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锄清

第九十八章 夏路(1)

锄清 酒中狐 2175 2024-05-30 14:39

  “乒乒乓乓!”

   “砰砰砰!”

   ……

   到处都是枪声。

   ……

   七叔公目瞪口呆的看着身边缓缓跌落的老者,双眼瞪得溜圆:

   “狗日的这是什么枪,竟然打得这么准?”

   ……

   一个又一个操枪的民夫,被外面的兵丁打倒,剩下的火枪手大惊。

   慌乱之下,他们也不管义军有没有走进了自己的火力范围之内,当即便朝着枪声最激烈的方向,开枪还击。

   “突突突……”

   抬枪火药放的多,烟雾自然更大,顷刻之间,硝烟弥漫整个寨子上空,空气里充满了刺鼻的硝烟味。

   但是,他们的射击,注定是徒劳无功的。

   一来,义军早已经各自寻找了掩体;二来,抬枪打散子时的射程实在是太近了……

   ……

   半柱香的时间都没有,围墙头上再也没有了枪声。

   牛二娃安排一部分义军翻墙进入寨墙之内,打开了二郎乡的原木寨门。

   而此时,镇子上早已没有了百姓……

   早在庄丁落败的前一刻,乡人们就顺着后门跑进了深山之中……

   “营正,我们在后门发现了杂乱的脚步印,该是庄丁们逃了,我们可要继续追踪?”

   排正孔成品开口请示道。

   “追,为什么不追!”

   牛二娃咬紧了后槽牙!

   面前是两个遍体鳞伤,已经虚脱无法言语的传令兵。

   这两个兄弟,被鞭笞的伤痕累累,除了胯下那一块地方之外,浑身再也没有一块完好的皮肤。

   甚至,因为被吊的时间太久,他们的手臂怕是要废了。

   ……

   当牛二娃押着二郎庙的八百村民,返回裕州的时候,朱慈炯正好拿到了叶县的捷报。

   相比于他们夺占其他城池的轻松,叶县可就艰难了很多。

   ……

   叶县地处南襄夹道(也就是垭口)的东方。

   对于朱慈炯来说夺下了这里,就成功的关上了垭口的东大门!

   而对于清廷来讲,守住了这里,自然就有了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地位!

   垭口面相方城的一侧宽,面相叶县的一侧窄,形成了一个经典的喇叭口形状。

   这样的地形,愈发的显得出口处叶县的重要性!

   黄吉明白这个道理,同样,李参将也明白这个道理。

   自裕州仓皇出逃之后,李参将连夜逃遁,在精锐家丁的护送下,直接逃到了叶县县城。

   他刚进城,就接管了叶县一应大权,征召一万民夫协助守城,同时,又派遣信使,向周边的汝州府、汝宁府、开封府求援。

   ……

   外方山山脉最南端的七峰山及其附属山脉群,扼守住南襄夹道的北方。

   桐柏山山脉最北方的蒸馍山及其附属山脉群,扼守住南襄夹道的南方。

   两大山脉群之间,是一片低矮的丘陵地带,其中能让人穿行的,只有最中间不到十里宽的一段。

   这其中,还有一片东西二十里,南北五六里的低洼地带,其间河道纵横,沼泽处处……

   如此一来,不管是从南阳盆地出来,还是外界要进入南阳盆地,可选择的道路,就不多了。

   自古南阳东方只有三条路,这就是历史上的三条“夏路”,而与之对应的就是“叶县有三关分扼三条夏路”。

   七峰山的南端,有一片不甚高大的山峰群,名唤五里坡。

   这五里坡处的马头山,刚好卡住了南襄夹道的最东段。

   此处距离叶县县城,已经只剩下二十里道路了。

   眼见已经是下午,黄吉心急如焚,他自然知道,这等险要之地,必须要小心谨慎。

   哪知道黄吉广派探子,仔细探查之后,却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黄吉苦笑一声,看来是自己高看了李参将了。

   “团正,我部已经过了马头山,距离叶县县城还有十八里道路。

   前方八里之外,有一山峰名唤花山,卡在官道两侧,我们可要派遣探子仔细搜索?”

   充担侦察营的一营营正王磊询问道。

   若是派遣探子仔细搜查,最少都需要一个时辰时间!

   黄吉抬头看看天色,太阳已经西斜——若是耽误了这一个时辰,他们今晚可就赶不到叶县城下了。

   “刚才前锋部经过时,可曾发现了异常?”黄吉皱紧了眉头。

   王磊摇头:“团正,先锋连前出我部十里,按照行军速度推算,早已过了花山。”

   “先锋连那边一切如常,并没有传来枪声,也没有看到信号弹升空。”

   黄吉眉头紧皱,他不愿意耽误这一个时辰时间,要知道乘着白天赶路,还能在今晚抵达城下,若是等到天黑之后,可就不能赶路了。

   黑夜里在山区行军,一旦遇到了偷袭,那必将大溃!

   他开口道:

   “传令各部,成战斗队形,加速通过花山区域。”

   王磊正要离开,黄吉又唤住了他:“让士兵都先行装填子弹。”

   王磊一楞:“团正,你的意思是……”

   黄吉莫不是以为——花山会有埋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