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纵情三国

第239章 战事起 天下乱

纵情三国 震荡波的波 2098 2024-05-30 14:36

  淳于琼逃了。

   他只用了一日就追上了率先逃走的袁绍。

   袁绍面色铁青,却也没有责罚淳于琼,只是训斥他几句。

   此时的袁绍有更为头疼的事情,况且,袁绍手下的武将现在并不多,不能轻易斩杀手下武将。

   就在袁绍逃走的第二日,他收到消息:兖州刺史刘岱进攻东郡,斩杀太守乔瑁,之后整军攻击兖州黄巾残部;河内太守王匡与陈留太守张邈反目,相互攻击;广陵太守张超攻打徐州治所郯县,徐州刺史陶谦兵力不足,苦苦支撑;豫州刺史孔伷病死……

   暗潮汹涌的天下开始了混战,如今的天下,已然进入诸侯纷争的阶段。

   袁绍知道这一天尽早会来的,他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

   袁绍着急了,他怎么能甘于人后呢?

   实力强大的诸侯已然开始兼并实力弱小的诸侯,袁绍的实力也不弱,他也想多占领一些地盘,壮大势力。

   随军的三个谋士许攸、郭图、审配这一次稀奇地没有相互诋毁攻讦,三人的谋划出奇的一致——速速回军渤海,计议占领冀州之事。

   袁绍听后双眼放光,仿佛看到了入主冀州的场面。

   于是,袁绍兵败颖川的郁闷一扫而光,他豪情万丈地宣布了一道军令:“三军日夜兼程,速回渤海!”

   ……

   洛阳,听雨轩。

   刘战也收到了诸侯开始相互攻伐的消息。

   刘战知道,他不能再对天下大势置之不理了。

   是时候大展拳脚了。

   刘战第收到史阿送来的各州剑士密报后,第一时间召集荀攸、戏志才、徐庶、石韬、步云、赵俨六人至议事厅,商议对策。

   刘战把密报的内容简明扼要地讲述了一遍,环视一圈厅中六人,说道:“天下异变,诸位有何良策,都说说吧。”

   荀攸第一个站起来,拱手说道:“天下大乱,少帝却不知所踪,主公当高举义旗,平定天下,拯救苍生。”

   “嗯。”刘战点了点头,抬手示意荀攸接着说下去。

   荀攸继续说道:“当今天下,诸侯并起,各怀异心。在攸看来,只是一帮乌合之众罢了。如果主公昭告天下,各州郡仁人义士必纷纷来投。主公再招募义军,必可挥军横扫天下。如此,天下可定矣。”

   “公达所言不差,正合我意。只是这具体如何操作,哪一步先行哪一步后行,还得好好计议一番。”

   刘战再次点头说道。

   话间刚落,戏志才微微一笑,起身拱手说道:“方略已定,其余皆细枝末节也,主公勿忧。

   在志才看来,眼下,主公当回师颍川,稳固颍川,以颍川为根据地,辐射四方。”

   “洛阳当如何处置?”

   刘战忍不住插了一句。

   戏志才微微一笑,接着说道:“呵呵……十八路诸侯汹汹而来,灰溜溜败退,洛阳已无人敢来也。再者说,主公有精兵良将,派人留守洛阳即可。如此,洛阳可保无虞。”

   “不错,志才此言有理。留下一部分兵力守卫洛阳,回到颍川招兵买马,组建新军,即可挥军而出,如此,大业可成也。”

   荀攸赞同地看了看戏志才,说完朝刘战一拱手,便缓缓坐下了。

   荀攸一坐下就不再说话了,只是一脸淡定地看着其余几人。

   是的,荀攸已无需再说什么了,刘战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大出于天下已是必然,至于如何行事,在他看来还得日后视情况而定。

   刘战左右看了看,笑道:“与诸侯争雄,势在必然,然吾等欲置汉室于何处?这个问题不得不考虑清楚啊。”

   话音落点,徐庶起身拱手道:“主公大是!儒家有‘天地君亲师’之说,汉室之事不可不虑也。

   主公出身皇室,乃少帝之皇叔,如今天下大乱,皇室衰微,正是主公振臂高呼、聚拢天下义士平定天下之时。

   然庶深知主公之心,若以皇家之名号令天下,必不是主公之所愿也。

   庶以为,此乃小事耳。不论以何名义平定天下,天下都是主公的,待天下平定之后,立何国号,还不是主公说了算么?

   眼下,高举汉室之旗,对主公百利而无一害,何不先何一试,待天下底定之后再行改朝换代之事。”

   徐庶一口气说完,目光炯炯地看着刘战,似是在等待刘战的回应。

   其余几人听了徐庶的话,不约而同地看向刘战,他们也想知道刘战一向奉行的不以汉室之名行事,能不能有所改变。同时,他们也对这个初出茅庐的徐庶刮目相看,徐庶说出了他们每个人想说而又没有说的话。

   刘战眉头微皱,低头沉吟,没有说话。

   厅中一时间安静了下来,落针可闻,只能听到厅中众人的呼吸声。

   厅中的几人都在等着刘战的表态,同样的想法,竟然使几人的呼吸也同步起来,似乎有着某种说不出的意味。

   过了一会儿,刘战摇了摇头,心中自嘲道:“刘战啊,刘战,亏你还受社会主义良好教育多年,竟然如此迂腐。管它是黑猫白猫,能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