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北魏天骄

第二百五十三章 娄昭君

北魏天骄 沈不渡 2089 2024-05-30 14:38

  “尔朱兆召本王去晋阳?”

   已经是渤海王的高欢在自己乡郡的大营中,接到了尔朱兆的传讯。

   高欢揉了揉眉心,他的内心有些不安,或许是自己在六镇降兵里施展的小伎俩被尔朱兆知晓了?

   不会,自己做的很隐秘,若是被知晓了,只怕是兴兵问罪了,绝不会只派一个使者相召。

   可如果自己去了晋阳,那就真的身不由己了。

   到时候要杀要剐,性命都在尔朱兆手里攥着。

   可如果自己不去晋阳...

   高欢叹了口气,就凭手下的这八千兵,如何跟兵多将广,拥兵数万的尔朱兆作对?

   尔朱兆讨灭不了缩在大山里的山胡、横行漠北的柔然、兵锋犀利的西魏,还安排不了自己吗?

   侯景沉声劝道:“大王,依末将看来,不该去晋阳。”

   侯景跟高欢是多少年的过命交情,他是真心为高欢打算,怕高欢一去不回。

   谋士陈元康表达了不同的意见,他说道:“大王,尔朱兆相召,绝不是要害大王,真要翻脸,以尔朱兆的秉性早就提兵前来了。臣以为更像是一种试探,若是大王不去,尔朱兆觉得大王心虚,反而会生祸端。”

   问过手下的文臣武将,各人的建议都不一样,最后,高欢的目光投向了身后的屏风。

   他的妻子渤海王妃娄昭君从中款款而出,屋内众人也不觉得惊异,高欢靠娄昭君的娘家,也就是北魏真定侯娄家逐步走到今天的,这不是什么秘密。

   说起娄昭君,也是个奇女子,高欢能娶其为妻,真是他一辈子最大的运气。

   娄昭君的娘家真定侯娄家是北魏时代六镇数一数二的高门大户,娄昭君少时貌美且聪敏,很多六镇的豪族大家都想聘娶她,但她没有同意。

   直到有一天,娄昭君在看到怀朔镇城上服役的小卒高欢后,方知道,自己等待许久的意中人,便是他。

   当时娄昭君便对左右婢女说:“这位郎君便是我命中的夫婿。”

   于是娄昭君打发婢女向高欢通告心意,并且多次非常败家地给高欢偷摸赠送自己私房钱,好让高欢来自己家求婚时有钱给订婚的彩礼。

   好吧,人比人真的气死人,穷小子高欢娶老婆,连彩礼钱都是老婆出的。

   真定侯娄家是什么家族?六镇里数得上的高门,怎么可能同意一个破落户小卒的求亲。

   高欢说自己是渤海高氏出身,倒也没错,只是以他当时穷的叮当响的家境,这么说不过是给自己脸上贴金罢了。

   后来没办法,两人生米煮成熟饭,娄昭君的父母就不得已同意了。

   高欢与娄昭君成亲后,真定侯娄家为了自己的脸面不太难看,给女婿高欢谋了一个怀朔镇函使的职位。

   函使,通俗的来讲,就是快递员、邮差。

   高欢当时工作的主要业务内容就是把怀朔镇镇将给朝廷写的书信,捎带的东西,安安稳稳地送到洛阳去,这就算完成任务了。

   怀朔镇到洛阳,由北至南顺着汾水谷地竖穿整个河东地区,过了黄河便是。北半段有官道挺好走的,南半段基本全程都在坐船,稍微有些颠簸。

   不过对比于其他小卒没上顿也没下顿的日子,函使高欢算是正是进了朝廷的编制,小日子过得挺不错的。

   但这只是理论上,自从神龟二年高欢去洛阳送了趟信,见证了洛阳兵变,并且与元冠受一席长谈后,高欢回到怀朔镇就跟变了个人似的。

   他向娄家舔着脸讨了匹战马,又花老婆娄昭君给的钱谋了个怀朔镇低级军官的差事,从此以后,高欢的俸禄就没在他手上停留过。

   如果从结果论的角度上来说,那就是“高欢始有澄清天下之志,荡尽家产用来结交英雄豪杰”。

   如果从当时来看,高欢就是个软饭硬吃,还觉得自己胸怀大志,整天跟狐朋狗友吃喝的地痞无赖。

   嗯...这个评价有点熟,上一个类似的好像叫刘邦。

   总而言之,娄昭君对高欢的意义早已不是夫妻那么简单,娄昭君是他的贵人、谋主,高欢受封渤海王后,娄昭君成为渤海王妃,内室之事全由她决断处理,涉及到高欢的军中要事,娄昭君也会在屏风后旁听,虽然很少提出意见,但却没人能忽视这个女人的态度。

   “大王去晋阳,乡郡之兵尚在,如今乱世兵马雄壮者方有底气,大王不应踌躇,欲成大业者,必有一番艰辛。

   况且,若是想害大王性命,尔朱兆绝不会用此手段,尔朱兆四面受敌,定然是有求于大王,不过是心中忐忑,还想试探于大王罢了。”

   见高欢还是有所迟疑,娄昭君也清楚,毕竟到了高欢这种地位,他去不去晋阳,不仅是涉及到自己身家性命的事情,还涉及到了军中近万人。

   “尔朱兆无谋好断,历此劫难,便是大王飞黄腾达的时候,妾身愿与大王携金银宝器同去晋阳,贿尔朱兆左右,若真有万一,愿与大王同生共死。”

   娄昭君这一番话,彻底打动了高欢,他终于不再迟疑,前后关节都思考清楚,下定决心道:“那晋阳也不是什么龙潭虎穴,既如此,本王便去赴这鸿门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