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北宋小文豪

第六章 闹翻了

北宋小文豪 明日红花 2095 2024-05-30 14:38

  夜里苏辂琢磨了一下,春宵一刻值千金这种骚得浑然天成的句子,他记忆里只有三个人写得出来,一个是唐朝的诗仙太白,一个是他堂哥苏轼本人,一个是明朝的唐伯虎。

   既然他那十分靠谱的金手指把答案给墙了,完全可以反推出结果:这句诗的作者,不是李白也不是唐伯虎,而是他堂哥苏轼!

   苏辂很是惆怅。

   看来这个世界的子孙后代们从此少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再也说不出“春宵一刻值千金”这么骚的诗句了,他罪过大了!

   苏辂内心惭愧无比。

   他忏悔三秒,转了个身,很快就睡着了,甚至还打起了小呼噜。

   接下来几天日子过得风平浪静,认亲回门之类的事和苏辂没什么关系,苏涣又忙着探亲访友,没空理会平时最喜欢作妖的小儿子,苏辂就无拘无束地到处撒欢。

   一天到晚跑得不见人影。

   苏辂正在干一件大事。

   午后,程家。

   这几天苏三娘过得还算不错,她刚回了趟娘家,感觉又可以面对接下来的生活了。

   这个时代嫁女很重视嫁妆,程家又是当地巨富,家里为了让她嫁给表哥掏了家里大半积蓄。她在婆家虽然收了不少委屈,还是觉得该隐忍下去,不能让家里人再为自己操心。

   苏程两家本就是姻亲关系,她母亲就是程家人;要是因为她的原因让母亲难做,那就是她的罪过了。

   这天丈夫又出去鬼混了,苏三娘心里松了口气。

   她宁愿丈夫出去鬼混,也不希望丈夫回来。她丈夫只要喝点酒,脾气就特别糟糕,平时动辄打人,她要是上去劝,她自己也会遭殃;她要是不上去劝,说不准人就要被打死了。

   真要出了人命,谁能讨了好去?

   一想到丈夫,苏三娘心里就郁结不已。她做了一会针线活,心里还是不安宁,起身走出院子透透气。

   她在院中站了一会,肌肤一片冰凉,却不觉得冷。

   她仿佛已经感知不到寒冷,也感知不到疼痛。

   有时候甚至会想,要是就这么死掉也挺好,她要是死了,一切就结束了,这一切与她再也没有任何关系,她不用再在回娘家的时候强颜欢笑哄母亲开心。

   即便给自己找再多忍受下去的理由,这样的日子还是太难熬了。

   年轻貌美的少-妇仰头望着广阔无垠的天空,泪水无声无息地从脸颊上滑落。

   咚。

   一颗裹着张纸的石头砸在她脚边。

   苏三娘一愣,抬眸望去,只见苏辂趴在院墙上,笑嘻嘻地朝她招手。

   苏辂打完招呼,指了指地上的石子,比划了一个展开的手势。

   他搞完这一系列动作,毫不留恋地从院墙上消失。

   要不是石子还安安静静地躺在脚边,苏三娘都以为自己刚才眼花了。

   苏三娘擦掉脸颊上的泪,捡起地上的信,倚着栏杆展开来看。

   上面列着一串名字。

   苏三娘曾跟着母亲读过书,不能说博览群书,字还是认得的,却不知这些名字是什么意思。

   堂弟为什么要给她这样一份名单?

   苏三娘拿着名单翻来覆去地看,终于看出点门道来:这些人看起来都是女人,而且从后面跟着的称谓来看很多还当上了太后或者诰命夫人。

   更多的,她就不知道了。

   她没读过史书,不太了解这些曾经在正史或野史中留下过痕迹的奇女子。

   第二天苏辂又来了,苏辂又给她砸下来一张纸,准头依然很好,不偏不倚地落在她脚边。

   苏三娘还没来得及劝他别爬那么高,苏辂又跑没影了。

   苏三娘展开那张写满人物生平的纸张,整个人顿住了。

   原来这些奇女子的共通点很简单,她们都离开了前一任丈夫,再嫁给了更好的人,从此幸福顺遂地过完一生。

   到第三天,苏辂给苏三娘扔的是《宋刑统》里关于和离的律法。

   这次苏辂扔完也没多留,他把自己小小的手掌背在身后,巡视领地一般大摇大摆地踱着步回了苏家。

   在小翠的指引下,苏辂顺利找到了正在读书的苏轼和苏辙。

   兄弟俩正激烈地争辩着书上的观点,苏辂听了一耳朵,一脸的敬谢不敏,又绕着园子溜达了半圈才找过去。

   “我刚去外面玩儿,见到了堂姐身边的丫鬟。”苏辂镇定自若地跟苏轼胡扯,“听说堂姐不太舒服,你要不要带堂嫂去看看她?”

   苏轼听说长姐不舒服,自然放心不下。

   程氏身体不太好,生下的孩子身体也偏弱,前头生的孩子都夭折了,还是后面调理好了才好一点。

   算下来苏三娘其实也算不得长姐,只是前头的哥哥姐姐都没了,她就成了兄弟姐妹里头最年长的了。

   “行,我和你堂嫂去看看。”苏轼想也不想就答应下来。

   “我也去。”苏辙一向最重感情,听说姐姐身体有恙哪里能放心。

   苏辂没跟着去。

   别人姐弟之间说说心里话,他到底隔着一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