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武圣关云长

第两百二十八章 先登(下)

三国武圣关云长 修甲 2136 2024-05-30 14:39

  “我军竟这么快便有人成功在城墙上立足了!”

   此时观战的刘备,目光紧盯着长安西门的一处位置,口中惊奇道。

   只见在那处位置上的城墙,登上云梯的攻城兵越来越多,将那防御的守军硬生生撕开了一个大口。

   甚至那一处地方的攻城军,大有淹没守军之势。

   “我本以为今日此番攻城,将要持续一整天而久攻不下。”

   “未曾想这么快便有人登上城墙了。”

   “快快给我查探,登城部队乃何人麾下?是何人如此勇猛果敢,率军冲锋陷阵!”

   刘备一番感叹后,脸露好奇之色,远远望着城头上哪看不真切的人影,急切的想知道乃何人。

   “是。”一名士兵离开刘备身边,准备前去探听。

   “报~~~”

   不过那士卒前脚刚走,便有一名传令兵三兵并作两步,奔到刘备面前,单膝下跪,拱起双手,开口道:

   “禀主公,我军已有部队登上城墙,率先登上城墙者,乃是霍峻之子霍戈!霍戈将军此时正在城上身先士卒,奋勇杀敌!”

   “竟然是霍戈?没想到这年轻人也如此勇猛,真是后生可畏!”刘备眼神顿时怔住,内心感到异常震撼。

   旋即刘备又喜道:“先登之大功,当属霍戈,待战后必须对霍戈封赏一番!”

   此喜是毫不作伪的,毕竟当初霍峻身死后,是自己养其子霍弋于府上,如今霍弋如此出息,自己既对得起霍峻,又与有荣焉。

   ……

   且说霍戈率先登上城墙之后,配合麾下精锐在城上可谓横行无阻,将那城墙守军的口子越撕越大。

   这一幕,很快引来郭淮、夏侯尚等人的注意。

   只见那距离霍戈最近的夏侯尚,内心暗叫一声不妙,便往霍戈的方向杀将过来。

   被攻方攻上城头,那可是非常坏的兆头,必须尽快将其阻止!

   如若不赶紧将这支登上城墙的部队歼灭掉,或是赶下城头。

   那守军面临的将会是全面溃败的下场!

   毕竟攻城战中,只要攻方未登上城墙或是攻破城门,那么守军就永远都是优势的压倒性的一方。

   然而只要攻方有一部分登上城墙,并且在城上立足脚跟,那么攻方就会犹如雪球一样,变得越滚越大,开始疯狂蚕食守军的优势。

   最终,当优势的天平完全倾斜向攻方后,便是城破之时。

   这些道理郭淮、夏侯尚等人自然知晓。

   “竖子,给吾受死!”

   夏侯尚的长枪对准了那个正在横扫魏军的霍戈,化做一条毒龙,疾速朝其要害袭去。

   眼前这个人,很明显是带头者,威胁最大!

   “铛!”

   眼疾手快的霍戈瞬间便注意到了夏侯尚,立即挥枪将夏侯尚的枪头扫开。

   接着,两人便你来我往的交手了起来。

   战至十合,夏侯尚感到有些吃力,眼前这人,无论气力还是敏捷,明显都在自己之上。

   而且此人使枪还懂得施一股巧劲,难怪先前看他能轻易把众多士兵扫倒在地。

   不过,此人使枪,如同使棍棒,未掌握长枪之刺法精髓。

   否则以他那比自己更强的气力,更快的速度,自己断然撑不了三个回合。

   “砰砰砰。”两人又交手数合,夏侯尚气力渐感不支,转身退走。

   就此,夏侯尚在霍戈眼下败走。

   “夏侯贼子休走!”

   霍戈认得眼前这人,乃魏军的将军夏侯尚,既然他出现在这里,便应该是这西门的守将之一,自己又岂能轻易放他走?

   杀一名将军,可比杀一群士兵带来的好处大多了。

   “想追伯仁?竖子,先问问我手中的长剑允不允你!”

   就在霍戈刚开始追击夏侯尚之时,一员魏将已经挥舞长剑杀到霍戈身前。

   霍戈定睛一看,那魏将正是郭淮。

   霍戈见是郭淮,手下不敢怠慢,连忙挥枪挡了上去。

   “铛~砰~”长枪与长剑相撞在一起,擦出一连窜火花。

   转眼两人便厮杀在一起,旗鼓相当。

   那霍戈虽然气力和敏捷都比郭淮稍胜一筹,但郭淮的剑法造诣远高于霍戈的枪法造诣。

   并且霍戈因为年纪尚轻,先前的战阵杀敌方面也远比郭淮要少,经验比郭淮逊上一大筹。

   因此,各依靠自己优点斗了个旗鼓相当。

   先前退走的夏侯尚本欲回来助一助郭淮杀退霍戈。

   但是,其他云梯上的攻城军,因为霍戈这边分担了不少压力,也相继登上城墙。

   城上的攻军因此越来越多,疯狂的从下面的云梯涌上来。

   而之前退走的夏侯尚,此时正是被这些攻城军给隔断了,无法回助另一边的郭淮。

   霍戈、郭淮两人转眼便厮杀了三十回合,依旧未分胜负。

   “痛快!”霍戈在与郭淮的战斗中,愈战愈勇,并且感觉自己的枪法技艺在不停的进步。

   而另一方的郭淮注意到城墙上的局势,再加上用尽全力也无法拿下霍戈,顿时心下战意已经去掉大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