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第249章 少年很快活

  临安一战后,天下人心里都有个疑惑:异人赵骊,究竟是谁?

   可惜无人知。

   夕照山下少年,最后一剑风情如仙。

   知之者知之,那只是少年观史而得的一时之快,并非少年真的如那青衫秀才一般,人间哪有那么多剑仙。

   枢相公从云州启程回临安。

   赵长衣去了广西后音讯全无,开封岳家开始大办丧事,临安宗正寺也在办丧事——赵骊终究是赵室血脉。

   礼部官员为此愁白了头。

   岳平川还好说,他的谥号大家想得到,既然是死在叛王赵骊手上,那么这位王爷便是精忠报国的忠良——不管大风轻骑是否南下,反正最后没反不是?

   鉴于这位王爷算儒将,是以礼部很快拟定。

   谥号应是忠献或忠肃两者取一。

   皆是美谥。

   只不过送递御书桌后,陛下态度含糊的留中不发。

   礼部尚书周妙书见势不对,于是试探着拟了个忠敏,呈递垂拱殿后,依然没有音讯,周妙书顿时有些恍然,旋即震惊。

   难道陛下是想给岳王爷一个忠武的最高武谥?

   说起来,岳王爷当得起这个美谥。

   好吧,陛下说了算。

   周妙书奏折追谥岳王爷会忠武后,垂拱殿的女帝很是迅速批复:善。

   其后是在广西殉职的副相公苏长今的谥号。

   虽然尸首还在不知道是否反了大凉的西军手中,但身后事朝堂可不敢马虎,以免寒了天下文臣武将的人心。

   只不过这位副相公虽也算儒将,但是当不起忠武、忠献、忠肃,甚至也当不得忠敏。

   只好取武字头。

   最后拟定为武壮,也算上谥。

   难便难在乾王赵骊的谥号上,虽然他被女帝冠于叛王之名,但终究是赵室王爷,若是给个恶谥,不啻于给赵室抹黑。

   不过这一次周妙书没有为难。

   因为女帝很快下了口谕,没有明说,但周妙书焉能不懂。

   拟了个武厉和武戾,二选一。

   皆恶谥。

   朝堂大事,旦夕变幻,隐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迹象,不少人悄然知悉,清河崔氏在朝入仕之人,开始推动太子赵愭和储妃崔莺莺婚事。

   一旦成婚,崔氏变成外戚。

   而且,成婚之后的太子赵愭,便有足够的资历参政。

   人人皆自危。

   因为大家都知道女帝正当壮年,很可能不会容忍如此早便被太子参政、分政,到时候只怕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话说回来,临安朝野很多人,都不确定女帝的真实年龄,只能根据往事推测,女帝陛下应该比苏王妃大那么几岁。

   宗正寺知道,但不敢说。

   况且自女帝入宫后,容颜就不曾变过,所以让如今的女帝分政赵愭,简直虎口拔牙。

   风云起临安。

   夕照山下恢复安静。

   李汝鱼精神很好,无他,中午婶儿谢纯甄送来了一封“家书”。

   小小写给谢纯甄的家书,夹带了一封给自己。

   信上说,她和夫子从青州出发,一路游学南下,若途中无事耽搁,大抵会在明年三四月抵达临安,又说夫子多了个小媳妇,是关中李家的才女李婉约,还说,有个背负黑白双剑的女侠看了夫子的大河之剑后,感触很深,去了江湖闯荡。

   又语气很酸的说鱼哥儿啊,你那个贴身丫鬟得知岳王爷死后很忧伤,然后不辞而别,也不知道去了何处。

   再语气更酸的说你那个红衣宋词啊,被毁容啦,脸上留下了一条针线大小的红痕,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消失。看在她是为了保护婉约的情况下才受伤,我就原谅她啦,不过她情绪也不好,跟着公孙止水去了江湖,估计她是没脸见你啦。

   小小最后那一句,很雀跃的语气。

   李汝鱼不禁莞尔。

   也有些担心,希望红衣宋词没事罢。

   老铁也走了。

   这个既是酒鬼又是烟鬼的糟老头子,曾经亲眼目睹岳平川和王妃的邂逅,又看见这两人最后的凄然,大彻大悟,那一夜大醉归来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抽了一夜的烟。

   第二日便说要去找孩儿他娘,然而便潇洒的离开了临安。

   当年他亲手杀了儿子,妻子离家出走,如今不知在何处。

   李汝鱼希望老铁能找到。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不远处的精舍已是一片废墟,那个青衣姑娘和黑衣文人再也没有出现过,李汝鱼不知道他们是谁,也从没问过红衣宋词。

   想来应是赵长衣的谋臣幕僚。

   李汝鱼不关心这一点,有垂拱殿那妇人呢,她会掌控不了赵长衣?

   夕照山下的小院子是租的。

   倒塌了一间厢房,李汝鱼便花钱买来青砖红瓦,又买来屋梁木材,找了几个泥瓦工人,不亦乐乎的投入其中。

   少年现在更不差钱。

   不说婶儿留给自己的钱,那日杀了赵骊后,已从北镇抚司总旗升为百户,薪俸虽然不高,但自己基本上没有花钱的地方。

   况且谢韵来了一次,求一幅文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