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续汉雄心

第52章 将计就计

三国之续汉雄心 无求怪 2099 2024-05-30 14:41

  屯兵平原的单经接到刘备的求救信后愁眉不展,平原和高唐在大河两边,相互守望,如果高唐丢了,兖州兵就能轻松过河,到时候和冀州兵一起来到平原城下,那自己可就只能困死此城了。

   因此高唐是必须要救的。

   他准备留下五千人守城,自己率领五千人去救高唐,却在此时斥候回报说冀州兵退回到甘陵了。

   高唐被围而冀州兵无故退去,此必是欲诱我援救高唐而伏击。

   明知道这是诱兵之计,可单经也没办法,只能多带些兵去了。

   他派人送信给屯兵在安德的田楷,让他派两千人马来协守平原,自己又留下两千人守城,亲自率领八千人去救高唐。

   太史慈率领五千青州兵,在高唐北面十里外,距道路三里之侧隐伏,等待着平原的援兵。只待他们全部通过之后,再突然杀出,然后于禁围城的人马一同夹击。

   斥候回报说平原援兵果然出城向高唐而来,他严命众士偃旗息鼓,不许乱动,违令者斩。

   这些青州兵跟着太史慈有一些时间,知道他的勇猛,胆气也跟着越来越壮,所谓勇将之下无弱兵。

   虽然对兖州军心里还是有一些畏惧,但面对这些同样是青州的士卒,他们可是一点畏惧都没有。

   可是单经的兵马急行渡过大河之后竟然缓慢行进了。

   原来单经料到会有伏兵,因此渡河后谨慎行军,并且派出大批斥候探查伏兵的位置,终于探查到太史慈伏兵之处。

   单经一番考虑后,决定将计就计,派五千人马先行,自己亲率三千人马在五里之后随行,待兖州伏兵杀出后,他再率三千人马从后掩杀,前后夹击。

   同时派人潜入高唐城,让刘备率兵出击围在北城的敌军,吸引住围城之军,这样自己就可彻底消灭敌军的伏兵。

   单经之计虽好,可论狡诈他比太史慈还差得远。

   太史慈探到他渡河后行军缓慢,就猜到他肯定是知道了自己伏兵的存在。

   因而派斥候绕到单经的大军之后探查,终于探到了他分兵之举,急忙派快骑告知于禁和刘达。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单经也算有谋,都怪我让冀州兵退去,让他猜疑到我们有伏兵。”

   刘达自责道,自己这诱敌之策太明显了。

   “无妨,”程昱笑道,“既然单经将计就计,咱们亦可再将计就计。太史子义既已知单经之计,他和于文则一万兵马对付单经的八千援军应无问题,咱们只须把城里的刘备吸引住,让他无暇出城合击即可。”

   “你是说……攻城?”

   刘达似乎猜到了程昱之意。

   “不,是假装攻城,让东面西面和南面同时假装攻城,刘备城内兵马少,必不敢分兵出城。”

   程昱捋须笑道。

   “不错,再派出两千人马到北城,刘备若率兵出城则可抵击,让于文则全力对付敌军援兵。”

   刘达派吴白率领五百骑兵和一千五百步卒速到北城,于禁和太史慈夹击敌军援兵的时候,就由他们挡住城里出来的兵马。

   当然,刘备会不会出来还不一定。

   他又让三面围城兵马制作攻城器械,而且故意让城里的守卒看到,让他们以为围城之兵即将攻城。

   太史慈在焦急的等待中,终于等到了单经的五千人马过去,立即命一位校尉率领三千人多带些旗鼓,擂起战鼓攻向这五千援兵。

   而太史慈自己率领两千人,静悄悄地攻向单经后面的三千人马。

   当战鼓声响起,单经知道伏兵已经现身,便挥兵急进,想要从后面攻击兖州伏兵,结果才前进了二里,即看到一队敌兵出现,心想糟了,匆忙迎战。

   太史慈挥舞长戟,率先冲入敌军,一路刺挑,挡者皆死。

   身后的青州军见主将如此勇猛,自己怎么能甘落人后,这可是立功升职得赏的时候。

   单经的人马本来以为自己会突然出现攻击敌军,现在却被敌军突然出现攻击,惊惧之下,许多人心中怯战,也搞不清敌兵到底有多少人,只抵击了一会,即开始溃逃。

   太史慈左刺右挑,接连刺倒十几个敌兵,这时见到不远处一位骑马的首领,便扬起长矛拍马向他冲去。

   那位骑马的首领正是单经,见太史慈拍马向他而来,举矛来战,只两个回合,他自知不是敌将的对手,急忙拨转马头,向后逃去。

   单经一逃,他的人马更无心为战了,纷纷逃散,只怕跑得慢了便会命留此地。

   太史慈的这些青州军,自从败给刘达的兖州军后,这是第一次重新上战场作战,也是他们重新找回自信的时候,因此面对这些逃散的敌兵,正追杀得不亦乐乎,甚至争斩敌军首领之首夺功。

   太史慈与单经两马之间距离有三四十步,单经的马可能好点,跑得非常快,眼看距离就要越拉越大,他赶紧从马后弓囊里抽出长弓,搭上羽箭,一边跑马一边向单经瞄准射去,羽箭正中单经右肩,单经坠落马下。

   子义奔马过去,坠落地上的单经还没死,倒卧地上望着奔来的太史慈,求饶请降之语刚要说出口,便被太史慈一戟刺入胸膛,惨叫一声后一命呜呼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