上一仗,那绝对会要人老命!

   王平赶着秦军后退了数百米后便停止前进,双方陷入对峙。

   秦军这边,凉州牧韦端下令让士卒们扎营。

   又过了一个多时辰,漾水边上的楚军营垒中传来金鼓声,王平这才带着板楯蛮们撤入营寨。

   当夜,两军隔着一二里相安无事,没人想着夜袭偷营。

   因为不管是楚军还是秦军都极度疲惫,士卒们都不用茅草铺和毛毯,穿着盔甲躺地上就能直接睡着!

   直到翌日清晨,睡了一个好觉的秦军起来才发现,漾水对岸竟然还有一座楚军营寨!

   “韦牧,赵监军,斥候探明了,河对岸的楚军,乃是之前围攻卤城的霍峻部!”

   参军姜维进帐禀报,韦端、赵俨等人当即讨论起来。

   按照姜维提供的情报,漾水北岸的营寨,是诸葛亮部。而南岸,则是霍峻部。

   这样一来,楚军在陇右地区的军队就到齐了!

   可这就更加让人疑惑了,诸葛亮不趁着机会退走,反而叫霍峻连夜来漾水扎营,这不是自绝后路吗?

   要知道过了漾水再往南走就是卤城,卤城中还有秦军郭淮部。

   卤城的郭淮,和漾水北岸的韦端,正好组成南北夹击之势。

   将分别在两岸扎营的诸葛亮和霍峻夹在中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