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隋唐乙方大佬

第74章 秘密

隋唐乙方大佬 杨怪 2167 2024-05-30 14:39

  杨奇和武士彟、老周管家一起站着,看着漫天的灰尘。

   眼前的一条街,人来人往,马拉驴推,正热火朝天地干着。

   原来,在千年前,我种花家就是基建大国啊!

   这里原来都是民房,但现在全部被夷为平地。

   可告示上却敢说,十日后就开业,靠得就是这份底气啊!

   杨奇把折扇挡在鼻子前,拦住灰尘:

   “之前商乐署把绸缎行设在这边,我还以为他是故意避开西市。

   现在看来,他是要再造一条商业街啊!

   这主事的武大管事,真不简单啊!”

   武士彟有点骄傲地挺着胸:“那当然,他可是我父亲!”

   杨奇一怔:“他是你父亲!”

   武士彟郑重地点了点头。

   杨奇拍了下脑袋,哎哟,自己被武士彟那还没出生的女儿武则天大帝的光芒给吸引了,却忘了问问武士彟的父亲。

   于是,杨奇一把搂住武士彟的肩膀,往回走去。

   他笑着说:“武兄啊,你身为商乐署大管事之子,就没有什么需要交代的吗?”

   漫天的尘土在他们身后卷起。

   。。。。。。。。

   夜里,高府门外。

   来了一辆马车,下来个人,在那敲着门。

   高通开了门,却见到来人只带了个车夫,大夏天的竟然还蒙着面。

   那人递了一个造型奇特的牌子过去,声音让人很舒服:“烦请通报高老太公。”

   高通接过那个造型独特的牌子,满腹狐疑:“您请等着。”

   那个人把手背在身后。

   不一会之后,高府大门打开了,府内仆人们往来奔跑着,忙着去把所有的灯火都点亮起来。

   久未现身的高老太公竟然大步地走了出来,把来人迎了进去。

   那人随着高老太公走进了主厅,掀下了面罩,露出脸来。

   只见他留着两撇八字胡,头上的毛发竟然是卷曲的,明显有着胡人血统。

   高老太公早已经屏退了左右,此刻躬身行礼:“长孙公!”

   那人哈哈一笑,一把扶住正在行礼的高老太公,动作是那样的恰到好处:“高老太公,长孙晟打扰了!”

   。。。。。。。。

   高家祠堂。

   高远走了进来:“父亲,客人走了?”

   高老太公开口说到:“远儿,我们高家离开并州,如何?”

   高远一怔,显然没有想到高老太公会突然这么说。

   他结结巴巴的:

   “父亲,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好?那,那绸缎行的事,您不也说没有办法吗?”

   高老太公没有回答,半晌,才长叹了一声:“你下去吧,还有,去把艳娘叫来。”

   过了一会,祠堂的门被轻轻推开,一个影子在地上被拉得很长,却依然可以看出女子曼妙的身材:“阿翁,您找我?”

   高老太公笑着说:“艳娘啊,阿翁叫你过来,是想问你,杨家,你还想嫁过去吗?”

   艳娘的影子在那低垂着头。

   “阿翁明白了。”高老太公呵呵笑了:“艳娘,你放心,我们高家还不至于到要靠嫁孙女来维持家计。”

   他手执着拐杖,看向了祠堂之上,上面的高家祖先牌位,密密麻麻,竟有两三百个!

   艳娘的影子动了动。

   高老太公的声音慢慢地说着:

   “艳娘,我知道你想问什么。

   但在你问之前,我先问你,你可知道,为何我们并州四户可以在并州雄踞百年,历经北魏、东魏、北齐、北周,甚至在今天的大隋,依然不倒?”

   从艳娘的影子可以看到,她抬起了头,认真地听着。

   “六镇之乱,我们并州四户借机崛起。

   弃尔朱氏、投高欢,让我们并州四户屹立不倒。

   先倾四户之力齐抗北周武帝,告诉天下,并州没我四户不行!

   又在平阳之战后,驱北齐后主出晋阳,助北周兵不血刃取并州。

   在隋帝登基之时,又是第一时间向其效忠,护我并州不乱。

   尔后,更助长孙晟将军离强合弱、以夷制夷、离间突厥,这才有了今日我们四户雄踞并州的局面。

   这些年,我们并州四户,一直都在潮头浪尖,靠的是这么多次的选择,都选对了方向!”高老太公大声说着,却忍不住咳嗽了起来。

   艳娘急急问到:“阿翁,没事吧?”

   “我没事。”高老太公抬起手示意着,继续说了下去:

   “艳娘,回到你想问的,都知道我们并州四户,一向都是抱团的,可为何我们会这样地抱成团?”

   “难道是因为签了四户协议?”艳娘略一思酌:“不过,只靠那什么协议,我是不信的。”

   “哈哈!果然不愧是我最看好的孙女!”高老太公大笑了起来:

   “那一纸协议就是个屁!只有你爹那样的呆子才会信!”

   他又咳嗽了起来。

   这回,艳娘的影子没有动。

   高老太公很满意地点了点头:“多少次,四户都面对着诱惑,只要背叛四户协议,就可以赚得巨额财富,但却没有人舍得违背四户协议,没有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