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侯门庶子

第四百三十一章 皆有私心

侯门庶子 淡淡的平常者 2150 2024-05-30 14:37

  “皇室嫡系血脉断绝,若是从宗亲之中选择,定难服众,与其这样,还不如找出一个,功在社稷之人,继任新君。”

   钱勇直接开口,挑明了这个话题,语气非常坚定。

   “简直混账,此举与谋反何异?”

   钱勇的话一说完,马上有一名老夫子,站出来斥责。

   只是支持此人的不多,大部分人,都是眼观鼻、鼻观心的置身事外。

   毕竟钱勇的举动,代表着什么,任何一个官员,都心中有数。

   “自古以来,皇帝之位,有德者居之,季氏无道,几代君王皆是昏君。

   连老天都看不过去,屡屡降下灾难。

   即使如此,昏君也没有自省,为了苟安一隅,不惜割地求和,使得大好河山、沦陷敌手。

   若非关键时候,长宁侯力挽狂澜,恐怕这天下,早就是草原蛮子的了!”

   钱勇大义凌然的说道,一副我为天下着想的样子。

   “你?”

   开口的老夫子,不知该说什么好了,毕竟大乾王朝的几代皇帝,没有一个出色的。

   而从永昌帝继位开始,乾朝天灾人祸不断,也真可以说是老天爷在惩罚皇室。

   看到对方说不出话来,钱勇继续开口:“若是还让季氏子弟,继任为君,恐怕老天还会降下灾祸。

   到那个时候,恐怕连长宁侯,都无法力挽狂澜。”

   改朝换代之事,总要有人挑头,而挑头的人,就是头功。

   对于这个头功,钱勇自然不会放过,所以趁着李善才倒台,人心惶惶之时,提起此事。

   甚至魏宏之前的举动,都在钱勇的意料之内。

   毕竟钱勇深谙人心,知道魏宏在临死之前,一定很不甘心,这才利用他,挑个头。

   否则的话,以锦衣卫的手段,怎会让魏宏有机会说话。

   “无稽之谈!”

   老夫子冷静下来,开口辩解:“几代帝王,虽有小过,可还有着爱民之心,我等臣子,自然要忠心耿耿,辅佐君王……”

   “嗤!”

   没等老夫子说完,钱勇发出一声嗤笑,冷冷的开口:“敢问这位大人,数年之前,永昌帝迫害朝臣之时,你在哪。

   李善才蛊惑君王之时,你又在干什么,为何那时不站出来,而是选择置身事外。”

   “我,我……”

   老夫子不知该如何回应了,因为这番话,摆明了是说老夫子,在耍嘴皮子,只会空口白话。

   而老夫子,之所以站出来,反对钱勇的提议,也不是忠心皇室,而是想刷刷存在感。

   这也是老夫子心中有底,知道动动嘴皮子,不做出过激的举动,绝不会被清算。

   “朝堂之上,岂容尔等如此放肆!”

   这时,赵文煜觉得差不多了,当即站出来,给老夫子一个台阶下。

   因为他已经察觉出,老夫子不是真的反对此事,只是想刷刷存在感。

   而这件事,也必须有人站出来反对,毕竟做戏要做全套。

   顿了顿,继续开口:“此事待议,所有朝臣,可以给内阁上个折子。”

   此言一出,朝臣们神色各异,钱勇也是微微一笑,没有对老夫子,穷追猛打。

   散朝之后,钱勇回到锦衣卫衙门,马上找来几个心腹,叮嘱了一番。

   当天下午,关于季氏无道,昏君频出,所以老天爷降下种种灾祸,并断了季氏嫡系血脉的消息,传遍了南京城的大街小巷。

   很快又有一条消息传出,就是贺元盛继位为君,上顺天意,下顺民心。

   民间对这种说法,倒是赞同的声音居多,毕竟季氏的皇帝,真不怎么样。

   而贺元盛主政之后,不仅大力赈灾,还挥师北伐,收复故土,在民间的威望,自然很高。

   一开始的时候,只有民间在议论,可民间的声音大了,士林之中,也讨论起来。

   不过士林之中,传出了截然相反的两种声音,其中反对的声音、占据主流。

   因为贺元盛掌权以后,推行新政,让读书人没了特权。

   所以士林中的大部分人,都不愿意贺元盛,继任为君。

   他们还等着,贺元盛死后,新帝废除新政,重新恢复特权呢。

   读书人的态度,很快传到钱勇耳中,他顿时一笑,自言自语道:“看来他们也出手了!”

   消息这么快的传遍南京城,自然是钱勇的手笔,为贺元盛造势。

   不过士林中,钱勇影响不到,因为读书人有着傲气,不愿接触锦衣卫。

   所以他猜测,应该是赵文煜、张怀等人在幕后策划。

   否则的话,士林中定是一片反对之音,绝不会向现在这般。

   “大人,士林中,还是反对的声音居多,我们要不要想想办法!”

   一名锦衣卫千户,开口说道,语气十分凝重。

   “不用!”

   钱勇毫不犹豫的开口拒绝,接着话锋一转:“我们只要在民间,引导舆论,其他的地方,交给别人吧。”

   钱勇可以确定,赵文煜跟张怀,能搞定士林,所以他不会出手。

   毕竟这出戏,需要所有人一起唱,他要是到处伸手,容易被人嫉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