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第102章 这不合规矩

  夏日炎炎,酷暑难耐。

   江秋房公房里,午饭后李汝鱼和老铁围坐在院子里大树阴影下,惬意的喝着凉茶,旁边燃着檀香驱蚊,花斑有气无力的躺在树根边。

   花斑狗性越发浅薄,如此炎热天气,没有和寻常狗犬一般吐出舌头降温。

   浑身毛发倒是多少少在褪落。

   不知道入冬后,会不会长出一身帅气的银色毛发。

   两人椅子下,各放置了冰块。

   江秋知州崔笙着人送过来的,对此老铁受宠若惊,然后陷入了沉思,此时想出了些苗头,吐了口烟圈说道:“老子终于明白,崔笙这个人有意思的意思了。”

   李汝鱼莫名其妙,“怎么?”

   老铁砸吧着旱烟,良久才说崔笙这人出生清河崔氏,表面上看来是同样出身清河崔氏的御史大夫举荐,但这种事总绕不开吏部,偏生吏部那位尚书大人,貌似是你家小小的祖父,所以崔笙到任后对你我多有照拂,我看啊多半是吏部尚书大人说了什么话,这位吏部尚书不仅是陈郡双璧之一,也算是半个清河崔氏,这样便说得过去了。

   李汝鱼不置可否,问老铁,“当日你和徐晓岚一战,谁赢了?”

   老铁咳嗽了一声,吐出一口黄痰,恰好落在花斑身前,这货顿时伏地而起,对着老铁龇牙咧嘴,老铁看了它一眼,瞪道:“咬老子啊!”

   花斑近期吃了不少老铁的苦头,有些记打,倒是不敢对老铁下口了,色厉内荏低哮一声,跑到李汝鱼身旁,挨着冰块躺下。

   李汝鱼苦笑,这老头子……

   老铁得意的很,笑道:“那家伙么,是个异人,不过应是个酸儒异人,他那一身剑道修为是正儿八经的,并非异人所有。”

   “所以呢,你输了?”

   老铁像被狗咬了一般跳了起来,“老子会输?笑话!老子可是和岳家王爷大战过三日的绝世高手,会输给徐晓岚?天大的笑话!”

   李汝鱼苦笑,“少吹牛你会死?”

   老铁哼哼唧唧,老子哪里吹牛了,不过还是坐了下来,说可惜了这个徐晓岚,一身剑道修为不愧兵部第一高手之名,又得异人酸儒之才,若是年轻个三十岁,必然是大凉风云人物,结果跑到眉山去,和那位叫苏寒楼的年轻人促膝长谈,最后竟然豪情迸发,起身绕阶行而作诗句。

   李汝鱼知道这件事,蜀中那边传颂甚广。

   徐晓岚念了古诗:万里长空一鹤飞,朱砂为顶雪为衣;只因觅食归来晚,误入羲之洗砚池。

   问苏寒楼此诗若何。

   其后天穹落惊雷。

   眉山苏家那位叫苏寒楼的年轻俊杰,只是安静的坐在那里,说了句卿诗才情,可当国士,先生所望的苏仙若是知此,会愿和先生豪饮三百杯!

   徐晓岚豪气拔剑,大笑,怒视惊雷,说今生无憾矣。

   剑劈惊雷。

   十三剑而亡。

   其后,苏寒楼整日里面对徐晓岚的尸首,不言语,一杯又一杯的喝酒,直到北镇抚司西卫一所的赵铸赶到眉山,这位年轻俊杰才长叹着起身。

   大醉。

   人醉心不醉的苏寒楼,盯着被北镇抚司收走的尸首,喃语着说了句他会知道的,先生很好,无愧吾辈读书人之英气。

   先生很好。

   才好,情好。

   无惧生死为学问的英气,很好。

   老铁忽然有些意兴阑珊,嘟囔着说你个小屁孩哪知道老子当年的威风,旋即大袖一挥,正欲说些什么,却见有位青衫读书人走进公房,笑眯眯的道:“铁爷,李小旗,都在呐。”

   江秋知州,崔笙。

   老铁挥挥手,大咧咧的道:“崔知州有事?”

   崔笙丝毫没有被冷落的尴尬感,自来熟的在一旁坐下,也没有读书人的酸儒气,笑眯眯的说,“也没有什么大事,就是接到一封临安礼部关于今岁艺科的公事文。”

   说话时候却是直盯盯的看着李汝鱼。

   李汝鱼莫名其妙,“这公事文莫非和我有关系?”

   自己什么时候劳驾礼部上心了。

   崔笙点头,“确实是李小旗的事情,礼部那边点名道姓,让小哥儿准备前往临安,参加今岁秋中的艺科,想来小哥儿要平步青云了。”

   这很不合规矩。

   崔笙作为读书人,又身在仕途,深谙大凉官场那一套。

   不论是制科还是艺科,大凉读书人你要去参加,那只要有本事有能力,但去参考便是,但朝堂催某一个人去参加考试,极其罕见。

   这几十年来,仅有铁血相公王琨当年有这个待遇。

   当年大科时,顺宗陛下便问过当科主考官,王琨应举否,这件事成为王琨一生传奇的美谈之一,如今李汝鱼也有了这个待遇。

   虽然不是女帝陛下亲口所问,但礼部这样一封公事文,谁敢说背后一定没有女帝陛下的授意?

   这样的待遇,如今大凉天下大概还有一人能享受。

   眉山苏寒楼。

   但李汝鱼这件事,很不合规矩:北镇抚司小旗,按说简在帝心,得到陛下青睐,也该是直接调入临安北镇抚司总衙,为何要让他走艺科考试?

   恐怕这当中还有猫腻。

   有点剑道技艺的少年,读书才气不彰,却要参加艺科,虽然最终女帝陛下会将他取留,但这远远不如在北镇抚司来得如鱼得水。

   这一着棋如困鱼,只有真正得到陛下的信任,李汝鱼才能重新入水。

   或者直观一点:女帝这是考验李汝鱼。

   这当中猫腻细节一言难尽,李汝鱼也难以彻底想分明,淡淡的道了句可以不去么。

   崔笙苦笑,忽然压低了声音,“还是去的好。”

   这封出自礼部的公事文在临安那边并不隐秘,不过听家族那边的意思,其实吏部尚书谢琅的意思,都是赞同李汝鱼去参加艺科。

   想到这崔笙真是个羡慕眼前少年郎。

   尚在梓州路,就已得到吏部尚书谢琅的青睐,这小子啊,有个好青梅竹马,寻常人十年甚至数十年才能入仕的步伐,这小子一步就跨了过去。

   如今已是北镇抚司小旗,正儿八经的从七品官身。

   皆因两人。

   一者赵长衣,闲安郡王,将他送入北镇抚司。

   二者是那位在蜀中参加了一场诗会后声名鹊起,俨然将要悬名《咏絮录》的谢家晚溪,其背后是偌大的陈郡谢氏。

  喜欢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请大家收藏:(www.xs4.cc)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