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侯门庶子

第三百一十八章 为了权利

侯门庶子 淡淡的平常者 2140 2024-05-30 14:37

  “庭推辅臣!”

   贺元盛的话音一落,小皇帝重复了一遍,好像不解其中含义。

   毕竟他年纪不大,根本不了解朝廷的情况,也弄不清庭推辅臣的意思。

   好在一旁的小太监,马上解释了几句,他这才弄明白情况。

   “准!”

   贺元盛的话,小皇帝自然不敢反对,毕竟他不是傻子。

   不过能参与到朝廷政务中来,小皇帝的心情,还是很激动,还在畅想着,日后要如何执掌乾坤……

   小皇帝虽然是个牌位,可庭推辅臣这种事,还是有他批准,才名正言顺。

   所以小皇帝点头之后,事情就成了定局,也让陈士骏叹了口气,并复杂的看了李善才一眼。

   “礼部尚书李善才,公忠体国,为人谦逊,是辅臣的合适人选……”

   贺元盛开口了,说了李善才的一些好话,紧接着,赵文煜、以及其它李善才的党羽,也纷纷开口附和。

   很快小皇帝下旨,让李善才进入内阁,处理政务……

   结束了大朝会,陈士骏跟李善才二人,在政事堂中相对而坐。

   “善才兄,贺元盛非善类,你跟他合作,早晚必生祸患。”

   话音一落,李善才马上开口反驳:“朝廷可不是贺元盛一个人说了算的。”

   这番话,说的是信心十足,因为李善才觉得,浙党的势力还很大,他又取代了楚忠平,成为浙党魁首,定然能跟贺元盛抗衡。

   “好自为之吧!”

   看到李善才信心满满的样子,陈士骏异常无奈,他知道,对方是被权利迷了眼,这才做出了不智的选择。

   不过楚忠平已经倒台,以后的朝廷,将会由贺元盛主导,陈士骏已经感觉到了危险。

   所以为了自保,也为了前途,陈士骏已经想好了,要团结楚忠平的党羽,与李善才相争。

   至于两个人之间的交情,也只能放在一边了。

   同一时间,长宁侯府中,贺元盛跟老周、以及宋天祥坐在一处,谈论着平定福建之事。

   “水师战船已过镇江,明日上午,即可抵达南京。”

   在半个月之前,贺元盛就给宋天祥下令,让浙江水师前往南京。

   为了保密,水师战船都没走运河,而是直接走沿海,入长江,逆流而上。

   届时抵达南京,鸱吻营会立刻上船,而后走海路南下,估计不到十天,大军就可抵达福州。

   “很好!”

   贺元盛回应一声,然后把目光看向老周。

   “鸱吻营也已准备完毕,只要水师到了,即可登船。”

   十几天之前,老周同样得到了命令,所以鸱吻营将士,早就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征。

   听完老周的回应,贺元盛点了点头,接着用手指着地图,道:“南下之后,鸱吻营直击福州,然后北上,夹击宁德。”

   顿了顿,继续开口:“水师也要封锁港口,可别让马元跑了。”

   “侯爷放心!”

   “侯爷放心!”

   二人异口同声的回应,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

   “若是一切顺利的话,恐怕一个月后,福建之乱,即可平定!”

   这次福建叛乱,在贺元盛眼中,完全是小儿科,若非有着其它心思,恐怕早就平定了。

   “侯爷,福建之乱容易平定,可鸱吻营离开之后,整个南京,就没有多少兵马了,如果有人趁机作乱,会有些危险。

   而且开封之战还在僵持,万一战事有所变化,局势会很不妙。”

   老周提醒了几句,语气有些担心。

   “南京还有赑屃营两万将士,足以应对任何魑魅魍魉,至于开封的战事,出不了岔子。”

   鸱吻营一走,南京的兵力的确有些空虚。

   不过南方一直太平,有两万兵马,足以应对一切。

   至于开封的战事,贺元盛就更不担心了,因为的元朝,若有什么行动,那前线的北伐大军,就会撤退。

   如此云淡风轻的样子,让老周知道,贺元盛已经想到了一切,就不在多说。

   “王靖元父子,正盘踞在澎湖一带,这一次,可不能再让他们跑了。”

   这时,贺元盛又把目光,看向了宋天祥,严肃的叮嘱。

   毕竟这么多时日,水师对王靖元父子的围剿,一直未尽全功,让其有些不满。

   “侯爷放心,这一次,他绝对跑不了。”

   宋天祥开口表态,脸上也是一片凝重之色。

   其实倒不是水师官兵,没有能力剿灭王靖元父子,而是这对父子,十分狡诈,还一直注意水师的动静。

   只要水师官兵出动,他们就会躲起来,再加上王礼善的掩护,这才没被消灭。

   接下来,贺元盛又嘱咐了几句,就让二人离开。

   二人走后不久,钱勇来到长宁侯府:“侯爷,这是楚忠平招供出来的内容,里面有很多地方,涉及到李善才跟陈士骏。”

   说完,恭恭敬敬递给贺元盛一本卷宗。

   “这么快!”

   自从楚忠平被下狱,贺元盛马上示意钱勇,严加审讯,看看能不能问出,其余浙党官员、违法乱纪之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