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第一主播

第四章 北京烤鸭

大唐第一主播 一斤桃花 2201 2024-05-30 14:39

  “族长,附近有户人家里有个傻子,前几天一场大病,醒来后突然开了窍般文思泉涌,偶有惊世之言。”

   “嗯?”

   “四公子看中了那个傻子未过门的妻子,打了他爹一顿,逼着他家把婚退了。”

   “嗯。”

   “四公子又把那个傻子打的吐血在床上躺了三天,听说那傻子扬言莫欺少年穷什么的。”

   “嗯……”

   “大小姐知道这事后,派人将那家灭口了,可是那个傻子跑了。”

   “哦?这个月,已经跑了三个傻子了。”

   “族长,所幸这个又抓回来了…”

   “哦。”

   “可是,那个傻子把金库席卷一空,又跑了…”

   李行周手里握着黄金,眼里全都是黄金,黄金啊!满屋子的黄金啊!

   然后嘿嘿嘿的傻笑了起来。

   “彘哥哥!”

   “彘哥哥!”

   “你在傻笑些什么”

   这时,一个稚嫩的声音把李行周从幻想中叫醒。

   “呃。。。”

   李行周尴尬的笑了笑,然后擦了擦嘴巴上的口水。

   “没什么,想吃北京烤鸭了!”

   李行周含糊其辞道。

   “什么是北京烤鸭?”

   奴奴好奇的瞪着眼睛问道。

   “北京烤鸭是种做法,就是把鸭子烤熟,把油都烤出来,在把鸭子皮切下,和大葱,甜酱一起用面皮包着。。。。”

   李行周随口说道。

   “很好吃吗?”

   奴奴咽了咽口水,好奇的问道。

   “好吃!”

   “那彘哥哥会做给奴奴吃吗?”

   “会”

   ...

   ...

   李行周没有想到,他随口的一句话,竟然让一个名小吃提前5、6百年出现。

   篱笆往前走就是一个小山包,山包上种着几株合抱粗的银杏,山包旁边正是闻名关中的漳河。

   李行周站在河边,默默看着流淌的河水,心情有些抑郁。

   史上最废物的穿越,这个设定有点尴尬啊!

   李行周忽然看见水中自己的倒影,带着几分自嘲又有几分庆幸的笑道:“真有小白脸的潜质,换做在21世纪,不红遍大江南北都对不起这张脸。”

   对于自己本来的相貌,李行周还是颇为满意的。

   看见自己俊秀的脸庞随着水波悠悠荡漾,李行周不由看呆了,中上之姿,十分耐看,

   然后他发现自己很帅,不仅帅而且白,要命的是,居然还有一股子忧郁的气质……

   水里的倒影是一个生嫩尚不满二十的少年,眉毛、眼睛、鼻子、嘴搭配起来更是恰到好处,帅气得无可挑剔。

   唯一的不足便是身体抱恙脸色有些苍白,却有种“病美人”的感觉。

   这年头穷苦人家三餐难继,铜镜这种东西不可能买得起。

   所以这十来天里,李行周还是第一次打量自己的相貌。

   但是长的帅有什么用啊,总不能去卖肉啊!

   听说有些古人好男风。

   一想到这,李行周瞬间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李行周看着水中陌生的人影,不由得感慨。

   出路难啊。

   通过记忆融合,李行周从唐代李行周的记忆力知道。

   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

   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在唐初的要求是很高。

   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

   哪怕容易又如何,李好德考了十余年的进士也没有考中。

   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

   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

   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

   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

   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

   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

   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

   李好德的诗赋就很好,曾经名动清河,可以现在是唐初,还是重视时务策。

   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

   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

   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

   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

   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