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锋乱世

第93章 战魂事件

  公元二零三年二月,一则消息如狂风般席卷天下,令华夏九州震动。

   并州战神罗士信实力突破,产生了一种类似于军魂的东西,战力成倍猛增。

   武侯王旭为它取名为——战魂。罗士信的名声直接力压李元霸,成为真正的天下第一。

   顿时一众仰慕罗士信的武修开始前往雁门参军,并州实力猛增。

   同年三月,长安董信传出一则消息,李元霸也成功凝聚战魂。

   并且击破长安杀伐之阵,金龙杀阵,董军顺利攻取长安。

   丞相王允身死,护国大将军吕布带着三万大军逃离长安。

   李元霸的名声居然压过李元霸,于此同时董信宣布李元霸才是天下第一,并给出两条理由。

   第一、李元霸击破长安守护阵法,金龙杀阵,而罗士信并未传出有什么战绩。

   第二、攻破长安之后,李元霸受到大汉龙脉的攻击,但是李元霸将大汉龙脉击碎。

   于此同时,野心勃勃的众诸侯听闻大汉龙脉已碎,纷纷起兵互相攻伐。

   华夏再次陷入诸侯混战的状态。

   并州雁门。

   王旭研制出造纸术、印刷术、马蹄铁、双马蹬的喜悦一扫而空。

   王旭知道,华夏史无前例,最混乱的时代来临了。比之战国时期更加混乱。

   王旭召集众将前往雁门,他要将雁门军事防备重新部署一遍。

   “诸位,相信你们也得到消息了,长安失陷,大汉龙脉被击碎,各个野心勃勃的诸侯开始蠢蠢欲动,划地而治。”

   “如今我决定重新划分军事部署,你们可有异议?”

   以薛仁贵为首的武将一同抱拳道:“主公,我等并无异议。”

   王旭高声道:“好!不管你们有无异议,划分之事势在必行。”

   “现在将你们隐藏的兵马全数报上来,我好做具体划分。”

   薛仁贵当先道:“主公,如今白龙军团总共有三万人,包括白龙骑在内的骑兵有一万,其余兵种两万。”

   随后秦琼起身道:“主公,如今战狼军团有骑兵一万,其余两万。”

   郭子仪:“主公,白虎军团如今有骑兵一万,其余一万五。”

   霍武:“主公,止戈军团如今有骑兵八千,其余两万。”

   冉闵:“主公,如今吼军团有骑兵八千,其余一万六。”

   王旭点点头道:“好!你们做得不错,如今雁门还有兵马四万,并州兵马合计一十七万零七千。”

   “早些时候一个个给我说只有那么一万五左右的人马,还一个劲的哭穷。”

   “不过你们对我的忠心我也知道,我就不再追究了。”

   “末将多谢主公!”

   “现在成立第一军团,军团长为薛礼,领本部兵马镇守上郡、任上郡太守。”

   薛仁贵立马站出,抱拳道:“末将接令!”

   王旭点点头道:“仁贵,在镇守上郡之时,如果有能力,大可继续向西,攻伐异族。”

   “窝里斗不算什么英雄好汉,只有开疆扩土,才是真正的英雄。”

   薛礼立马单膝跪地道:“末将遵命!”

   王旭满意的点点头,如今薛仁贵经过一年多的带兵,加上三十六计,十六真言等学习,如今属性变化很大。

   姓名:薛礼

   字:仁贵

   武修:武王后期

   体修:武王后期

   统帅:99

   智力:85

   战略:85

   内政:80

   王旭挥了挥手示意薛仁贵退下。

   “现在成立第二军团,命秦琼担任军团长、郭子仪为副军团长,领本部兵马镇守上党、太原、秦琼任上党太守、郭子仪任太原太守。”

   秦琼、郭子仪上前道:“末将接令!”

   姓名:秦琼

   字:叔宝

   武修:武王中期

   体修:武王中期

   统帅:97

   智力:80

   战略:80

   内政:70

   姓名:郭子仪

   字:子仪

   武修:武王中期

   体修:武王初期

   统帅:95

   智力:89

   战略:89

   内政:80

   “现成立第三军团,军团长为霍武,副军团长为冉闵。镇守龙城郡、武昌郡。

   霍武为龙城太守、冉闵为武昌太守。但是政事依旧由范仲淹、张居正两人处理。”

   霍武、冉闵、范仲淹、张居正四人上前道:“末将/臣接令!”

   “令杨再兴、去第一军团,岳飞、岳云、潘凤、魏延、去第二军团,王耀、秦明去第三军团。”

   “林冲、鲁智深、罗士信随我镇守雁门,随时支援。”

   众将上前,抱拳道:“诺!”

   王旭挥了挥手道:“有安排的都下去准备吧!务必好好镇守。”

   “诺!末将告退。”

   随后王旭看着荀攸三人道:“如今书籍印刷得如何了?”

   荀攸喜道:“如今各类书籍都已经印刷了数百册,有了此等神器,并州实力必定大大提高啊!”

   王旭笑道:“确实如此,如今岳父大人已经催了好几次了,并州书院什么时候成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