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蜀汉的复兴

第二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一)

蜀汉的复兴 混吃等死 2009 2024-05-30 14:35

  虽然昨晚和自己的媳妇大战多次,还聊了很久的天。但关仪还是在辰时初始时准时醒了过来。

   洗漱,在太守府后院狭小的院子里练了一阵关刀。这时候谯蔷也起来了。夫妻二人用过朝食。然后谯蔷去看她的小老虎,关仪则是叫上关小七等十几个一起长大的家仆,一起往太守府后面的山腰上走去。

   “吾十来天没有回家,地里没什么问题吧?”

   “家主放心,这些天兄弟们都轮流值守。半夜都有人蹲伏。除了天上的飞鸟,没有任何人能够靠近。”

   “嗯,这块土里埋着的东西,足以改变大汉千年来的粮食困局。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两人正在聊着天,山腰上却急匆匆的跑来一个身影,待得走近了,关仪认了出来,这是他关家的又一个家生子,关大头。

   谁都看都出来关大头那硕大的脑袋上满脑门儿的汗,面上的表情也极为惶恐。关仪和关小七不由得心里一紧:“怎么回事?”

   “七管家,哦,家主也来了。家主,您的试验田里那些绿草……今天早上我们起来后发现开了好多白花……”

   “好啊!开花了!哈哈哈哈哈,大头,不必紧张。这是好事啊!”

   来到试验田里,看着满地的白花,关仪那个心情别提多舒爽了。他一株一株的数了过去,嗯,一百二十五株土豆苗,株株长势良好。其中有七十多株都开了花。

   “好!好!最多再有一个月,就可以收获了!今年如果能搞快一点,估计还能播种一季!”

   土豆在地上植株开花后就会进入快速结薯期。一般能持续30天。但前提是土壤温度不能超过25度。否则地下薯块就会停止发育。得益于涪陵郡遍地高山,多处海拔都在一千米以上的优势。这里种植的土豆一般都能持续生长很长时间。因此这里出产的土豆,块茎都很肥大。事实上,即便在后世,虽然中国最着名的土豆出产在甘肃,但整个云贵川渝西南地区的山区里,都是广泛的土豆种植区。

   “甚善!大头,你们把这些土豆苗照顾得很好!小七,给他们每人加发一百钱!”

   “多谢家主!”

   “嗯,接下来的一个月是关键!还得辛苦大家继续劳作。每五日施一次农家肥,时刻保持土壤湿润透气……一个月之后若是能够丰收,吾绝不吝啬赏赐!”

   “谨遵家主之命!”

   又非常留恋而满足的抚摸了每一株土豆苗,关仪对关小七道:“去油坊。”

   油菜花这种植物原产于西欧,现在的蜀汉是没有这种植物的。关仪说的油坊,里面出产的不是用于食用的菜籽油。而是用于工业生产的桐油。

   说起来,后世的华夏最大桐油出产地域就是重庆市的秀山县。恰好就在现在的涪陵郡境内。实际上关仪到了涪陵郡后不久就发现这里的桐油树极多。

   可惜,限于时代限制。这个时代的人还没有充分认识桐油树的作用——对于没有解决温饱的人来说,一个东西价值大不大,首先就问这东西能不能吃?桐油树虽然要结果,但果实的毒性却很大,根本不能吃。所以,虽然涪陵郡漫山遍野的桐油树,但本地人根本就没有将其有效利用起来:拿回去当柴火烧都嫌烟大!

   来到油坊,闻到桐油独有的气味,关仪满眼金光:这都是钱啊!

   “现在一个月大约能出产多少?”新设的涪陵郡油坊的主事,也是关家的家仆,唤做关小基。

   “回禀家主。生产此油,采摘油果、压榨、过滤都极耗人手。目前油坊内只有二十来人,因此产量不多。一月也就十石上下。若是能有充足的人手,奴婢保证,每月出产至少百石以上。”

   “汝预计要达到这样的产量,大概需要多少人手?”

   “呃,家主,采摘、运输大概需要两百人。压榨制油安排两班人,每班需要五十人。过滤需要五十人。所以至少需要三百五十人。”

   “汝计算有误。须知,如果规模搞大了,附近的油桐树根本就供应不过来。那就需要到更远的地方去搜集油果。运输的距离、时间都会变长。人手又会不足。”

   “家主见教得是。奴婢欠考虑了。”

   “嗯,人手的问题我迟早会给你们解决的。生产出来的成品怎么样?须知我得卖的出去才能有钱给你们增加人手啊。”

   “家主,说到这个奴婢可就要好好说道说道了。”关小基换上了一副兴奋的神情:“此物端的神奇得很。刷在木板上,很快就会风干。干了之后,这木板居然一点都不透水,而且还反光。气味什么的也很快就没有了。就这一点,就比漆不知道好了多少。若是此物能打开销路,我大汉的漆料迟早会被此物挤得没有销路的!”

   “除了防水性,还有家主说的兵器保养。两月前我们做出第一批桐油后就拿来刷了一批枪头。然后和同样数量的没有刷油的枪头一起埋进土里。前几天取出来一看,没刷油的枪头已经锈迹斑斑,刷过油的枪头却一点锈迹都没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