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穿越:赳赳大秦,做我打工人

第354章 烤地瓜

  项羽哪里知道,因为自己夹碎了一个红薯,自己的人生大事就被安排了。

   琼英的力气小,需要两只手协同才能拿捏得住火钳。

   火钳的分量不轻,足有十斤重,尤其是另一端夹了红薯,杠杆原理,更是沉重。

   琼英一手握着钳子的把手,一手握着钳柄,将里面的烤红薯挨个夹了出来。

   一旁早有随从端着托盘接过去。

   香喷喷的红薯烤的皮开肉绽,直冒黄油,香气也在众人的周围环绕,直往人鼻子里钻。

   黄贺说道:“一人一个,先尝一尝。”

   众人搓着手,兴奋不已。

   红薯这个东西,他们没有见过,但听说是黄贺从仙界带过来的东西,所以个个充满期待。

   在场的不乏号工地、号工地、号工地的老人,他们一度怀疑,这个烤红薯会不会就是黄大仙曾经讲过的《西游记》里面的人参果。

   剥开红薯外皮,露出了里面焦黄、软糯的果肉,金灿灿的,一看就让人非常有食欲。

   琼英小嘴一张,咬了一口。

   初一入口,舌尖便尝到了甜味,再用舌头一卷,软软的、糯糯的好似糯米团子,香气在舌头上炸开,溢满了整个口腔。

   琼英忍不住,又咬了一口,这一下,便将嘴巴塞得满满当当,都快杵到嗓子眼了。

   整齐、细小的牙齿一张一合,咀嚼着口里的地瓜,有些粘牙,但是舌头一舔,黏在牙上的就被扫了下来。

   软糯的地瓜吞咽到嗓子眼的时候,有些干,难以轻松的咽下去。

   但并不是难以下咽,而似乎是甜的发腻,被糖粘住了嗓子眼。

   琼英赶紧喝了一口白开水,咕咚——平滑的脖颈鼓起一小块,随后又消失不见。

   “真好吃,比糕点还要香、还要软,热热乎乎的,还暖胃。”

   烤地瓜好吃,这是大家伙的事实。

   尤其是没有吃过这东西的老秦人,那真是跟没吃过东西的饿死鬼一样,两三口就把一个烤地瓜吞进肚子里。

   项羽和英布两人就属于吃东西没饱的。

   平时吃饭也要比正常人多吃几盆,黄贺自己的饭量已经不小,但是就算把他和英布绑在一起,也不是项羽的对手。

   毕竟项羽一顿饭能吃五斤米饭加半只肥羊。

   这一斤重的红薯,两口就被他塞进了肚子里。

   “味道不错,而且还顶饱。”项羽从专业的角度评判,“若是行军的时候,吃上两个,估计能顶一天的饿。”

   “还有吗?”

   项羽可怜巴巴的看着黄贺,黄贺叹了口气,一指后边随从提着的蛇皮袋。

   “只带了这些,省着点吃。”

   项羽嗷的冲过去,劈手夺过那人手里的蛇皮袋,从里面掏出十七八个地瓜,一股脑儿的塞进烤炉里面。

   “滋滋滋——”地瓜被烤的冒油。

   地瓜这东西,饱腹感很强。

   琼英支持了半拉地瓜就咽不下去了。

   “好饱。”她拍拍自己的小肚子,又看了看手中的地瓜,左右为难。

   黄贺张开大嘴,一口就咬掉了她手里的半拉地瓜。

   “啊?你——”

   “你什么你,我都不嫌弃你的口水,拿来吧你。”黄贺接过琼英手里的地瓜,三下五除二就消灭了。

   工厂里的其他人,全都抬头看天,仿佛刚才发生的一切都没有看到。

   “诸位,你们觉得,如果在骊山的街头摆上几个这种烤地瓜的炉子,会有人买吗?”黄贺问道。

   四娃略略思索了一会,说道:“味道如此之好,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只不过此物作价几何呢?”

   这话就说到点子上了。

   后世的烤地瓜,一斤也就二三块钱。

   一个皮薄肉厚的烤地瓜,一斤多的也就四块钱。

   黄贺笑着说道:“不会太贵,一斤粮票可以买五斤地瓜,这个价格,如何?”

   “一斤粮票可以买五斤?”听了黄贺的话,四娃也是吃了一惊,“我还以为最少也要一斤粮票呢。”

   红薯在后世的卖价是一块多一斤。

   大米的价格在2.49元一斤左右,好一点的东北大米、五常大米要卖到五六块钱一斤甚至更贵。

   红薯胜在产量高,所以价格自然要低一些。

   黄贺考虑了一下,“物以稀为贵,那就一斤粮票二斤地瓜。”

   “还有这个烤地瓜的炉子,一个星期后,我让人过来取成品,在过冬之前,我希望能看到骊山的大街上,出现卖地瓜的小贩的身影。”

   四娃行了一礼,“请大仙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煤球炉的制造工艺不复杂,而烤地瓜的炉子,无非就是把蜂窝煤炉按比例放大一些,并不存在什么技术上的障碍。

   他转过身去,对关俊祥道:“大仙把这个光荣的人物交给你,你可要好好的把握这次机遇。”

   关俊祥即便再木讷,也知道四娃是在提携自己,当即表态道:“请四娃厂长放心,我保证完成大仙和您交代的事情,如果一个星期后完不成,我提头来见。”

   “唉?用不着你的头,你是咱们工厂最年轻、技术最好的工人,我还要留着你的脑袋,攻克这烧水壶的难关,你可别给我撂挑子!”

   众人听了都是哈哈大笑。

   黄贺对于当前的钢铁厂比较满意,又叮嘱了四娃几句。

   “韩谈他们犯的错误,我希望你能引以为戒,不要再犯,当前秦国方面蠢蠢欲动,我不希望自己人内部再出什么幺蛾子。”

   黄贺倒是语重心长,但是四娃他们能听进去多少,就不是他可以掌控的事情了。

   四娃当即胸脯拍的震天响,保证不会犯错误。

   烤地瓜炉子和煤球炉交给关俊祥,成立一个分厂。

   可以预计的将来,必将能带动一大批的骊山新兴就业岗位。

   这就是黄贺的开源政策。

   等到今年的地瓜丰收,骊山百姓看到实惠,自然会跟着种植。

   其实有没有更快的方法见成效?

   当然有,就像大明王朝1566中的那样,改稻为桑,直接物理毁灭,不顾一省百姓的死活,也能推广下去,而且见效很快。

   可黄贺并不打算那样做。

   他的初心还是想做一个有良心的中间商,并非一个无情的帝王。

   所以说无情的事情,就交给帝王来做,至于自己嘛,先让骊山这55万百姓吃上饱饭、穿暖衣服,度过这个寒冬再说吧。

  

  喜欢穿越:赳赳大秦,做我打工人请大家收藏:(www.xs4.cc)穿越:赳赳大秦,做我打工人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